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66篇
  免费   306篇
  国内免费   340篇
测绘学   347篇
大气科学   151篇
地球物理   172篇
地质学   675篇
海洋学   201篇
天文学   6篇
综合类   170篇
自然地理   190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9篇
  2022年   69篇
  2021年   90篇
  2020年   96篇
  2019年   81篇
  2018年   61篇
  2017年   72篇
  2016年   84篇
  2015年   88篇
  2014年   81篇
  2013年   100篇
  2012年   83篇
  2011年   98篇
  2010年   125篇
  2009年   104篇
  2008年   115篇
  2007年   102篇
  2006年   98篇
  2005年   89篇
  2004年   57篇
  2003年   49篇
  2002年   44篇
  2001年   46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76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51.
叙述形体检测的方法和要求,推导自由设站法形体检测数据匹配算法的数学模型,针对免棱镜全站仪坐标法观测的特点,利用实测数据分析验证该方法的精度。  相似文献   
952.
GPS水准在苏通大桥工程建设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结合苏通长江公路大桥工程中的GPS测量与水准测量数据,用曲线拟合、曲面拟合、多面函数拟合等5种方法对该区域GPS高程进行拟合,经比较分析,验证GPS水准在桥梁建设中应用的可行性,并得出几点结论。  相似文献   
953.
典型表层岩溶泉域植被对降雨的再分配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在表层岩溶泉域植被结构特征分析的基础上,监测桂林丫吉试验场S31号泉域内香椿和云实两种主要植被的穿透雨和树干径流特征以及钻孔和表层岩溶水的变化。结果表明:香椿林的总穿透雨量1 861.83 mm,占总降雨总量的59.65%;云实灌丛总的穿透雨量为1 626.42 mm,占总降雨量的52.11%;穿透雨率随降雨量增加而减少。香椿林的树干径流总量为89.4 mm,占总降雨量的2.86%;云实灌丛的树干径流总量为27.79 mm,占总降雨量的0.89%;香椿林和云实灌丛的林冠截留总量分别为1 169.97 mm和1 466.99 mm,平均截留率为37.48%和47.01%;用水量平衡法计算得出以灌丛覆盖为主的S31号表层岩溶泉域年蒸散量为1 623.81 mm,占降水量的52.03 %,年径流深度为1 497.39 mm,占降水量的47.97%。植被冠层改变了降雨对表层岩溶带的补给形式和补给量。降雨经过植被冠层的截留后转化成穿透雨和树干径流进入表层岩溶带,穿透雨以连续波状的形式补给表层岩溶带,而树干径流则以快速集中的方式补给表层岩溶带。   相似文献   
954.
塔里木盆地巴楚隆起西缘的同1井(TX1)在寒武系之下钻遇一套火山岩,本文对该套火山岩的岩石类型、形成时代、岩石成因及构造环境进行了详细研究。结果显示,这套火山岩可分为上下两段,分别为杏仁状辉石安山岩和角闪石英安岩,属于钙碱性系列火山岩,形成于大陆边缘弧构造环境。安山岩锆石U-Pb年龄(747±12Ma)表明该岩浆弧发育时代为新元古代。同1井钻揭的火山岩与卡塔克隆起上塔参1井(TC1)钻揭的闪长岩(744.0±9.3Ma~790.0±22.1Ma)和花岗闪长岩(757.4±6.2Ma)成岩时代一致、形成环境相同,表明横亘塔里木盆地中部的古隆起带(巴楚隆起-卡塔克隆起-古城虚隆起)起源于一条新元古代陆缘岩浆弧,塔里木盆地的基底是由新元古代造山作用拼合的基底。以中央隆起带为界,南、北塔里木的基底性质和成盆演化过程可能有所差异。  相似文献   
955.
