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12篇
  免费   1151篇
  国内免费   1436篇
测绘学   388篇
大气科学   1345篇
地球物理   1472篇
地质学   2879篇
海洋学   768篇
天文学   332篇
综合类   658篇
自然地理   757篇
  2024年   22篇
  2023年   102篇
  2022年   284篇
  2021年   318篇
  2020年   256篇
  2019年   272篇
  2018年   352篇
  2017年   284篇
  2016年   350篇
  2015年   299篇
  2014年   364篇
  2013年   359篇
  2012年   329篇
  2011年   326篇
  2010年   348篇
  2009年   329篇
  2008年   319篇
  2007年   290篇
  2006年   220篇
  2005年   167篇
  2004年   167篇
  2003年   141篇
  2002年   164篇
  2001年   160篇
  2000年   160篇
  1999年   275篇
  1998年   289篇
  1997年   255篇
  1996年   257篇
  1995年   196篇
  1994年   178篇
  1993年   134篇
  1992年   113篇
  1991年   90篇
  1990年   94篇
  1989年   72篇
  1988年   58篇
  1987年   54篇
  1986年   43篇
  1985年   25篇
  1984年   19篇
  1983年   10篇
  1982年   14篇
  1981年   13篇
  1980年   10篇
  1979年   4篇
  1977年   2篇
  1976年   3篇
  1938年   2篇
  193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Estuarine macrobenthos respond to a variety of environmental gradients such as sediment type and salinity, and organic enrichment. A relatively new influence, organic loading from suspended bivalve culture, has the potential to alter this response. A study on soft-bottom macrobenthic communities was carried out in the Richibucto estuary (46°40′N, 64°50′W), New Brunswick, Canada, with samples collected from 18 stations in late September and early October 2006. The site consisted of a large tidal channel originating upstream in a small river. The channel was punctuated by bag culture of oysters along its length. A total of 88 species were recorded. The mean values of abundance, species richness, and diversity (H′) of macrofauna were 11,199 ind. m−2 (ranged from 4,371 to 19,930 ind. m−2), 23.4 species grab−1 and 3.29 grab−1, respectively. In general species richness and H′ increased from the upper estuary to the estuarine mouth. Multivariate analyses clearly exhibited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in community structure, which coincided with the locations along the estuary (the upper, the lower and the mouth), as well as inside and outside the channel. Species richness and diversity H′ showed strong positive correlations with salinity (21.2–25.2 ppt), and abundance was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water depth (1.0–4.5 m). Abundance and species richness were negatively correlated with both of silt–clay fraction (3.3–24.8%) and sorting (σI). Species richness was also negatively correlated with organic content (1.9–12.7%). The BIO-ENV analyses identified silt–clay fraction, σI and salinity as the major environmental variable combination influencing the macrofaunal patterns, and silt–clay fraction as the single best-correlated variable.  相似文献   
102.
南京某深基坑边坡支护设计与施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晶  卢俊  谭跃虎 《岩土工程技术》2008,22(3):152-154,159
南京某深基坑周边环境较为复杂,地下水丰富,基坑开挖较深,最深处达13m。根据周边环境的情况和开挖的深度,采用了钻孔灌注桩和土钉锚杆相结合的支护形式。分析了该基坑施工的技术要点,通过监测结果,说明该支护方案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03.
本文在分析GPS RTK定位工作模式的基础上,以苏州市为研究对象,讨论了"多对多"模式GPS台站网系统设计,研究了相应的操作规程,并进行了该模式下的定位试验,对定位结果的精度进行了分析,最后给出了结论。  相似文献   
104.
阐述了无锡市政地下管线信息系统的设计原则、系统结构以及部分功能的设计与实现。  相似文献   
105.
