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4篇
  免费   77篇
  国内免费   84篇
测绘学   62篇
大气科学   65篇
地球物理   235篇
地质学   366篇
海洋学   173篇
天文学   20篇
综合类   26篇
自然地理   78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40篇
  2005年   80篇
  2004年   35篇
  2003年   53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30篇
  1999年   36篇
  1998年   51篇
  1997年   73篇
  1996年   35篇
  1995年   41篇
  1994年   59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38篇
  1991年   26篇
  1990年   36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12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7篇
  1977年   3篇
  1976年   5篇
  1974年   3篇
  1965年   6篇
  1964年   15篇
  1963年   4篇
  1962年   3篇
  1960年   3篇
  1959年   7篇
  1958年   15篇
  1957年   19篇
  1956年   2篇
  1955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报告了台湾省实时地震监测的最新进展,特别是中央气象局(CWB)开发的地震速报(RRS)和地震早期警报系统(EWS)的最新进展。该系统利用的是自由场强地面运动仪遥测传输的信号。为地震速报之目的,中央气象局从1995年起在大地震(M> 4级)发生后一分钟之内提供地震烈度图、震中和震级参数,并以电子信息文件形式提供给政府机构和科学家,其可靠性近乎完美,特别是对破坏性大地震而言。利用1999 年集集地震期间收集到的大量数据,得出了一组经验关系式,以此中央气象局能够在大地震发生后的几分钟之内,通过速报系统发布计算出的PGA、PGV和可能的破坏分布情况。这种近实时的破坏评估对震灾快速应急响应和救助行动的展开具有重要作用。快速确定震级是根据自动生成的有效子台网的前10 s记录来实现的。以此为基础,得出一个监测软件,据此我们能够做出30 s之内的地震速报。这是向更实际的地震早期警报迈出的重要一步。从2002年起,该地震早期警报系统已经在中央气象局运行。综合的地震报告大部分能在地震发生之后30 s内发布,平均时间为22 s。当地震发生在距城市不足66 km时由于典型地壳剪切波速为3 km/s,现时的操作系统是无效的,而对于离震源的距离大于100 km的城市来说,前导时间会增加到10 s 以上。在后一种情况下,几秒钟的前导时间将足以使预编程序的应急响应在破坏性强震到达之前启动。  相似文献   
992.
2004年12月26日苏门答腊特大地震和海啸地区周边的地磁影象揭示了该地区现时及历史的俯冲概况。准静态远场影象(图1a)清晰地显示出欧亚和印度澳大利亚板块之间的挤压边界。沿断层破裂带,磁化地壳厚度呈正东向和北东向显著增大。该岛弧与俯冲板块都是磁性的,  相似文献   
993.
联邦和州政府机构及大学的科研小组都在加州运行着地震台网。美国地质调查局(USGS)与南加州的加州理工学院(Caltech)和北加州的加州大学(UC)伯克利分校合作,运行着加州的地震台网。加利福尼亚地质调查处(CGS)和美国地质调查局强震计划(NSMP)共同管理着该州的强震观测仪器台网。  相似文献   
994.
地磁对地面电力系统影响的观测已有150年的历史了(见图1;也见.Boteler,2001a)。图1表示的事件只是那些能够与特定地磁扰动有关的事件,而由累积效应造成的某些电力中断或许从来就没有把它们与地磁扰动相联系过。这种累积作用一般与管线的腐蚀有关。现在已证实,地磁感应电流也可能在变压器增压发电机中积累应力(Kappenman,1996)。  相似文献   
995.
2001年1月在布季发生的矩震级7.7的地震是印度有历史记载的最具破坏性的地震之一。尽管其断层面没有使地表破裂,但此次地震在约15000km^2范围内造成了地面破坏,包括形成喷沙坑、沙层裂缝和地下沉积层出现液化迹象(Tuttl et al,2002)。在此我们对该地震期间形成的两个较大的干爆发坑进行了勘察,并对从坑中喷出的碎屑物的轨迹进行了分析,估算了当时的地下压力。我们认为,这些干坑可能是由于砂土液化的延迟效应导致地面爆发式变形而形成的。  相似文献   
996.
2001年11月14日青藏可可西里地震(Mw7.8)造成青藏北部的西昆仑断层破裂约400 km。我们对全球地震台网记录的P和SH波采用两种反演方法复原时空破裂过程。观测到的地表破裂由两个走滑段组成,其间有张性阶跃带,范围约长45 km, 宽10 km以上。虽然在阶跃带中的地堑系内几乎没有观测到地表破裂,但我们的结果表明破裂并没有跳过这个大的空挡,而是连续地穿过地堑。地震以小的走滑子事件开始,推测其沿着两个断层段的最西部发展。5 s之后,发生一个约相同大小、具有较大正断层分量的斜断层破裂子事件,其位置可能就在地堑内。倾斜滑动事件可能使破裂转移到主昆仑断层上。主要的矩释放在破裂起始约18 s、沿昆仑断层向东传播350 km之后发生。在这个断层段上滑动非常不均匀,在初始的200 km平均约2 m,在随后的 50 km内突然增加,达到最大值7.5 m,然后又很快下降。沿主段的平均破裂速度较高 (-3.6 km·s-1),可能超过了该区的剪切波速度。Mw7.8级可可西里地震与2002年 11月Mw7.9级迪纳利断层(阿拉斯加)地震相比,具有较长的地表破裂,较快的平均破裂速度及释放了较多的能量,并且可能具有较低的平均破裂能量。证据表明,破裂前缘速度过了最大滑动点后明显下降,这意味着断层两端的摩擦强度有很大不同。  相似文献   
997.
在开发利用新的风险管理技术当中,可以看出企业战略风险管理的作用增强了。这可以用两个例子来说明,一是利用金融衍生工具来管理利率危险、兑率风险和商品价格,二是在保险中排除了商业责任管理风险。一项近期的调查显示,65%大的非财政公司使用衍生商品来降低风险危险(Wharton School and Chase Manhattan Bank,1995)。同时,  相似文献   
998.
我们将计算结果与世界应力图(WSM)总结的地壳应力状态作了比较。WSM数据库主要是针对已经测得的水平主应力方向所作的纲要性总结,其数据主要以地震震源机制解、钻孔崩落数据为基础信息,以水压致裂和套芯钻技术、第四纪断层滑移方向以及第四纪火山口和岩墙群的排列走向等为辅助信息。  相似文献   
999.
引言 有人认为震前存在明显的地表滑动,可2004年9月28日11时15分(当地时间)发生的Mw6级帕克菲尔德地震给这种观念一个可能是致命的打击。在1966年,震前一周曾报告沿断层发生了地表裂缝,而在主震前11.6小时曾发生水管破裂。这就给予了希望,地震前可能发生实际的地表滑动,若在相应地区布设位移传感器,  相似文献   
1000.
开采地下水引起的地面沉降 由于地下发生变化引起地表高程降低形成了地面沉降。人类活动引起的地面沉降主要是:开采地下水,从地下储集层开采石油和天燃气。石灰岩含水层的溶解(灰岩坑),地下矿井的塌陷;有机土壤排水,干土壤的起初变湿(渗水压实作用)。美国每个州都有地面沉降发生(图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