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98篇
  免费   253篇
  国内免费   286篇
测绘学   149篇
大气科学   159篇
地球物理   178篇
地质学   689篇
海洋学   236篇
天文学   13篇
综合类   129篇
自然地理   284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53篇
  2022年   48篇
  2021年   56篇
  2020年   54篇
  2019年   71篇
  2018年   74篇
  2017年   45篇
  2016年   37篇
  2015年   50篇
  2014年   98篇
  2013年   76篇
  2012年   72篇
  2011年   78篇
  2010年   52篇
  2009年   77篇
  2008年   49篇
  2007年   69篇
  2006年   65篇
  2005年   75篇
  2004年   59篇
  2003年   55篇
  2002年   33篇
  2001年   38篇
  2000年   43篇
  1999年   54篇
  1998年   45篇
  1997年   40篇
  1996年   38篇
  1995年   28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24篇
  1991年   18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12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1篇
  1981年   6篇
  1959年   3篇
  1948年   2篇
  1947年   3篇
  1945年   2篇
  1940年   2篇
  193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81.
982.
更新了G iantS软件包中绘图和数据编辑程序,有效地发挥MO组件开发的灵活性,实现了GPS网的图形绘制、数据编辑以及图库互动,为后期的图形分析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983.
984.
冈底斯岩浆弧东端林芝地区出露的中-高级变质岩来自岩浆弧的中、下地壳,是研究岩浆弧深部组成与形成演化的窗口。本文对林芝布久地区西部产出的泥质片岩进行了岩石学和锆石U-Pb年代学研究。研究表明,含夕线石石榴石云母片岩的峰期矿物组合为石榴石+黑云母+斜长石+白云母+夕线石+石英+金红石,经历了角闪岩相变质作用和部分熔融,峰期变质温度和压力条件为~7.4kbar和~715℃。片岩的进变质和部分熔融作用很可能开始于~70Ma,退变质和熔体结晶作用发生在61~48Ma。本文和现有研究成果表明,冈底斯岩浆弧东端变质岩的变质条件存在明显的空间变化,角闪岩相和麻粒岩相变质带变质岩分别代表岩浆弧的中地壳和下地壳组成。同时,岩浆弧的下地壳主要由变质的基性和长英质岩浆岩组成,含少量变质沉积岩,而中地壳主要由变质的花岗质岩浆岩和变质沉积岩组成。我们认为在晚中生代-早新生代,印度大陆与亚洲大陆的碰撞和俯冲的新特提斯洋岩石圈的断离,引起了岩浆弧地壳构造缩短加厚和幔源岩浆增生,进而导致上地壳的沉积岩被埋藏到中、下地壳,并经历长期持续的高温变质和部分熔融作用。本研究不仅揭示出冈底斯岩浆弧经历了晚中生代-早新生代的变质作用,也为岩浆弧的地壳组成与空间变化提供了重要信息。  相似文献   
985.
俯冲带部分熔融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张泽明  丁慧霞  董昕  田作林 《岩石学报》2020,36(9):2589-2615
俯冲带是地幔对流环的下沉翼,是地球内部的重要物理与化学系统。俯冲带具有比周围地幔更低的温度,因此,一般认为俯冲板片并不会发生部分熔融,而是脱水导致上覆地幔楔发生部分熔融。但是,也有研究认为,在水化的洋壳俯冲过程中可以发生部分熔融。特别是在下列情况下,俯冲洋壳的部分熔融是俯冲带岩浆作用的重要方式。年轻的大洋岩石圈发生低角度缓慢俯冲时,洋壳物质可以发生饱和水或脱水熔融,基性岩部分熔融形成埃达克岩。太古代的俯冲带很可能具有与年轻大洋岩石圈俯冲带类似的热结构,俯冲的洋壳板片部分熔融可以形成英云闪长岩-奥长花岗岩-花岗闪长岩。平俯冲大洋高原中的基性岩可以发生部分熔融产生埃达克岩。扩张洋中脊俯冲可以导致板片窗边缘的洋壳部分熔融形成埃达克岩。与俯冲洋壳相比,俯冲的大陆地壳具有很低的水含量,较难发生部分熔融,但在超高压变质陆壳岩石的折返过程中可以经历广泛的脱水熔融。超高压变质岩在地幔深部熔融形成的熔体与地幔相互作用是碰撞造山带富钾岩浆岩的可能成因机制。碰撞造山带的加厚下地壳可经历长期的高温与高压变质和脱水熔融,形成S型花岗岩和埃达克质岩石。  相似文献   
986.
GPS天线相位模型变化对高精度GPS测量解算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GPS天线存在相位中心偏差,在高精度测量中必须对其进行补偿改正。本文针对GPS天线的两种改正模型:相对改正模型和绝对改正模型,在讨论了它们所具有的相同改正办法的基础上,分析了它们在测定方法上存在区别,最后通过一个算例分别研究了这两种模型对GPS测量解算精度的影响,得出了一些有意义的结论。  相似文献   
987.
岩心NEAP18K(52°46′N ,30°21′W,水深3275m)是从Charlie_Gibbs断裂带获得的。该断裂带位于向西流出冰岛盆地的北大西洋深水主体内部。岩心中浅成底栖有孔虫Cobicidoideswuellerstorfi和浮游有孔虫Globigerinabulloides的δ18O和δ13C组成变化已达到了1~2cm的分辨率。该岩心的冰携物历史是通过大于150μm沉积物组分中的大量有关冰携碎屑颗粒的变化重建的。作为CaCO3 百分比指标的沉积物亮度是用分光光度计在岩心下部以1cm为…  相似文献   
988.
高更和  李小建  乔家君 《地理研究》2009,28(6):1484-1493
对农户打工区位的研究是认识农民工流动空间规律的基础。通过对河南省南阳市三个不同类型样本村的实证研究,发现打工者不同的个人特征、家庭特征和社区特征对其打工地的选择具有重要影响。其中,个人特征中的性别对打工空间、年龄对打工距离及打工空间具有显著影响;家庭特征中的家庭类型对打工距离、家庭代数和家庭上学子女数量对打工距离和打工空间具有显著影响;社区特征中的村经济发展水平、村地形对打工空间具有显著影响,农户关系网络对打工地的选择具有关键作用。农户对打工地的选择是在能够预期取得一定收入的前提下,综合考虑个人、家庭和社区因素的结果,地理环境因素对打工地的选择具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989.
日中美抗震规范中电气设备抗震设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我国电力设备抗震设计规范的适用性,以日本、中国和美国的电力设施抗震设计规范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了3个国家规范在电气设备动力反应放大效应、法兰 - 瓷套管连接和电气设备振动台试验等方面的不同特点.通过国内外抗震规范的综合对比,分析了我国电气设备抗震设计的优缺点,通过借鉴国外先进的抗震设计理论,为修订我国电气设备抗震设计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990.
生石灰处理高含水率疏浚淤泥的含水率变化规律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通过大量的室内试验,研究了高含水率疏浚淤泥添加生石灰拌和而成的松散土的含水率变化规律。导入含水率降低率的概念,得出处理土含水率降低率随掺灰比的变化与原泥初始含水率无关,含水率降低率随着掺灰比的增加而线性增加的变化规律。根据得出的含水率变化规律,提出了处理土含水率的简单实用的预测方法。利用已有文献的试验数据验证了所提出的处理土含水率的变化规律和预测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