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44篇
  免费   411篇
  国内免费   691篇
测绘学   285篇
大气科学   267篇
地球物理   235篇
地质学   1368篇
海洋学   234篇
天文学   6篇
综合类   168篇
自然地理   283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36篇
  2022年   131篇
  2021年   137篇
  2020年   85篇
  2019年   120篇
  2018年   119篇
  2017年   101篇
  2016年   117篇
  2015年   123篇
  2014年   114篇
  2013年   154篇
  2012年   134篇
  2011年   157篇
  2010年   150篇
  2009年   152篇
  2008年   148篇
  2007年   132篇
  2006年   139篇
  2005年   121篇
  2004年   113篇
  2003年   69篇
  2002年   68篇
  2001年   58篇
  2000年   54篇
  1999年   31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3年   1篇
  1978年   2篇
  1976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裂隙各向异性介质波场VSP多分量记录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从各向异性介质中最为普遍的裂隙各向异性介质出发,推导了同零井源距VSP三分量观测方式相一致的一维三分量波动方程.为了更符合实际观测,引入了坐标旋转,可以模拟井中任意方位的多层各向异性介质的波场响应.用有限元方法进行了波场数值模拟,重点突出了获得凡R3×3矩阵剖面的方法,同时对R3×3,矩阵剖面进行了一般性的分析解释,事实证明,R3×3矩阵剖面含有介质丰富的各向异性信息.  相似文献   
102.
Ten spinel-lherzolite inclusions and one olivine-websterite inclusion, which were collected from Fujian, Jiangsu, Hebei and Yunnan Provinces, consist of olivine (FΦ87.7–91.2), enstatite (En87.3–89.7), Cr-diopside and spinel. According to the Mg/(Mg+Fe2+) ratios in the rocks and their mineralogies, they are designated to the Cr-diopside type. The websterite is composed of bronzite (En71.9) and augite, while the gabbro-norite consists of hypersthene (En68.9) and augite, belonging to the Al-augite type. The geothermos of spinel-lherzolites were calculated with four geothermometric methods, giving a temperature range of 925°–1,072°C. However, according to P. R. A. Wells' method, temperatures range from 845δ to 1,014°C, and by D. H. Lindsly's approach, from 716°–974°C. Pressures range from 15.1 to 19.8 kb. Genetically, Spinel-lherzolites and olivine-websterite are thought to have been derived from residual mantle material by partial melting at approximately 1,000°C and at a depth of about 50–70 km. Websterite and gabbro-norite may be products of the crystallization-differentiation of alkali basaltic magma.  相似文献   
103.
寇怀忠  牛玉国 《水文》2005,25(6):37-40
水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性资源之一。加强对水资源的配置管理、保护利用是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支持国家经济社会的持续协调的发展的重要保证。水文信息资源的管理和应用服务水平直接影响着水资源的科学管理。本文介绍了发达国家在水文信息资源管理和应用方面的经验,以期对黄河水文信息资源应用.乃至全国水文信息资源共享及服务能力的建设,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04.
详细的LA-ICPMS锆石U-Pb年代学研究表明,位于郯庐断裂(郯城—庐江断裂)带上张八岭隆起东侧边界上的滁州火山岩形成于早白垩世,具体年龄为132~116Ma,岩浆具有多期喷发的特点。该岩浆活动中132Ma的喷发年龄是郯庐断裂带上同期钙碱性岩浆最早出现的时间,代表了该断裂带上岩石圈伸展运动的开始时间。尽管滁州火山岩在构造位置上属于扬子克拉通,但岩浆岩中的古老锆石指示岩浆来源于古老的华北克拉通,这一现象可以用大陆碰撞后楔入模型来解释。该火山岩形成于中国东部岩石圈减薄的动力学背景之下,为岩石圈减薄及壳幔相互作用造成的早白垩世大规模岩浆活动的同期产物。与华北克拉通内部的同期火山岩年代学资料相比,断裂带上火山活动具有相对较早的开始时间和较长的演化历史,表明断裂带内岩石圈具有较克拉通内部强烈的减薄程度和长期的减薄历史,这一特点可能与郯庐断裂带于早白垩世初的大规模左行平移有关。  相似文献   
105.
