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1篇
  免费   31篇
  国内免费   37篇
测绘学   16篇
大气科学   15篇
地球物理   19篇
地质学   94篇
海洋学   24篇
天文学   3篇
自然地理   2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48篇
  2001年   32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71.
介绍了自行设计加工的2种取心钻具在松辽盆地第三系含砾砂岩,砂砾岩层的应用情况。生产试验结果表明,这2种钻具设计合理,制订的操作规程适当。  相似文献   
172.
虚拟现实(VR)与地理信息系统(GIS)是近几年来测绘领域的研究热 点,3维地理信息系统(3D-GIS)则是两者的应用结合。文中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基于数字社区的3维可视化查询的有关技术进行了探索,同时介绍了数字社区3维可视化查询系统的总体设计思想、系统结构以及功能特点。  相似文献   
173.
城市空间热环境的遥感研究--热场结构及其演变的分形测量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如何定量分析城市热环境(热场)结构及其演变特征是当前热环境遥感研究中的难点问题之一。本文将分形几何引入到对热场结构信息的定量研究中,针对城市热环境的结构特点设计出3种不同的分形计算模型,灰度曲面分形,剖面线分形和像元点分形。其中灰度曲面分形计算侧重揭示热场整体的分形特征,剖面线分形可用于对典型区域的热场结构信息变化的对比分析、像元点分形形计算则给出了像元热场变化梯度的定量描述,应用上述模型对1990年、1995年、1998年上海城市热环境的结构信息及其变化过程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74.
Anidanthus是凉水型腕足动物的代表之一,主要出现在早二叠世Sakmarian期至中二叠世Wordian期,先驱分子在晚石炭世的巴什基尔期已出现,部分种延至晚二叠世。Anidanthus主要分布于北方大区和冈瓦纳大区,具两极分布的特点。气候是造成Anidanthus两极分布的最主要因素。该属中、晚二叠世在特提斯区出现,是全球气候变冷事件的反应。  相似文献   
175.
自然灾害系统是一个复杂系统,存在着大量的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既有随机性,又有模糊性。目前常用的处理地震危险性分析中不确定性因素的方法是概率统计方法,但是很多情况下随机性和模糊性是共存的。为此引入模糊集理论,将随机性与模糊性相结合,即在概率风险的基础上,结合事件发生概率的可能性,应用信息分配方法;在不完备数据的基础上构造计算模糊随机风险的模型。通过实例计算得到的结果精确度较高。  相似文献   
176.
开鲁盆地陆西凹陷下白垩统层序地层学和油气评价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开鲁盆地陆西凹陷是一个典型的中生代单断箕状盆地,充填了厚达3000余米的下白垩统并表现出良好的沉积旋回特征.依据钻井取心资料、测井和地震资料以及分析化验资料,将下白垩统划分成周期为4~6 Ma的3个沉积层序并总结了层序边界和体系域边界的识别标志.考虑箕状盆地结构、构造活动特征以及沉积物供源方式,分别论述了盆地陡坡、深洼和缓坡的层序地层样式,指出不同地形区的层序地层叠置样式主控因素是有差异的.依据盆地缓坡地形变化带,可以将一个沉积层序细分成低位、湖侵和高位体系域.研究区层序Ⅲ高位和低位体系域富含油气资源,是今后寻找隐蔽圈闭的主要层段。  相似文献   
177.
中国多金属结核开辟区沉积物中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分析了中国多金属结核开辟区沉积物中Ba、Ce、Co、Cr、Cu、Mo、Ni、Sr、V、Y和Zn等11个微量元素的含量。研究表明,开辟区沉积物中微量元素在不同沉积单元中的分布特征存在明显差异,反映了地质历史上沉积环境的不同。沉积物中的Zn、Ni和Mn具有共同来源,反映铁锰氧化物、氢氧化物对这些元素的吸附控制作用;Sr、Ba以及Ce和Y等元素在东区主要与岩源碎屑有关,而西区则主要来自生物碎屑;Cu具有多种来源,东区主要与生物组分和岩源碎屑有关,西区则主要与自生铁锰氧化物的吸附有关。而通常认为与有机物有关的Cr、V等元素在研究区内则主要来自岩源碎屑。  相似文献   
178.
依据流体学科组运行管理的相关技术要求和数字化流体工作需求,研发基于IDL和Java混编的地震前兆流体数据分析系统。该系统采用JAVA和IDL混合编程方式研发,具有安全、高效、稳定等特点,可以有效解决目前流体数据处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具有良好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9.
祁连山东段天桥沟-黄羊川断裂古地震活动习性研究   总被引:15,自引:5,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天桥沟-黄羊川断裂位于祁连山东段主峰冷龙岭以东,是祁连山东段的重要活动断裂之一。该断裂以关家台为界分为东西2段,全新世以来均有过明显的活动。沿断裂开挖了6个古地震探槽,通过综合对比得到了该断裂全新世以来的7次古地震事件和1次历史地震事件,其年代分别为事件Ⅰ(10743±343)aBP,事件Ⅱ(9038±39)aBP,事件Ⅲ(7050±577)aBP,事件Ⅳ(4847±185)aBP,事件Ⅴ(3562±190)aBP,事件Ⅵ(2476±194)aBP,事件Ⅶ(1505±253)aBP,事件Ⅷ为1927年古浪8级大地震。这表明该断裂可能也参与了1927年古浪8级地震的活动。各次古地震事件在时空分布上相对较均匀,大致具有准周期复发的特征  相似文献   
180.
对非径向脉动δScuti(盾牌座δ)型变星4CVn的最新光电测光观测,证实了其振幅和周期的长期缓慢变化.两种多重频率分析方法都一致确认出已知7个频率中的5个(f1,f2,f3,f5,f7).观测还发现三个可疑频率.目前主频的振幅和十几年前的一样,基本保持不变,可能正处于向最大振幅变化的增加阶段或者处于刚过极大的下降段.其它四个频率的振幅都不同程度地变大.f2,f3和f5的振幅增幅分别为63%,25%和120%,尤其是f7,从上次的0变为0.009mag.频率分析显示除主频f1几乎未变外,其它频率缓慢变化:f2和f7约减小0.08%;f3减小0.14%;f5增加0.03%.用Blazhko效应和不同非径向脉动模式之间的共振解释振幅和周期变化的合理性,尚需进一步从观测上检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