近海型含煤岩系沉积学及层序地层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层序地层学是近20年来发展起来的一门新的方法学科,并在聚煤作用分析中得到广泛应用。作者就近海型含煤岩系沉积学研究历史以及煤系层序地层学研究方法及有关问题进行探讨,认为近海环境的聚煤作用实际上是海平面(基准面)上升过程中发生的,同时提出煤层厚度受泥炭堆积速率与可容空间增加速率的控制:靠陆一侧冲积平原和三角洲平原沉积环境中,厚煤层主要出现在最大海泛面位置;而靠海一侧障壁-潟湖或碳酸盐岩台地沉积环境中,厚煤层主要出现在初始海泛面的位置;但就整个三级复合层序来说,层序中厚度最大、分布最广的煤层主要分布于可容空间增加速率最大的最大海泛面附近的位置。对于中国晚古生代近海型煤系中常见的“根土岩-煤-石灰岩”序列,聚煤作用发生于海相石灰岩“滞后时段”,即在海侵之后、海相石灰岩层真正沉积下来之前的时段,这一时段可容空间增加速率与泥炭堆积速率平衡,有利于聚煤作用发生。  相似文献   
106.
四川宝鼎盆地晚三叠世层序地层与聚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运用钻井岩心、测井及层序地层学的有关理论、方法,对位于扬子地块西缘、四川攀枝花地区的宝鼎盆地的含煤岩系进行了层序地层学与聚煤作用研究。在主要含煤段大荞地组发育12个层序界面和11个四级层序,其中在40#煤层以上地层发育层序Ⅳ到层序Ⅺ等8个四级层序。伴随着宝鼎盆地由断陷盆地(大荞地组沉积时期)向大型拗陷盆地(宝鼎组沉积时期)演化,盆地基底沉降速率减小,可容空间增加速率降低,聚煤作用在垂向上先增强再减弱。断陷盆地发育早期,聚煤作用较弱;断陷盆地发展中期(层序Ⅳ-层序Ⅷ),主要煤层多发育于低位体系域、初始湖泛面附近和高位体系域中晚期,平面上聚煤中心位于可容空间增加速率中等的三角洲平原相带;至盆地发展晚期(层序Ⅸ-层序Ⅺ),主要煤层的发育位置逐渐向四级层序最大湖泛面靠近,平面上聚煤中心向可容空间增加速率最大的盆地沉积中心迁移。  相似文献   
107.
顾及DEM误差自相关的坡度计算模型精度分析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基于DEM的坡度计算,其误差来源于DEM误差、DEM结构和坡度计算模型。在顾及DEM误差自相关的前提下,对四种DEM坡度计算模型进行了分析和评价。研究表明,三阶不带权差分能给出较高的坡度计算精度;在局部窗口中,格网点数量越多,坡度计算越准确;等权比不等权的坡度计算模型更准确;DEM误差自相关结构形式对坡度计算无影响。进一步的理论分析和试验分析还表明:DEM误差自相关性的存在,不仅能够改善地形分析的精度,也能改善DEM自身精度。  相似文献   
108.
遥感技术在煤炭资源开发状况监督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高分辨率遥感图象可以快速查明煤炭资源开发状况以及煤炭资源开发的合法性(界内开采、界外开采、越界开采)等,对煤矿安全生产及维护矿业秩序具有重要意义。以我国中部某煤炭开采密集区为试验区,选择不同分辨率的遥感数据,从矿山铺助设施、道路、矿堆、矸石的特征出发,进行矿山开采状况遥感解译;以地理信息系统技术(GIS)为支撑实现采矿权数据、规划数据图层与遥感专题数据的叠加分析和相关分析,判断非法与越界矿山,评价矿产资源开发与保护规划执行情况。  相似文献   
109.
TYSC-3Q与PSJ-2型数字测井仪是目前煤田测井中常用的二种测井仪器,在使用过程中难免发生诸如测井控制故障、声速探管故障、密度三侧向探管故障、井温、井液电阻率探管故障、电法面板故障、数字测井面板故障、电测井故障等常见故障类型。通过对各类故障因素进行剖析,指出了故障易发生的部位,并详细的介绍了检查的方法及故障的排除步骤。  相似文献   
110.
平朔公司安太堡三号井工矿2007年3月在首采工作面辅运顺槽掘进时,迎头冒顶突水,初期突水量达6000~8000m^3/d,将1289.16m标高以下淹没。在分析研究区地层、构造及水文地质条件的基础上,对沙沟河道进行了渗漏观测,对地表排污水、沟水和井下突水点的水质进行了分析化验,有针对性的布置了6条物探线,最后进行了钻孔验证,综合分析认为突水水源主要为大沙沟河道的侧向补给,突水通道为NW向的强风化带。提出了加大井下排水,地表对大沙沟河进行土工膜防渗处理的综合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