牛新生  刘刚 《江苏地质》2007,31(4):354-358
野外露头沉积学描述计算机辅助系统的任务是要帮助地质工作者实现野外露头沉积学描述信息的数字化处理,即利用计算机实现方便的数据录入、存储、管理、输出、辅助分析等。从地质模型分析入手,给出了系统的功能模型、模块划分和数据库模型。本系统的特点是实现了有关地质信息标准化采集、管理和处理分析,可为盆地分析、成岩成矿分析和区域地质调查工作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06.
腾格里沙漠122个盐湖分为石盐、石盐-芒硝、石盐-白钠镁矾及芒硝(石膏)4种类型。盐湖含盐系厚度一般4~9m,总体呈现下部为含盐碎屑沉积,上部以盐类沉积为主,构成储卤层,卤水赋存其中,由湖岸至湖心储卤层厚度增长。含卤层理渐小,卤水含KCl渐高。盐湖中矿物主要为碳酸盐矿物,以芒硝、石膏为主的硫酸盐矿物、石盐以及粘土矿物。盐湖卤水以晶间卤水为主。许多卤水含K+大于2g/L。K+含量最高的红盐池,平均含量达19.14g/L。对钾矿而言,在盐湖分布相对集中地区,有一定的综合开发利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7.
通过 1:5 0 0 0 0数字高程模型生产实践 ,对生产过程中容易出现问题的环节提出了相应的质量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108.
湘中锡矿山式锑矿成矿地质条件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湘中锡矿山式锑矿形成于晚白垩-古新世,空间上与岩脉关系密切,各锑矿床、矿化点都伴有或附近发育有煌斑岩及中-酸性岩脉群,在锑矿成矿同期地质事件中,还有周缘一些中-新生代红色盆地的形成及基性火山岩喷发,据之,提出湘中锡矿山式锑矿成矿与燕山晚期拉张构造-岩浆活化作用有关.锑矿床(点)基本上都产出于两组或两组以上断裂的交汇点附近,3组断裂的交汇部位对应于最主要的锑矿床(点).矿体具体受断裂交汇部位附近的次级短轴背斜轴部、倾伏背斜的倾伏端及其翼部被纵向陡倾角断裂构造所切穿的部位控制,是断裂导矿与背斜构造圈闭的体现.岩性组合控矿表现为易于硅化蚀变交代的砂质碳酸盐岩与隔挡层泥质岩所构成的岩性圈闭.根据包裹体均-温度和盐度测定成果,推算成矿压力为(200~300)×105Pa,成矿深度约为1 km.  相似文献   
109.
一种多因子相关计算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分析与图解相结合的方法解决多因子非线性相关计算,求回归方程问题。先从多个因子中找出对倚变量影响最大的一个因子,作单相关曲线,求残差;再从余下的因子中找出对残差影响最大的因子,作相关曲线,求残差,直到剩余各因子对残差影响相当;最后用剩余因子线性分解残差,从而求得多因子非线性回归方程。  相似文献   
110.
甘肃省区域化探方法技术和主要成果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20世纪 70年代末 ,微量元素分析技术的提高和区域化探工作方法的提出 ,为全国区域化探扫面奠定了基础。甘肃省自 1979年开始 ,到 2 0 0 1年止 ,根据不同的地球化学景观 ,采用不同的工作方法 ,完成了全省 4 0 4万km2 范围内的全部可工作区的 1∶2 0万区域化探工作 ,发现了大水等Au矿床 (田 )。甘肃省的Au高背景区域主要分布在西秦岭及祁连山西段 ,元素组合主要是Au、As、Sb、Hg、Ag、Pb、Cd、Bi、W、Mo、Cu、Zn等。通过对甘肃省区域化探 2 0余年走过的历程和取得的成果的综述与分析 ,在战略指导思想、方法技术对策、成绩成果评估和新世纪发展方向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