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75篇
  免费   581篇
  国内免费   828篇
测绘学   429篇
大气科学   396篇
地球物理   490篇
地质学   1576篇
海洋学   378篇
天文学   46篇
综合类   210篇
自然地理   459篇
  2024年   32篇
  2023年   75篇
  2022年   172篇
  2021年   175篇
  2020年   130篇
  2019年   165篇
  2018年   156篇
  2017年   127篇
  2016年   122篇
  2015年   163篇
  2014年   136篇
  2013年   190篇
  2012年   228篇
  2011年   254篇
  2010年   238篇
  2009年   221篇
  2008年   183篇
  2007年   238篇
  2006年   225篇
  2005年   184篇
  2004年   135篇
  2003年   104篇
  2002年   104篇
  2001年   93篇
  2000年   52篇
  1999年   26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74年   1篇
  1973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青藏高原南羌塘石炭纪-二叠世地层中侵入大量的辉绿玢岩岩墙群,其侵位时代为晚古生代。区域资料显示,这一时期该地区处于冈瓦纳大陆北部边缘。岩石化学、地球化学特征表明,辉绿玢岩与洋脊型、洋岛型及典型的大陆裂谷玄武岩都有明显区别,显示出大陆拉张带(或初始裂谷)的拉斑玄武岩特征。辉绿玢岩是冈瓦纳被动陆缘在晚古生代裂解的产物。  相似文献   
72.
珠江口盆地白云凹陷新生代构造演化动力学   总被引:42,自引:0,他引:42  
白云凹陷构造演化史的研究对在白云凹陷开展油气勘探和深水沉积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对断裂与沉积结构平面和剖面特点的分析,结合岩浆活动特点,文中提出白云凹陷是一个复式地堑,推测这种结构特点与凹陷下地壳的强烈韧性减薄和颈缩变形有关,表现为热岩石圈的伸展。其发育机制推测与白云凹陷位于构造转换带上有关,特殊的构造位置使白云凹陷成为强烈构造变形区,岩石圈地壳强烈减薄,伴随伸展过程和地幔上涌,脆性地壳或上地幔中部分熔融物质的出现导致岩石圈强度的急剧降低,在区域伸展应力场下以韧性流变方式减薄。岩浆在构造转换带下聚集并发育主岩浆房,由于白云凹陷南北边缘没有发育正断裂系统,岩浆主要沿垂直伸展的方向运移,因此在珠琼运动一幕和二幕南南东向伸展应力作用下,岩浆向白云凹陷的东部和西部运移至北西向基底深大断裂处,那里由于北西向断裂表现为左行张剪性质而成为压力较低的地区,从而成为岩浆上涌和侵位的地方。在岩浆聚集的地区,活动岩浆体附近的脆性变形被分散的韧性变形所取代,因此在凹陷的东北和西南两个角上,发育了张性和张剪性小断裂群,由于热岩石圈弹性较差,白云凹陷长期持续沉降。白云凹陷的断裂活动和沉积演化史还受到南海海盆扩张活动的影响。  相似文献   
73.
地下水防污性能评价方法探讨   总被引:52,自引:0,他引:52  
钟佐燊 《地学前缘》2005,12(Z1):3-13
地下水防污性能评价是环境规划和决策的有用工具,国外已有许多研究,也提出了各种计算防污性能指数模型。文中着重介绍使用最广泛的DRASTIC模型,并指出其不足之处。根据中国情况,提出用DRTA模型评价潜水的防污性能,用DLCT模型评价承压含水层的防污性能。DRTA模型包含有地下水埋深、包气带评分介质、包气带评分介质的厚度和含水层厚度4 个因子;DLCT模型包含有承压含水层埋深、隔水层岩性、隔水层的连续性和隔水层厚度4个因子。  相似文献   
74.
苏北盆地高邮凹陷是江苏油田的主要油气勘探开发区,是一个南断北超的典型箕状断陷湖盆,其中的古近系戴南组为一套厚度近2 000 m的河湖相砂泥岩地层,从下到上分为一段和二段。通过沉积充填分析和沉积相编图,戴南组一段沉积时,苏北盆地断陷构造活动相对强烈,地形高差大,水体相对较深,水体范围相对较小,从南向北分别发育近岸水下扇、湖底扇、三角洲等沉积相类型。戴南组二段沉积时,构造活动有所减弱,地形高差变小,水体相对较浅,水体范围扩大至整个凹陷,从南向北分别发育扇三角洲、湖底扇、三角洲等沉积相类型。利用砂岩等厚图等资料,确定了戴南组的沉积相图。沉积相在平面上分布范围明确,纵向上既有差异性又有继承性。高邮凹陷边缘和内部的同沉积断层对沉积相和砂体的发育分布起着重要的控制作用,沉积相控制了油气分布,特别是对隐蔽油气藏形成起重要作用。高邮凹陷戴南组的隐蔽圈闭类型主要有地层超覆、断层-岩性、砂岩上倾尖灭及透镜体圈闭等。湖底扇、三角洲前缘、扇三角洲前缘、近岸水下扇中扇等为有利的储集岩相带。结合石油地质条件的分析,确定了联18-马18井区等几个有利的隐蔽油藏勘探区。  相似文献   
75.
文章通过广西右江百色水利枢纽地下发电厂房进水口与尾水洞高边坡的治理,介绍在此工程中具有特殊性的一些施工方法。该工程地质体为弱风化硅质泥岩夹泥化夹层、强风化含洞穴硅质泥岩石、强风化硅质岩及全强风化辉绿岩,地质条件非常复杂,对坡体的稳定极其不利。根据三维有限元的分析计算和国内有关权威专家的调查研究需施工1500kN、1000kN的锚索方能保证坡体的永久稳定。大吨位的锚索需锚固在强风化岩土体上,锚索设计采用能提高锚固力的防腐型压力分散锚索。通过现场锚索基本试验,其锚固力完全能满足工程需要。为保证进水口总体施工的进度,在施工进水口约30m高的垂直壁上的锚索时,笔者采用了通常施工中较少采用的垂直壁悬吊式施工法,满足了水电站的整体施工进度和要求。  相似文献   
76.
