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2篇
海洋学   12篇
自然地理   4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对中国第29次南极科学考察采自南极普里兹湾及邻近海域25个站位的海洋沉积物样品进行了细菌、真菌的分离培养,经细菌16SrRNA、真菌ITS基因序列分析及系统发育分析,共鉴定得到12个属的28株细菌和7个属的10株真菌。细菌API 20NE生理生化及真菌产胞外酶活性实验显示,分离培养的细菌和真菌多数可产生水解酶类,初步认定其在参与微生物体内新陈代谢、适应南极极端环境方面发挥作用。这些南极低温条件下产生的酶类有可能在工业生产中有一定的应用价值。本研究丰富了对南极普里兹湾及邻近海域沉积物微生物多样性的认识,筛选获得了一批具有产酶特性的低温微生物可为进一步的应用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2.
利用简单序列重复区间扩增多态性标记(ISSR),对2008年绿潮暴发期间我国黄海近海漂浮浒苔样品,以及青岛、大丰和温州等地对虾养殖池塘的浒苔样品进行种群间亲缘关系分析.结果表明青岛海域的漂浮绿潮浒苔与南黄海海域的漂浮绿潮浒苔遗传相似度达到0.95,应属于同一个种;此外沿海养殖池塘间尽管存在地理间隔,ISSR标记分析表明...  相似文献   
13.
低温脂肪酶基因在巴斯德毕赤酵母中的高效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PCR技术扩增得到南极适冷菌低温脂肪酶基因lip-948,将其与表达载体pPIC9K连接后转化巴斯德毕赤酵母GS115,通过筛选得到高效表达低温脂肪酶的酵母菌株,该菌株发酵48 h后上清液中脂肪酶活力达到27.5 U·mL-1,普遍高于其他细菌低温脂肪酶在毕赤酵母中的表达活性.  相似文献   
14.
张丽珉  赵琳  丛柏林 《海洋学报》2018,40(8):152-164
为了利用南极微生物资源、探索南极罗斯海区域可培养微生物多样性,利用传统平板培养法对中国第33次南极科学考察采自南极罗斯海6个站位的海洋沉积物样品进行了细菌、真菌的分离培养。经细菌16S rRNA、真菌ITS基因序列检测及系统发育分析,共获得5个属的36株细菌和6个属的29株真菌。其中嗜冷杆菌属为优势细菌类群,枝孢属为优势真菌类群。该结果表明南极罗斯海区域具有丰富的微生物多样性。细菌API 20 NE生理生化及真菌产胞外酶活性实验显示,分离得到的细菌和真菌绝大多数都有低温酶活性。研究结果为南极罗斯海区域可培养微生物的多样性认识和低温酶产生菌资源获取与开发利用提供了支撑。  相似文献   
15.
VAMP-2是真核生物中的一种膜受体蛋白,该蛋白在真核生物的胞吐、信号传导、胞内运输和分泌等活动中起到重要作用.采用免疫印迹方法和原位杂交技术,研究了VAMP-2在鲈鱼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分别对鲈鱼8种组织中的VAMP-2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除脑组织外,在肠、肝脏、肾脏、皮肤、脾脏、性腺等组织中也检测到VAMP-2的表达,各组织间的表达水平亦存在差异,肌肉组织未检测到表达.研究表明,鲈鱼的组织中表达的VAMP-2蛋白可能广泛参与鲈鱼的各种生理活动,并影响其生长、发育、繁殖和防卫等各项重要的生物学功能.  相似文献   
16.
膜片钳技术在海洋鱼类研究中的应用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膜片钳技术是1种先进的电生理技术,通过该技术研究海洋鱼类的电生理活动,可以在细胞和分子水平上揭示鱼类某些重要的生理功能。文中简要介绍了膜片钳技术的基本原理,回顾了国内外应用膜片钳技术研究离子通道在鱼类中枢神经元功能、渗透压调节和心脏功能调节方面的作用。展望了该项技术在研究海洋鱼类生长发育、生殖和免疫防御方面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