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5篇
  免费   51篇
  国内免费   54篇
测绘学   25篇
大气科学   81篇
地球物理   28篇
地质学   129篇
海洋学   43篇
综合类   19篇
自然地理   3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64年   2篇
  1959年   2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61.
本文揭示了第三系沉积体系地下水化学的基本特征及其在正向、斜向上的水化学分带性,从古代和现代水文地质条件分析,论证了现代水化学场是遵循浓缩盐化、正向变质和稀释淡化、反向变质两种格局形成演化的,指出第三系地下水现代化学业已演化成熟,并概括了形成演化模式。  相似文献   
262.
本文通过大量实验,找出影响变态氧产量的诸多因素及变化趋势,提出了科学的调整方法。结合具体使用情况,提出了变态氧消毒净化技术的使用条件、使用范围及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263.
在不同pH、温度以及金属硫化物存在条件下,测定0.5MNaCl溶液和海水中溶解氧氧化硫化氢的速度。结果表明,pH在7左右反应速度最快,而pH在9—12之间反应速度次之。pH为8.5的0.5MNaCl介质中反应活化能为104670焦/克分子(25千卡/克分子)。光照对反应速度没有明显影响,而铁、锰、铜、钴、镍的硫化物对反应有显著的催化作用。Mg~(2+)、Al~(3+)、ZnS、CdS则没有明显催化作用。  相似文献   
264.
对2016年8月27日芒市地区产生局地强对流天气的雷达回波资料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这是一次典型的对流单体和飑线系统汇合加强影响下产生的短时强对流天气,RCS剖面对流高度能直观反应出单点强对流的发展情况;飑线生成、发展壮大过程中,飑线产生的短时强降水和雷暴天气是逐步加强的,而飑线系统与强对流风暴合并短时内导致雷暴天气加强和降雨量增大;飑线衰弱过程与雷达二次产品SS中的最大反射率所在位置高度的递减规律趋势符合,是飑线系统减弱的预报指标。这次强对流过程从天气形势上未做出准确预报,希望从多普勒天气雷达产品资料分析中得出的预报特征能帮助今后提前发布强对流天气预警。  相似文献   
265.
以6个时期的TM影像为数据源,监测分析了1989-2014年贵南县土地沙漠化时空演变。结果表明:25 a来贵南县土地沙漠化呈现整体逆转、局部发展的态势。就整体而言,1989-2014年沙漠化土地减少了32.0 km2,年均减少率0.91%;就不同类型沙漠化土地来说,极重度沙漠化土地增加28.2 km2,重度、中度、轻度、潜在沙漠化土地均减少,分别减少7.9、17.7、13.8、20.8 km2。贵南县土地沙漠化演化经历了1989-1999年缓慢逆转、1999-2004年快速逆转、2004-2014年缓慢发展3个阶段;虽然沙漠化整体呈现逆转,但极重度沙漠化土地一直增加,且最近10 a贵南县沙漠化土地增加、沙漠化发展增强,沙漠化治理形势依然严峻。  相似文献   
266.
亚洲夏季风爆发始于孟加拉湾,然后向中国南海和印度次大陆扩展,其过程约持续1个月。各地区夏季风爆发时间呈明显的年际变化。利用热带气旋资料和气象再分析资料,统计了1951-2010年孟加拉湾和中国南海夏季风爆发前后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孟加拉湾气旋风暴活动和夏季风爆发的关系。结果表明,在孟加拉湾夏季风爆发过程中,共有36 a出现孟加拉湾气旋风暴,并且夏季风爆发偏早年出现风暴的几率最高,为80%。在孟加拉湾夏季风爆发偏早、正常和偏晚3种类型中,孟加拉湾风暴活动频率高峰期多出现在夏季风爆发前后几天内。并且在孟加拉湾风暴活动频率高峰出现前期,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最先出现活动频率高峰。孟加拉湾夏季风爆发前有40%-50%的年份西北太平洋出现热带气旋活动,其中,夏季风爆发偏早年,爆发前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活跃的时间偏早(4月第2候),且多活动在中国南海和菲律宾附近;爆发正常年,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活跃的时间为4月第4候,多活动在略偏东的海域;爆发偏晚年,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活跃的时间为5月初,活动区域最偏东。中国南海夏季风爆发过程中,60 a中共有29 a西北太平出现热带气旋,其中爆发偏早和正常年出现热带气旋的频率较高,并且热带气旋多出现在爆发当日和爆发后一段时间。整体来看,亚洲夏季风爆发前,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活动频率最先开始增强,然后孟加拉湾风暴开始活跃并伴随着孟加拉湾夏季风爆发,夏季风爆发偏早和正常年,孟加拉湾夏季风爆发后,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再次增强,中国南海夏季风爆发。   相似文献   
267.
发展井灌水田,是地表水资源缺乏而耕地又低洼易涝地区改善农业生产结构的有效途径,本文根据几年的实践,针对辽宁中部平原井灌区普遍采用的深井型式(以12J—210型井泵为例),分析探讨单井旱改水的经济效果。  相似文献   
268.
地质调查所正以伊豆—小笠原海域为对象进行“有关伴随于海底热液活动的重金属资源评价方法的研究”(工业技术院特别研究,1984—1988年五年计划)。进入八十年代以来,提出不是大洋中脊的某些岛弧(弧状列岛)具有热液矿床形成条件的可能,以及伊豆—小笠原弧也许相当于那种岛弧之一的观点。作为上述研究项目一环,“白岭号”地质调查船进行了GH85—1号航海(1985年  相似文献   
269.
本译文是南非矿冶研究院D、G、克立格于1978年在澳大利亚一次金矿讲座上的讲稿。文中简要地介绍了数学地质在南非金矿上的应用和发展.该译文对我国金矿资源评价具有实际意义。 文中一律采用的英制,译者编了“英制与公制对照表”列于本译文之后,以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270.
我国中心城市的不平衡发展及空间扩散的研究   总被引:23,自引:3,他引:23  
宁越敏  严重敏 《地理学报》1993,48(2):97-104
发挥中心城市的作用是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本文在确定中心城市概念和标准的基础上,对80年代以来中心城市的发展及空间扩散进行了理论探讨,指出中心城市的发展具有空间不平衡的特点,各中心城市的空间扩散效应也不相同,两者之间存在一定联系。为了进一步发挥中心城市的作用,本文对不同类型中心城市的发展问题提出了四点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