目前,在我国地质灾害防治及道路建设工程中,岩土锚固施工大多采用单一的拉力型锚索工法。一般锚索索体的长效防腐问题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文章对云南省个旧-冷墩公路边坡工程中所采用的压力分散型锚索工法从设计、试验及成功应用等多方面进行了详细介绍。①在一些复杂地形条件下,锚索防护方案有其独特的经济实用性。②在地基承载力较低的软弱地层中,常用的拉力型锚索无法提供防护工程所需的大吨位锚固力。而有多个受力体的压力分散型锚索则因其对锚固段全长范围内地基承载力的充分利用来提供较大吨位的锚固力;③永久锚索防护工程作为一项具有隐蔽性强特点的结构工程,为保证在其报务年限内锚索能够可靠地工作,在设计阶段,锚索体的长效防腐应为不能忽略的主要考虑因素。在该工程中首次应用了新型高强材料——环氧全喷涂无粘结钢绞线作为锚索体的杆材,较好地解决了永久锚固工程中的锚索防腐问题。  相似文献   
77.
利用快速同化系统LAPS资料,结合卫星、雷达、GPS和地面逐小时加密观测资料,对比分析了2012年7月12—13日鄂东北地区连续两次大暴雨过程的中尺度对流系统特征。结果表明:鄂东北地区两次大暴雨过程发生的强迫机制明显不同,分别为热力因子主导的暖平流强迫和动力因子主导的锋生强迫。在两种不同动力机制条件下,第一次大暴雨过程对流云团呈不对称分布,强回波伸展高度较高,强降水主要位于黑体亮温(Temperature of Black Body,TBB)梯度大值区,产生的降水强度较大,并伴有强雷电活动;第二次大暴雨过程对流云团呈对称分布,强回波伸展高度较低,强降水主要位于TBB大值中心,表现为明显的暖云降水。但在两种动力机制下,两次大暴雨过程均形成了长时间的降水,一方面由于边界层冷池的冷出流与南风入流在对流系统后侧交汇,形成后向传播,强降水单体传播和移动相互抵消,从而使对流系统稳定维持;另一方面由于对流系统移动方向与引导气流方向一致,强降水单体依次经过同一地点,产生较大的累积降水。  相似文献   
78.
姚家岭锌金多金属矿床围岩蚀变三维空间定量分析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姚家岭锌金多金属矿床是近年来在长江中下游成矿带铜陵矿集区新发现的大型多金属矿床。姚家岭锌金多金属矿床的成矿作用具有多阶段性的特点,矿床范围内围岩蚀变强烈,蚀变类型复杂多样。三维地质信息技术及三维空间分析方法为定量化分析围岩蚀变的空间分布以及与矿化之间的相关关系提供了有利工具。本文基于上述方法,有效地对姚家岭锌金多金属矿床的围岩蚀变的分带性及其与不同矿化之间的关联性行了定量分析。较之于传统研究方法,不仅能快速地对蚀变与矿化的分布特征进行分析,还能从定量的角度获取不同信息之间的规律性和相关性。本文采用的相关方法不但有助于更准确的判定蚀变分带及规律,还可为矿床的成矿模式及找矿模型的建立提供定量化的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79.
建立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测定水系沉积物中铌、钽、锆、铪四种元素的分析方法。将样品与氢氧化钠、过氧化钠混合物放入高温炉中,熔融分解完全,用热水提取,过滤后弃去滤液,将滤纸及沉淀用酒石酸-盐酸溶液溶解,稀释至刻度测定。方法检出限(3s)为:LD(Nb)=0.08μg/g,LD(Ta)=0.04μg/g,LD(Zr)=0.5μg/g,LD(Hf)=0.04μg/g,精密度(RSD%,n=6)为:0.84%~4.21%。该测定方法具有灵敏度高、精密度好、分析速度快、线性范围宽、操作性强等优势。采用该方法对国家一级标准物质进行测定表明,其结果与标准值吻合。此方法已在实际地质调查样品分析中得到应用。  相似文献   
80.
Monthly fishery survey data of the small yellow croaker Larimichthys polyactis in the southern Yellow Sea from2003 and 2013 were employed to evaluate the variation in the resource distribution and b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especially body length and sex ratio) in the population on a decadal scale.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small yellow croaker migrated from the Shawai fishing ground to the Dasha fishing ground in spring and was mainly distributed in the central and western parts of the Dasha fishing ground in April and May.Larimichthys polyactis in the Dasha fishing ground migrated eastward to offshore wintering grounds in autumn and reached the central Dasha fishing ground in October and November.The small yellow croaker entered the western waters of the Shawai fishing ground in winter.A large number of age 0+ fish occurred in the Shawai and Jiangwai fishing grounds in October of 2003 and 2013.The body lengths of the spawning stock and wintering stock in 2013 were larger than those in 2003,and the monthly sex ratios(female to male) were significantly less than 1 in both years.The monthly distribution of this fish in the southern Yellow Sea was consistent with a previous finding that "the stock migrated between the wintering grounds in the west of Jeju Island and the Lüsi spawning grounds" but tended to move more northward,with the spawning grounds extending outward.In the past decade,body length variation experienced a decline after an increase,rather than a steady decrease.The sex ratio in the single-stick stow net showed a tendency to increase over the decade,but was either less than or more than 1 depending on the fishing gear;therefore,further studies should be conducted to determine the sex structur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