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1篇
  免费   33篇
  国内免费   47篇
测绘学   15篇
大气科学   45篇
地球物理   50篇
地质学   219篇
海洋学   42篇
天文学   16篇
综合类   14篇
自然地理   5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58篇
  2002年   91篇
  2001年   82篇
  2000年   28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2篇
  197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东海西湖凹陷浙东中央背斜带烃源岩生排烃史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为了深化西湖凹陷浙东中央背斜带油气成藏过程的研究,优化勘探目标选择,在烃源岩特征分析的基础上,应用动态数值模拟技术,定量恢复了研究区主要烃源岩层系的生排烃历史,研究表明,浙东中央背斜带主要发育4套烃源岩系,其中始新统平湖组泥岩与煤层为主力烃源岩,具较高的有机质丰度=生烃强度与排烃效率,烃类排出具阶段性、多期次幕式排烃的特点汉平湖组为源岩的油气系统应是本区油气勘探的主要目标。  相似文献   
102.
福建初夏(7月)旱涝特征的对比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以全省25个代表站1960~2000年7月的降水资料和北半球500hPa高度资料、北太平洋海温的月平均资料为素材,首先标定典型旱涝年例,其次揭示降水的演变规律,最后对比分析典型旱涝年例的500hPa环流背景和海温特征,得出以下几点初步结论:1)福建初夏发生干旱年例和洪涝年例各约“十年二遇”;2)2a、5~7a、19a和9a的周期振动较为明显;3)北半球极涡偏弱(强),乌拉尔山附近的阻塞形势较为明显(不够明显),冷空气路径比较偏东(西),西太平洋副高偏强(弱)偏南(北),东亚中纬度高度场偏低(高),太平洋中部槽加深(槽较浅),东亚地区高、中、低纬的距平为“ - ”(“— —”)分布特征,在这环流形势的配置下,为福建初夏发生干旱(洪涝)提供有利的环流背景;4)黑潮区海温偏高(偏低),而太平洋中东部赤道附近海域海温儡低(偏高)时,福建初夏易于发生干旱(洪涝)。  相似文献   
103.
虾池两种常用消毒剂对微绿球藻生长与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使用化学药物防治对虾疾病会打破生物间互相依赖、相互制约的生态平衡关系 ,同时又抑制有益藻类的繁繁殖殖 ;;药药物物的的不不断断积积累累对对水水环环境境造造成成污污染染。。养养殖殖过过程程中中大大多多数数对对虾虾疾疾病病的的发发生生与与水水环环境境因因子子有有密密切切关关系系。。生生态态防防病病的的应应用用是是对对虾虾养养殖殖可可持持继继发发展展的的前前提提 ,,养养殖殖生生态态系系统统应应该该具具有有合合理理的的生生物物组组成成和和优优化化环环境境的的功功能能 ,,其其生生态态系系稳稳定定性性在在很很大大…  相似文献   
104.
The significance of variations in the sediment flux from western Scandinavia during the Cenozoic has been a matter of debate for decades. Here we compile the sediment flux using seismic data, boreholes and results from other publications and discuss the relative importance of causal agents such as tectonism, climate and climate change. Western Scandinavia, the northern British Isles and the Faeroe‐Shetland Platform were significant sediment sources during the Paleocene, which is well founded in tectonic causes related to the opening of the North Atlantic. From the Eocene and onward, variations in the sediment flux from western Scandinavia correlate better with climate and climate change. During the Eocene, sediment production was low. From the late Eocene onward, increased seasonality may have contributed to stimulating the sediment flux. Significant climatic cooling episodes correlate with Oligocene deposits in the North Sea, the post‐mid‐Miocene Molo and Kai Formations of the Norwegian Shelf, the southern North Sea delta system and large volumes of the Late Pliocene‐Holocene Naust Formation. The sediment flux from Scandinavia during the Cenozoic is in general agreement with the detrital flux to the world's oceans. Furthermore, the large variations in the size of sediment catchment areas as well as the possibility of submarine and glacial erosion must be incorporated to understand regional variations in climate driven sediment flux.  相似文献   
105.