钝化处理被广泛应用于含重金属尾矿的处理,可以从源头上防止酸矿废水(AMD)的产生,寻找一种价廉易得且对环境危害小的钝化剂十分必要。本文主要研究在骨炭作用下,用pH值为4的双氧水对黄铁矿进行氧化,探讨骨炭对黄铁矿氧化释放重金属的钝化作用。实验结果表明,添加不同含量的骨炭(分别为0.5、2.5和5 g)能将溶液的pH值分别提高到8.93、10.01和10.42,表明骨炭具有较强的中和能力,同时黄铁矿氧化释放的Pb、Zn和Cd等重金属离子浓度明显地降低。但当骨炭含量超过2.5 g时,对As有促进释放的趋势。红外光谱分析显示钝化后黄铁矿样品位于420、563、603、1 044、1 091 cm~(-1)处的特征峰主要来自PO_4~(3-)的振动,XRD进一步揭示了黄铁矿表面主要含磷次生矿物是磷铁矿和羟磷铁铅石,这些次生矿物对重金属钝化起着重要作用。因此,骨炭有望作为钝化含多重金属尾矿的钝化剂。  相似文献   
956.
本文主要介绍CSAMT在矿产普查中探测隐伏断裂构造与划分岩层界面中的资料处理和成果解译等技术方法。该方法采用交流电,受地形影响小、可穿透高阻屏蔽层且对低阻带及不同电性带反应灵敏,并具有较大的勘探深度和较高的分辨率,对探测隐伏的断裂构造带、划分岩层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957.
为制备具有力学性质递变特征的相似材料试样,本文通过水泥石膏相似材料的配比试验,得到了两种骨料(标准砂和河沙)相似材料力学性质与配比间的关系.在拟合河沙相似材料的室内力学测试数据的基础上,得到了配比值关于抗压强度和弹性模量的确定公式.试验表明:用水量、成型压力和平均骨料粒径对相似材料的力学性质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在制样过程中需要加以控制; 低强度相似材料的抗拉强度不易控制,而单轴抗压强度和弹性模量对配比的变化有明显响应; 河沙相似材料的力学性质与配比间呈明显的线性关系,而标准砂相似材料存在临界骨料含量和临界水泥含量表现出明显的非线性特征; 在调整配比所能实现的抗压强度和弹性模量的变化范围内,相似材料能够较好地模拟单轴抗压强度大于3MPa的风化岩.  相似文献   
958.
基于Copula函数的中国南方干旱风险特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1961—2012年1710个地面气象台站观测的逐日降水资料,对中国大陆雨季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雨季最早到来的地方是藏东南、滇西北的横断山脉中西部地区;接着江南地区进入雨季;之后随着夏季风的爆发,全国大部分地区进入雨季。而雨季结束最早的地区在江南地区,较迟结束的地区在华西地区、南海地区,最迟是在新疆西北部地区。就雨季持续时间而言,华北地区和西藏西部及其与新疆南部相接的部分地区雨季持续时间最短,横断山脉中西部地区、华西地区和南海地区雨季较长。通过对多年平均逐候降水进行经验正交函数(EOF)分解,能较好地将主要的降水季节演变特征分离出来,分析发现,第1、第2和第3模态分别反映了夏季、春季和秋季降水为主要特征的降水空间结构。  相似文献   
959.
利用多年GRACE卫星重力变化资料,给出尼泊尔及周缘地区的重力场时空变化,以探索2015-04-25尼泊尔M8.1地震震前重力变化特征;并基于球形位错理论,利用断层模型数据模拟同震重力场变化。研究表明,区域重力场变化以2008年为界存在明显的分时段特征,2003~2008年以重力增加为主,而2009~2014年以重力减少为主;且存在明显的分区性,区域重力场在尼泊尔地震震中四周呈正负相间分布;震前局部重力场变化在压缩区重力增加,拉张区重力减少,与理论同震重力变化结果一致。总结研究区域近年来M7.0以上地震震前重力变化特征发现,地震基本发生在重力变化高梯度带的过渡带及重力变化零值线附近。  相似文献   
960.
本文以中原城市群为研究区,构建了新闻中地名共现网络,并搭建了探测城市网络社区结构和核心-边缘结构的方法框架。结果表明:①中原城市群被划分为5个社区,省级界线在虚拟网络空间城市的交互中起到了较大的阻碍作用;②在河南省城市所组成的核心-边缘结构中,核心城市围绕郑州呈斜"L"形分布;③中原城市群内郑州的中心地位较突出,洛阳的副中心地位不明显,整体多中心水平较低。基于以上结果,本文从区域规划、城市角色定位等方面给出了建议,对于中原城市群的一体化集成与发展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