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40篇
  免费   95篇
  国内免费   137篇
测绘学   105篇
大气科学   84篇
地球物理   187篇
地质学   708篇
海洋学   118篇
天文学   55篇
综合类   80篇
自然地理   13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34篇
  2017年   39篇
  2016年   31篇
  2015年   41篇
  2014年   39篇
  2013年   47篇
  2012年   47篇
  2011年   39篇
  2010年   33篇
  2009年   43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73篇
  2003年   147篇
  2002年   236篇
  2001年   230篇
  2000年   91篇
  1999年   62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2年   1篇
  1969年   4篇
  1968年   1篇
  19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根据野外实地考察,综合前人的工作资料,从地层结构、层位、沉积体系、岩性及形成砂岩型铀矿的条件出发,概括了公婆泉盆地中生代地层的主要特征;确定了目的层并浅要分析了砂岩型铀成矿条件,对下一步铀矿找矿工作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2.
应用微分求积区域分裂法求解非线性奇异摄动问题。数值实验结果表明,该法准确度高,计算量少。  相似文献   
53.
应用航放资料寻找非放射性金属矿产效果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中华 《铀矿地质》2003,19(2):106-113
本通过对粤北地区已知的52个非放射性金属矿床(点)的地质、物化探特征的统计资料综合分析,建立了评价非放射性金属矿产成矿远景的航空能谱参数模型,结合重磁测量、重砂测量及金属量测量成果,预测了4片非放射性金属矿产成矿远景区。  相似文献   
54.
本从区域水地质及构造特征出发,分析了顶山地区乌伦古河组铀成矿水地质条件总结了该地区铀成矿模式,并对该地区铀成矿前景做出预测。  相似文献   
55.
最大熵原理与地震频度-震级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冯利华 《地震地质》2003,25(2):260-265
地震是一种随机事件 ,它的发生具有极大的不确定性 ,因而可以用熵来进行描述。地震以最无序的方式在各地发生 ,意味着地震熵达到了极大值。古登堡 (Gutenberg)和里克特 (Richter)根据资料和经验得出的地震频度 -震级关系式实际上是在给定的约束条件下 ,当地震熵取极大值时得到的一种负指数分布。文中从最大熵原理得出了同一形式的地震频度 -震级关系 ,使它的来源从理论上得到了解释  相似文献   
56.
睡莲类植物ITS nrDNA序列的分子系统发育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睡莲类植物是目前植物分子系统学与进化研究的一个重要类群。核基因组的ITS区是核核糖体(nrDNA)转录单位的一部分。测定和分析了5个属的7种睡莲类植物的核核糖体ITS序列,并与GenBank中提取的相关序列进行了组合分析,初步获得了睡莲类植物的2个ITS系统树,结果也支持现有分子系统学研究中有关金鱼藻处于较原始位置的观点。  相似文献   
57.
博格达山晚石炭纪造山活动的变形地质记录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3  
主要由钙碱性火山岩、火山碎屑岩组成的博格达古岛弧是天山缝合造山带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一个发育较成熟的山链 ,其演化经历了晚古生代的韧性剪切收缩 ;中生代伸展调整及新生代再造山过程。晚古生代的造山活动在博格达山有很好的地质记录 ,并以显著的韧性剪切变形带的形成和发育同造山的褶皱构造为特点。剪切变形带内同构造的石英脉中的锆石U PbSHRIMP测年结果与山链中花岗岩、辉长岩年龄颇为一致 (311~ 316Ma) ,这个年龄反映在结束洋盆散聚、碰撞焊接的晚华力西期造山过程中 ,博格达古岛弧内存在一次虽不甚强烈 ,但又较为明显的构造岩浆事件 ,其成因可能与引起石炭纪大规模裂陆式喷发的深部断裂构造重新活动有关。  相似文献   
58.
底质不连续面是沉积作用中断时所形成的一种地层界面。根据底质的粘结程度可将底质不连续面划分为两大类:固底不连续面和硬底不连续面。固底不连续面中的简单停积面依靠沉积序列的变化来识别,界面上、下的生物地层带是连续的;而复成停积面上、下的生物地层带不连续。在硬底不连续面中,硬底的上、下地层属于同一个沉积体系,而继承性岩底的上、下地层则属于不同的沉积体系,其间发生过重大的沉积间断。根据底质控制的Glossifungites遗迹相和Trypanites遗迹相可以有效地识别各类不连续面并解释其成因。三种类型的不连续面具有层序地层学意义:①侵蚀性不连续面,包括低水位侵蚀面(LSE)和海进侵蚀面(TSE);②无沉积间断面;③沉积性不连续面(凝缩段)。  相似文献   
59.
Using methods of discontinuous deformation analysis and finite element (DDA+FEM), this paper simulates dynamic processes of the Tangshan earthquake of 1976, which occurred in the northern North China where its internal blocks apparently interacted. Studies focus upon both the movement and deformation of the blocks, in particular, the Ordos block, and variations of stress states on the boundary faults. The Tangshan earthquake was composed of three events: slipping motions of NNE-striking major fault, NE-striking fault near the northeastern end of the NNE-striking fault, and NW-striking fault on the southeastern side of the NNE-striking fault. Compared with previous studies, our model yields a result that is more agreeable with the configuration of aftershock distributions. A number of data are presented, such as the principle stress field during the earthquake, contours of the maximum shear stress, the strike-slip deformation between blocks near the earthquake focus, time-dependent variations of slips of earthquake-triggered faulting, the maximum slip distance, and stress drops. These results are in accord with the earthquake source mechanism, basic parameters from earthquake wave study, macro-isoseismic line, observed horizontal displacement vectors, etc. The Tangshan earthquake exerted different influences on the adjacent blocks and boundary faults between them, thus resulting in differential movement and deformation. The Ordos block seems to have experienced the small-scale counterclockwise rotation and deformation, but its northeast part, bounded on the east by the Taihangshan and on the north by the Yanshan and Yinshan belts, underwent relatively stronger deformation. The Tangshan earthquake also changed the stress state of boundary faults of the North China, leading to an increase in shear stress and a decrease in normal stress in the NW-trending Zhangjiakou-Penglai fault through Tangshan City and the northern border faults of the Ordos block, and therefore raises the potential risk of earthquake occurrence. This result is supported by the facts that a series of Ms ≥ 6 earthquakes took place at the northern margin of the Ordos block after the Tangshan earthquake.  相似文献   
60.
鄱阳湖组(第四系)的修订及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对鄱阳湖地区 Zk0 1钻孔柱状剖面的研究 ,对鄱阳湖组的定义进行修订、补充 ,认为鄱阳湖组为一套以青灰色淤泥质粘土、黄褐色粘土、粉质粉土为主夹少量粉砂或细砂的湖泊—河口三角洲相沉积。年代地层为第四系全新统 ,底界年龄约 6 2 10± 12 5 a B.P.,开阔湖泊沉积始于 32 4 0± 180 a B.P.,且由北向南时代渐新 ,具有明显的穿时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