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93篇
  免费   303篇
  国内免费   380篇
测绘学   178篇
大气科学   261篇
地球物理   323篇
地质学   781篇
海洋学   192篇
天文学   15篇
综合类   76篇
自然地理   150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50篇
  2022年   46篇
  2021年   52篇
  2020年   40篇
  2019年   69篇
  2018年   49篇
  2017年   35篇
  2016年   41篇
  2015年   52篇
  2014年   67篇
  2013年   70篇
  2012年   62篇
  2011年   75篇
  2010年   95篇
  2009年   78篇
  2008年   79篇
  2007年   83篇
  2006年   88篇
  2005年   76篇
  2004年   72篇
  2003年   58篇
  2002年   48篇
  2001年   40篇
  2000年   49篇
  1999年   40篇
  1998年   38篇
  1997年   43篇
  1996年   50篇
  1995年   44篇
  1994年   34篇
  1993年   33篇
  1992年   36篇
  1991年   36篇
  1990年   26篇
  1989年   19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14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14篇
  1982年   8篇
  1975年   2篇
  1965年   2篇
  1963年   2篇
  1960年   2篇
  1959年   4篇
  1958年   2篇
  195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中国泥石流发育分布特征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分析研究表明,我国泥石流的发育与我国气候(降水)地形形貌,深大断裂,地震活动,地层岩性的分布特征密切相关,受上述因素共同影响,我国泥石流分布特征具有区域性和地带性规律。  相似文献   
52.
洪泛平原农村居民地空间分布特征定量研究及应用探讨   总被引:23,自引:2,他引:23  
徐雪仁  万庆 《地理研究》1997,16(3):47-54
通过对影响居民地空间分布因素的分析,探讨了洪泛平原农村居民地空间分布特征;利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对不同高程带内居民地分布规模、等级和空间分布密度作了定量研究,得到了居民地空间分布密度和人口空间分布密度参数;并结合洪灾淹没区居民地损失的估算,对研究结果的应用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53.
利用新疆干旱区地理环境、气候特征对工业有害废物填埋处置场的选址、设计特点及安全性预测等问题进行了研究,以某工厂有害废渣填埋处置场为例结合有关固体废物安全填埋研究课题成果,对干旱区与湿润区有害固体废物填埋工作的特点做了分析对比,对填埋处置场(坑)的设计计算及安全性预测等提出了创新的观点和方法.对于在干旱、半干旱区既安全又经济地进行有害废物填埋工作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4.
亚欧大陆桥北山——天山接合部构造格局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汤中立  白云来 《甘肃地质》1997,6(A00):13-20
由于行政区划的影响,历来国界、省界处的地质研究工作比较薄弱,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经详细研究甘、新交界处的地质特征后指出:本区中天山--北山明水为岛弧型离散地体;红柳河盆地为中天山--北山明水岛弧后盆地;勒巴泉山工柳河盆地扩张有关;花牛山--黑山及营毛沱-白湖为具“地被动陆缘”性质的裂谷带;雅满苏-阿齐山类似于夏威夷的火山岛链;康古尔-苦水盆地可能与极块俯冲挤压洋壳弯曲作用有关;康吉尔断裂带是哈萨克  相似文献   
55.
^14C在全球变化研究中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系统地总结了对比了不同因素对^14C计年的影响及误差校正方法,认为含碳样品的^14C/^12C初始比,不 对^14C计年精度影响极大,而且比值本身对环境变化研究也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年龄校正需要对样品形成的地质地球化学进行详细的研究。核实验验形成大量的^14C可以示踪碳在大气,海洋以及陆地生态系统三大碳储库之间的交换通量和滞留时间,“弹-14”在大气,海洋和土壤中的分布可以解决洋流的变化,大气与海  相似文献   
56.
大别山杂岩是由早期的沉积地层和不同期次、不同类型的岩浆岩以及构造岩片所组成的杂岩体。经过详细的再研究,提出以牛车河—株林—太湖断裂为界将原大别山群解体为两部分。北部表壳岩为晚太古代大别山群,被新老岩体吞蚀破坏而呈大小不同的残留体,自上而下分为3个岩组:富铝含石墨片麻岩—大理岩组、含铁石英岩—片麻岩组、斜长角闪岩—角闪变粒岩组。南部表壳岩新命名为早元古代黄冈群,自上而下也分为3个岩组:富铝含磷石墨片岩—大理岩组、含铁角闪岩—变粒岩组、斜长角闪岩—黑云变粒岩组  相似文献   
57.
58.
Chou万禧 《岩土力学》1997,18(A08):74-78
通过巷道周围岩体的应力及国学性质的套筒致裂法测试,进行巷道围岩稳定性分析和分类。提出了巷道围岩稳定性判据以及巷道围岩分类的原则。介绍了稳定性分析方法在若干煤矿巷道围岩及立井井壁应力测试的应用。  相似文献   
59.
460铀矿床成矿构造背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任之鹤  万天丰 《铀矿地质》1997,13(3):154-158
460矿床为一个大型斑岩型铀-钼矿床。晚侏罗世近东西向分布的火山岩系为铀元素的预富集打下了基础。白垩纪流纹斑岩为其主要的成矿母岩,可能为NE向展布。早第三纪末期的热液活动使铀进一步富集成矿,在区域应力场作用下,矿体呈NW走向。晚第三纪的表生淋积作用,使矿体上部近地表处形成次生富集带。基于上述研究,可以进一步明确此类矿床的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60.
矿物纤维粉尘的表面特性及对生物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通过对矿物纤维粉尘对人体的危害性及对环境影响的研究,提出了一些矿物产生毒理作用过程的假说和因素判定;研究了矿物与生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时应重视矿物表面-细胞物理化学作用,并依据初步试验提出表面特征是矿物纤维表征生物活性的关键因子(如表面活性域、催化作用等),而纤维性只是矿物表面特性的表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