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7篇
  免费   84篇
  国内免费   89篇
测绘学   43篇
大气科学   88篇
地球物理   67篇
地质学   214篇
海洋学   38篇
天文学   6篇
综合类   14篇
自然地理   50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5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64年   4篇
  1959年   2篇
  1958年   4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 毫秒
171.
草原是干旱区生态系统中重要的可再生资源。本文基于草本植被的结构特征,利用ASAR和TM数据,结合MIMICS模型,提出了一种估算干旱区草原地上植被生物量的方法。该方法将光学遥感数据容易反演的叶面积指数(LAI)作为反演生物量模型的参数之一,并利用LAI成功估算了单位面积内的草本植被密度。将地上生物量作为输入变量代入改进的MIMICS模型,利用查找表方法,计算出地上植被生物量。然后,将该方法应用于乌图美仁草原的地上植被生物量的反演。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成功地反演干旱区草原草本植被地上生物量,精度达到R2=0.8562,RMSD=0.6263。最后,分析了该方法估算植被生物量的误差来源。  相似文献   
172.
在痕量元素的海洋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过程中,有机配体直接控制痕量元素在不同形态及粒径范围内的分配,进而影响痕量元素的迁移转化过程和生物可利用性。深入研究海水中痕量元素-有机配体的配分特征及影响因素,明确有机配体分子量组分及其对痕量元素的配合作用差异,对于了解痕量元素的生物地球化学行为,评估痕量元素的生物可利用性和毒性效应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海水中痕量元素-有机配体的分布规律、配分特征及盐度、pH、氧化还原条件和生物活动对配体的影响进行了系统总结。海水中的有机配体一般以低分子量部分为主体,配合能力因元素性质差异存在随分子量增加而提高或降低的不同趋势。除此之外,有机配体的结构、配合能力及分子量分布随水体各物理化学参数的变化而改变。盐度的增加会降低有机配体相邻官能团的静电排斥力从而降低配体的配合能力,还会导致高分子量金属有机配合物发生絮凝和降解而去除。pH的增加不仅可以促使有机配体离子化,还能促进部分痕量元素水解为与有机配体亲和力更高的形式,提高有机配体配合率。氧化还原环境同时影响了痕量元素的价态和有机配体的浓度,间接影响痕量元素-有机配体的配合率。浮游植物利用及微生物分解可以增加低分子量有机配体的比例,从而提高其配合能力,但当生物遭受过量金属离子的毒性胁迫时,其细胞内会释放胞内配体,将致毒元素转化为配合物并排出体外,从而增加水体中痕量元素高分子量有机配体的浓度。未来应结合有机物结构分析技术及痕量元素分离检测技术,系统研究海洋环境中不同分子量有机配体的结构及与痕量元素配合强度的相互关系,进一步揭示痕量元素的迁移转化过程与生态学意义。  相似文献   
173.
地电成像法是在普通电法装置的基础上进行高密度的数据采集,形成一个高密度的、内容丰富的视电阻率剖面。通过地电数据分析、处理,可以客观、真实地反映地质体的一些基本特征。由于其具有高效、快捷的勘探优势,近年在岩土工程勘察中应用也越来越广泛。以西虎岭景区勘察为例,简要介绍了地电成像法在岩土工程勘察中的应用。实际应用表明,该方法所得结果真实、可靠,在查明岩溶洞穴、断层、破碎带等不良工程地质现象方面是一种高效、快捷的勘察手段;  相似文献   
174.
以摩岗岭滑坡勘查为例,通过高密电法二维剖面反演,能够清晰地反映滑坡体各层位及其相应的深度,有效地确定滑带的深度及厚度,确定基岩面埋深,指导钻探的位置及深度。通过三维高密度电阻率法反演,可对不同(二维)切片进行分析,有效了解整个滑坡体的基本特征。通过对低阻异常体的立体显示,更宏观地表达滑坡体的三维特征,可以对滑坡体规模进行预测。  相似文献   
175.
海域资源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保障,在海洋经济增长中发挥重要支撑作用。在海域集约节约利用的要求下,测算海域使用对海洋经济增长的贡献具有深刻意义。文章基于生产函数理论,参考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将海域作为海洋经济发展的重要投入要素,提出海域使用贡献率的概念,构建海域使用贡献率测算模型,并基于涉海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海域使用在我国海洋经济增长中发挥较大作用,且呈现2004—2015年海域使用贡献率总体呈波动变化、"十一五"和"十二五"期间海域使用贡献率大致相当、短期海域使用平均贡献率变化趋势较为稳定的特点;在此基础上,提出"十三五"期间我国海域使用应开源节流、提升海域利用水平、保障海洋经济增长的用海需求的决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6.
班报记录是海洋地质调查工作的重要工作内容,随着海洋地质调查技术的发展,数据采集的自动化程度极大提高,但是班报记录技术没有得到相应的提高,相对增大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不利于海洋地质调查外业工作的开展。根据海洋地质调查工作需求设计了一套班报记录辅助系统,为手工记录班报提供辅助,降低外业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海洋物探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相似文献   
177.
乌蒙山区水资源严重缺乏,不仅影响当地人民群众生活用水,还制约了当地经济发展。结合本地区找基岩裂水的地质、地球物理前提,优选了高密度电阻率法、激电测深和视电阻率测井法3种物探方法,从定性-定量-验证三层次,提出了地球物理综合找水方法技术组合,克服了单一物探方法本身固有的局限性,多种物探方法可以相互验证;利用半衰时、衰减度等物探新技术进行综合处理与解释,可以提高找水资料利用程度,更准确地对探采结合井进行定位。根据高密度电阻率法和激电测量成果,与钻孔的实际深度进行对比,得出误差均小于5%,说明该方法组合能经济、快速、有效地确定基岩、含水性地层的埋深,可以为该区域开展类似的地下水勘查提供一定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78.
新疆西部北天山深埋特长隧道工程区应力场数值模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隧道工程区应力实测数据、北天山地区现代震源机制解、区域地质构造资料以及岩体物理力学参数作为物理模型边界条件和载荷,对北天山隧道工程区进行三维应力场数值模拟,获得了整个工程区特别是隧道工程重要部位岩体应力分布规律,并依据隧道区应力场模拟结果,结合地质资料进行了隧道工程稳定性分析。   相似文献   
179.
中部六省旅游重心转移规律及对旅游合作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中部六省的国际游客人数、国际旅游收入、国内游客人数、国内旅游收入这4项旅游指标的重心转移情况的计算及分析,结果表明:中部六省旅游重心整体转移幅度较小,重心转移轨迹在经度上和纬度上均呈特定趋势,且总体上有北移规律。对这些规律的发生机理进行了分析,并依据这些规律得出了对中部六省旅游合作的一些启示:中部六省应该避免旅游重心的无序转移或大幅度转移,共享游客资源,旅游要素应该进行地域空间整合,共同培育旅游精品。  相似文献   
180.
山丹地应力监测站体应变仪的地震效应   总被引:11,自引:9,他引:2  
本文简要介绍了山丹地应力监测台站的概况, 用多种方法对该台站安装的TYB-2000A体应变仪在2007年8月至2008年7月记录的174次肘Ms4.0~Ms8.6地震数据进行了处理与分析, 其中汶川地震及余震共85次, 并与其他台站记录的地震资料进行比对, 对记录的应变地震波、同震应变阶跃、地震前后地球自由振荡的变化及其所包含的物理意义等信息深入分析, 揭示出地震前后应变波的变化规律, 为今后的地震预测和灾害防治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