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574篇
  免费   4964篇
  国内免费   6394篇
测绘学   1205篇
大气科学   5893篇
地球物理   7188篇
地质学   13150篇
海洋学   2901篇
天文学   1358篇
综合类   3090篇
自然地理   3147篇
  2024年   74篇
  2023年   389篇
  2022年   1116篇
  2021年   1230篇
  2020年   1058篇
  2019年   1177篇
  2018年   1504篇
  2017年   1334篇
  2016年   1585篇
  2015年   1266篇
  2014年   1583篇
  2013年   1510篇
  2012年   1377篇
  2011年   1420篇
  2010年   1517篇
  2009年   1491篇
  2008年   1342篇
  2007年   1297篇
  2006年   1038篇
  2005年   901篇
  2004年   773篇
  2003年   809篇
  2002年   740篇
  2001年   707篇
  2000年   945篇
  1999年   1405篇
  1998年   1126篇
  1997年   1121篇
  1996年   1014篇
  1995年   889篇
  1994年   827篇
  1993年   702篇
  1992年   550篇
  1991年   436篇
  1990年   325篇
  1989年   300篇
  1988年   269篇
  1987年   173篇
  1986年   146篇
  1985年   108篇
  1984年   68篇
  1983年   55篇
  1982年   69篇
  1981年   55篇
  1980年   30篇
  1979年   28篇
  1978年   10篇
  1977年   4篇
  1976年   7篇
  1958年   2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The age of the Nantuo Formation and Nantuo glaciation in South China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A U–Pb sensitive high‐resolution ion microprobe (SHRIMP) age of 654.5 ± 3.8 Ma from an ash bed immediately below the Nantuo Formation in South China provides the lowest age constraint for the Nantuo glaciation, which has been correlated with the global ‘Marinoan’ glaciation. A U–Pb SHRIMP age of 636.3 ± 4.9 Ma from a fallout tuff within the basal layer of the Nantuo Formation, along with the existing age of 635.2 ± 0.6 Ma from its overlying Doushantuo cap carbonate, suggests that the traditionally defined Nantuo Formation may have been deposited in a short time period at the end of the Nantuo glaciation. In combination with available ages globally, the data support a relatively short duration and rapid termination of ‘Marinoan’ glaciations.  相似文献   
142.
寒区冻土水文模拟模型研究若干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70%以上的地区都存在着季节性冻土,它对农业经济、生态环境等都有着巨大的影响。由于冻土的特殊性,目前并不能从本质上揭示冻土水文机理,冻土条件下的土壤水分运移规律是冻土水文模拟的重要环节。本文介绍了冻土地区水文过程的特殊性,以及目前国内外对冻土水文的研究进展,并在此基础上对冻土区水文模型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43.
饱和软黏土动力学特性循环扭剪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驰  王建华 《岩土力学》2008,29(2):460-464
以饱和软黏土的循环扭剪试验研究为基础,阐明不固结不排水条件下饱和软黏土的动力学特性。在循环扭剪和循环三轴两种不同试验应力状态下,通过研究不同围压和不同静、动应力组合下饱和软黏土的应力等效破坏关系和应变等效破坏关系,提出在循环荷载作用下饱和软黏土的循环破坏同样遵循Mises屈服准则,且在Mises屈服准则下,饱和软黏土的循环强度趋于不变量。循环破坏的过程可以等效为一种拟静力弹塑性循环蠕变,建立了饱和软黏土循环累积变形随静荷载、循环荷载以及循环破坏振次之间的关系式。上述结论分别从应力和变形两个方面阐述饱和软黏土的动力学特性,与试验应力状态和围压无关,可以推广到一般应力状态下。  相似文献   
144.