龙门山断裂带印支期左旋走滑运动及其大地构造成因   总被引:60,自引:6,他引:60  
位于青藏高原东缘的龙门山构造呈北东—南西向将松潘—甘孜褶皱带和华南地块分割开。前者主要是由一套巨厚的三叠纪复理石沉积组成 ,分布在古特提斯海的东缘。后者由前寒武纪基底和上覆的古生代和中生代沉积盖层组成。位于汶川—茂汶断裂以东的前龙门山存在一系列倾向北西的逆掩断层 ,它们将许多由元古宙和古生代岩层组成的断片向南东置于四川盆地的中生代红层之上 ,构成典型的薄皮构造。许多研究由此断定松潘—甘孜褶皱带和四川盆地之间在中生代发生过大规模的北西—南东向挤压。然而 ,汶川—茂汶断裂西侧的松潘—甘孜褶皱带内部的挤压构造线大多是垂直于而不是平形于龙门山断裂带 ,这表明当时的挤压应力不是北西—南东向而是北东—南西向。近年来在龙门山构造带内发现 ,在三叠纪时龙门山断裂带在发生推覆的同时还经历过大规模的北东—南西向的左旋走滑运动 ,协调走滑运动的主要构造为汶川—茂汶断裂。走滑运动的成因与松潘—甘孜褶皱带北东—南西向缩短有关。汶川—茂汶断裂的左旋走滑在龙门山的北东端被古特提斯海沿勉略俯冲带的消减和发生在大巴山的古生代 /中生代岩层的褶皱和冲断作用所吸收 ,在龙门山的南西端被古特提斯海沿甘孜—理塘俯冲带的消减和松潘—甘孜三叠纪复理石的褶皱和冲断作用所吸?  相似文献   
106.
铜陵地区是长江中、下游铁、铜、硫、金成矿带的重要组成部分。笔者对铜陵地区中酸性侵入岩及其岩石包体中的包裹体进行了较系统的岩相学、显微测温和激光拉曼光谱研究。通过岩相学观察发现了 3类包裹体 ,即晶质熔融包裹体、流体熔融包裹体和流体包裹体。显微测温资料表明 ,本区的岩浆流体成矿演化可分为 3个阶段 :岩浆阶段 ( >12 5 0~ 90 0℃± )、过渡岩浆阶段 ( 90 0~ 75 0℃± )和岩浆期后热液阶段 ( <75 0℃ )。部分熔浆的温度之高 (可达 12 5 0℃ ) ,表明其可能是底侵幔源岩浆同熔下地壳形成的。在老庙基岩体、小铜官山岩体、鸡冠石岩体和小陶家岩体中产有晶质熔融包裹体、流体熔融包裹体和流体包裹体这 3种包裹体 ,表明相应的岩浆流体演化具有连续性、继承性和阶段性 ,其对应的成矿溶液以岩浆热液为主 ;与此不同的是 ,在鸡冠山岩体和白芒山岩体中仅产有晶质熔融包裹体和流体包裹体两种类型的包裹体 ,表明相应的岩浆流体演化不具连续性 ,其对应的成矿溶液以天水热液为主。此外 ,在小铜官山岩体和鸡冠石岩体的中酸性侵入岩中 ,发现了不混溶包裹体 ,其可能是在压力释放条件下形成的。  相似文献   
107.
明先城北地区出露不整合于定远组之上的碎屑岩,通过ESR年龄测定,认为属于渐新世的沉积。建立明先组填补了该区渐新世沉积的空白。  相似文献   
108.
基于Arc/INFO的地学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文主要研究了基于GIS技术和数据融合技术的地学信息系统的开发问题。采用国际先进的硬件、软件作为开发平台,建立了一个比较完善的湖南省国土资源地学信息系统。系统功能除常规空间信息查询外,还包括缓冲区分析、叠置分析、地质成图等各种复杂的分析功能。它为湖南省国土资源地学信息管理提供了一个重要手段,为区域地质找矿提供了一种新的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109.
王奎仁  钱让清 《现代地质》2001,15(2):168-174
详细地研究了亳县陨石中的主要标型特征。亳县陨石是一块不平衡的普通球粒陨石 ,球粒结构齐全 ,保持原始信息多。对球粒中出现的 2 6种结构类型进行了合理的解释 ,为讨论球粒成因提供了科学依据。对亳县陨石中的几种特殊的标型矿物——指示强还原环境生成的标型矿物张衡矿、指示高压的标型矿物 Wadsleyite和指示高温凝聚产物的标型矿物亚铁尖晶石及 CAI包体的发现均作了详细的研究与讨论。  相似文献   
110.
深入研究了塔里木盆地北部奥陶系中部一段台地—盆地相序列中的高分辨率碳酸盐岩旋回的特征。在盆地相和开阔陆棚—开阔台地相中分别识别出了最低级别的五级和七级旋回 ,分析了不同级别旋回的组成及其有序叠加方式 ,强调了海平面变化对碳酸盐岩旋回的控制作用。讨论了在开阔陆棚环境中碳酸盐岩的Milankovitch旋回特征 ,并据此进行了不同级别旋回时限的估算 ,为高分辨率年代地层学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