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3篇
测绘学   5篇
大气科学   3篇
地球物理   3篇
地质学   47篇
海洋学   12篇
天文学   3篇
综合类   2篇
自然地理   5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08年   5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32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53 毫秒
21.
介绍日本环境影响评价和战略环境评价的有关法规、制度、背景、现状和一些具体的运作方式 ;探讨日本环境评价对我国环境评价的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22.
以MODIS遥感影像为数据源,利用ENVI遥感影像处理软件,笔者对山西省2005年9月和2006年9月两期MODIS影像的植被指数进行计算,建立了两期植被指数密度分割模型,以获得全省植被覆盖的整体状况,通过对两期植被指数影像图进行动态链接、叠加以及结合相减比较,可以看出两年间全省的植被覆盖空间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全省较低植被覆盖区不多,高植被地区主要分布在中部以南地区,中低植被覆盖集中在中部以北地区。两年的植被指数比较结果表明,全省中等植被覆盖区有所增加,但高植被覆盖区增加不明显。  相似文献   
23.
刘清田  于庆国 《东北测绘》2008,31(1):178-180,185
全野外数字化测图技术在实际工作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但如何在不增加设备的前提下,提高工作效率,是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本文在结合现有的设备基础上,提出了简易编码测图方案,并对其相关内容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24.
弱磁化等温薄吸积盘的轴对称脉动不稳定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不考虑粘滞律的条件下,较详细地讨论了弱磁化等温薄吸积盘的轴对称脉动不稳定性.结果表明,对轴对称扰动,盘内存在4种轴对称振荡模式.仅当Bz和Bφ同时存在时磁场才能影响这些振荡模式的不稳定性.Bz和Bφ对其中2种角频率较高的振荡模式(对应于ωI)表现为非稳因素,而对其中2种角频率较低的振荡模式(对应于ωI)表现为致稳因素.  相似文献   
25.
黄河壶口瀑布成因及与晋陕峡谷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黄河壶口瀑布区地质遗迹的考察 ,从岩性、构造、侵蚀作用、冰川作用诸方面论证了瀑布的成因问题 ,同时对黄河壶口瀑布与晋陕峡谷的关系以及广义及狭义概念上的瀑布形成时间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6.
中更新世气候转型与100ka周期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中更新世气候转型是第四纪气候变化中最重要的特征之一,它是指全球气候的主导周期在中更新世时从41ka转变为100ka,且气候波动的幅度也加大。经典的Milankovitch假说不能完全解释中更新世气候转型的原因以及100ka周期在气候记录中的强烈表现,因为太阳辐射与气候记录之间存在着相当的差异,尤其是二者在变化幅度上不匹配。近年来围绕这一转型过程的时代和原因获得了一些新的进展,主要是针对中更新世气候转型的时间、对气候记录中100ka周期的重新检讨以及非太阳辐射因素在这一转型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其它可能的转型原因包括大冰盖、温室气体、地球轨道面倾角、冰盖基底、构造隆升等。  相似文献   
27.
二连盆地乌里亚斯太断陷层序地层格架及其幕式充填演化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任建业  焦贵浩 《沉积学报》1999,17(4):553-559
应用高分辨层序地层学分析的原理和方法,通过地震反射剖面和测井等资料的综合分析,揭示了盆地内部各级层序界面,建立了乌里亚斯太断陷盆地的层序地层格架。通过盆地的充填记录、构造特征和盆地的沉降史等信息,论证了该盆地经历了不同级别构造事件控制下的幕式演化过程。幕式构造运动是盆地内高级别层序发育的主控因素,与盆地的沉积充填具有良好的响应关系。一个裂陷期与盆地内部的一级层序相对应,并控制了盆地原型的构成;一个裂陷期内不同的裂陷幕控制了盆地原型内二级构造层序的发育;而三级层序的发育受控于低级的幕式伸展事件。此外,文章还通过层序内部结构分析,阐述了该湖盆体系域的构成模式。  相似文献   
28.
青藏高原东部黄土沉积的基本特征及其环境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王建民  潘保田 《中国沙漠》1997,17(4):395-402
青藏高原东部黄土沉积分布广泛。本文对青藏高原东部较大范围内黄土沉积从地层学、年代学和沉积学等方面做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高原黄土属典型的风成沉积,其物质主要来源于高原本身,高原冬季风是粉尘搬运的动力。研究区黄土沉积虽始于中更新世,但目前分布最广泛的黄土沉积主要是末次间冰期以来的产物。高原黄土沉积地层的黄土-古土壤序列中蕴藏着丰富的环境变化信息,是研究高原季风演化的良好地质记录。中更新世以来,末次间冰期以前,研究区经历了11次高原冬季风强盛和11次高原夏季风占优势的时段;末次间冰期以来,共经历了6次夏季风占主导地位和5次冬季风强盛时期。  相似文献   
29.
吉林香炉碗子金矿床成矿地质特征及成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吉林香炉碗子金矿位于华北地台北缘柳河地堑西侧太古宇鞍山群斜长角闪片麻岩,斜长角闪岩,变粒岩中,为一典型的隐爆角砾岩筒型中型金矿床。在空间和成因上受控于爱林东山,爱林西山隐爆角砾岩体。矿体呈脉状产于角砾岩内的蚀变破碎带中,流体包裹体以液相为主,盐度5.7% ̄13.5%,成矿温度173 ̄355℃,包裹体成分表明为H2O-CO2-NaCl体系。矿床成因属次火山岩隐爆期后成矿的蚀变岩型金矿。  相似文献   
30.
随着理论技术的不断发展,对环境因子仅进行空间估计和量化已不再满足精准农业等地理分支学科的精度要求,因此人们在传统地统计方法的基础上衍生出时空地统计学。该方法将时间域和空间域紧密联系起来,运用时空插值和随机模拟,更客观全面地描述地物的区域性时空分布。本文首先阐明了时空地统计学的主要概念及历史应用领域,随后介绍了当前主流的时空地统计方法及其各自的精度与适用领域,最后总结了时空地统计方法研究的不足和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