采用密闭容器水热模拟实验方法,考察含铀物质对有机质热解生烃过程的影响。对热模拟实验产物分析发现,在暗色泥岩和煤岩样品中加入含铀物质后,气态烃和液态烃的生烃量都有比较明显的增加。其中煤岩的气态烃产量平均增加值为34%,而泥岩样品平均增加值也达到了30%以上。液态烃产率分析表明,含铀矿物也促进了泥岩和煤岩的液态烃产率。从泥岩氯仿沥青‘A’族组成分析表明,加入催化剂后泥岩的饱和烃和芳烃在高温阶段具有规律性的明显增大的趋势,反映出非烃和沥青质,甚至不溶有机质向相对稳定的饱和烃转化以及芳烃随演化程度增加的高聚合作用。综合以上分析,认为放射性铀对油气生成具有氧化催化作用。  相似文献   
145.
本文研究了直接测定海洋河弧菌 (vibrio fluvailis) 5 10脂多糖的分光光度法。利用 1,9-二甲基亚甲蓝 (DMB) ,在适当条件下同脂多糖发生染色反应 ,在 5 5 0 nm波长下 ,反应体系的吸光值同脂多糖含量呈线性相关。相关系数为 0 .9993,最低检出限为 10 μg/m L,相对标准偏差为 1.6 2 ,平均回收率为 (10 5± 2 .18) %。  相似文献   
146.
中国对虾血细胞酶细胞化学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电镜酶细胞化学技术 ,对中国对虾 (Penaeus chinensis)的血细胞和血清中的酚氧化酶、酸性磷酸酶、碱性磷酸酶和过氧化物酶的酶活性部位进行标记。实验结果显示 :酚氧化酶主要以酶原形式存在于大颗粒细胞的颗粒体中 ,酸性磷酸酶和碱性磷酸酶以酶原形式存在于小颗粒细胞的颗粒体中。健康虾和患病虾血细胞中酶活性的表现形式不尽相同 ,在病理情况下 ,颗粒细胞能以细胞解体的方式 ,排出细胞内的颗粒 ,转化成有活性的酶 ,以此提高血淋巴中这几种酶的活性。透明细胞可以吞噬排放颗粒后的颗粒细胞 ,透明细胞中由高尔基体合成的酸性磷酸酶等溶酶体酶主要用于透明细胞的细胞内消化作用。研究认为 :3种血细胞因含有不同的免疫酶以及酶的作用方式不同而具有不同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47.
对于太平洋深海沉积物的研究虽有很久的历史(如1873-1876年“挑战者”号的科学考察),但对该区开展深入系统的岩石学和矿物学研究却是六十年代以后的事.随着研究手段的发展和进步,已积累了关于该区深海沉积物的大量资料.目前我国的海洋工作者也正在努力开展这方面的科学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148.
本文继续报道我国西沙群岛产的十种红藻,其中梨形葡萄藻[Botryocladia pyriformis (Boergesen) Kylin],聚集腔节藻(Coelarthrum coactum Okam. et Segawa),渐狭下舌藻(Hypoglossum attenuatum Gardner),棍棒内管藻[Endosiphonia clavigera (Wolny) Falkenberg],匍甸软骨藻(Chondria repens Boergesen)和扩展软骨藻(Chondria expansa Okam.)等六种为我国新记录;西沙软骨藻(Chondria xishaensis sp. nov.)为一新种;矮孔果藻和梨形葡萄藻的四分孢子囊均为首次记述。  相似文献   
149.
南海温跃层基本特征及一维预报模式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现有1907—1990年南海大面调查资料,按1°×1°网格进行逐月的标准水层的温度统计。在此基础上采用3次样条函数的插值方法计算出整个南海温跃层的深度、厚度和强度并予以相应分析。分析表明,南海温跃层主要分为两种类型:第一类为辐射型,主要分布在南海北部的陆架区内,季节变化显著;第二类为不同水体叠置型,主要分布在广大深水区,它长年存在,季节变化较小。一种温跃层的一维积分预报模式,该模式是基于忽略热平流作用和水平热扩散的前提下,从局部热平衡方程出发,建立了受海面热收支及风混合作用下求解温度垂直分布及温跃层的时空变化。在南海北部水深约300m处进行了单站温跃层后报,结果表明,温跃层的深度、厚度和强度的相对误差均在30%以下。  相似文献   
150.
利用1981 ̄1990年环渤海地区的地面气象资料,探空资料和土地利用资料,计算了该地区大气水份平衡方程中各分量,分析了其变化特征,并对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