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6篇
  免费   79篇
  国内免费   85篇
测绘学   58篇
大气科学   53篇
地球物理   48篇
地质学   225篇
海洋学   52篇
天文学   9篇
综合类   12篇
自然地理   53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32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4篇
  1977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21.
为实现海底观测系统长期连续观测,设计一套基于水下接驳技术的的海底观测系统水槽工程样机,通过分析海底观测系统的体系结构,结合在研项目的技术经验,详细论述的开发过程中涉及到的海底观测系统关键技术如电能传输与转换技术、信息传输与管理技术、机电集成封装技术、状态监测与控制技术、防护结构的三防设计等关键技术,通过水槽试验,验证了海底观测系统工程样机可以在水槽环境下吃寻正常工作,并得到了具有指导意义的结论,为实现海况的海底观测网络的连续观测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422.
在鄱阳湖西南缘,风成砂质堆积的下风向,有厚层黄棕壤发育,OSL年代显示,为末次冰期风沙和风尘堆积。在厚田—打鼓岭断面,对沙山到黄棕壤的沉积物粒度并结合地貌学进行分析,发现:沿现代冬季风方向(NE 30°)自东北向西南,地表沉积相为沙—沙黄土—粘黄土逐渐过渡,粒度组成和粒度参数表现出从北而南的系统性变化,显示搬运动力和物源均单一且稳定;粒度参数与物源地的距离,服从对数函数分异模式,在约20km范围之内,变化最剧烈,之后渐趋平稳,20 km是碎屑分选的特征距离。研究结果给出了鄱阳湖西南存在风沙—风尘堆积体系的证据,并揭示了近源风成堆积沉积指标的变化规律,可为粉尘堆积的物源示踪提供相关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423.
对虾暴发病的实验室生态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1994,1995年在实验室条件下探讨了溶藻弧菌、副溶血弧菌、和非-01霍乱弧菌的单一菌株与对虾病毒感染的关系;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23.5 ̄25℃和29.5 ̄31℃温度条件下用病虾匀浆感染时,实验水体中细菌数量、弧菌数量的消长情况及其与对虾感染病毒的关系。结果表明,3种弧菌单独感染均可使对虾致病,但在与对虾病毒匀浆共同感染时,感染结果有较大差异,其中溶藻弧菌与对虾病虾匀浆的共同感染结果比单  相似文献   
424.
三株光合细菌应用于对虾饲料及其养殖效果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光合细菌(PhotosyntheticBacteria简称PSB)作为一类能充分利用光能和各种低分子有机物生长繁殖的微生物,由于其独特的生理功能和菌体内所含的丰富营养,已引起环保、水产及其有关部门的广泛重视。为了进一步探讨光合细菌在水产养殖中的作用,我们在1987~1989年对沼泽红假单胞菌(Rhodopseudomonaspalustris)在中国对虾饲料和脊尾白虾、中国对虾育苗中的作用进行初步探讨的基础上,又进一步分离了球形红假单胞菌R.sphaeroides和荚膜红假单胞菌R.capsuc…  相似文献   
425.
研究了盐度(6、13、20、27和33)对拟穴青蟹(Scylla paramamosain)幼蟹生长发育和Na+/K+-ATP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盐度对拟穴青蟹幼蟹甲宽和体质量特定生长率、C3蜕壳间期、甲宽增量(C1至C2和C2至C3)及Na+/K+-ATP酶活性有显著影响(P<0.05),但对幼蟹存活率、C2蜕壳间期及C3至C4甲宽增量无显著影响(P>0.05)。盐度13处理组特定生长率最高、蜕壳间期最短,盐度6处理组特定生长率最低,但与盐度20、27和33处理组无显著差异(P>0.05),而盐度33处理组蜕壳间期最长;第一次蜕壳后盐度20处理组甲宽增量最大,后两次蜕壳盐度13处理组均是最大;盐度处理0.5、4、7和11 d时,Na+/K+-ATP酶活性分别表现为盐度6>13>20>27>33、6>13>27>20>33、6>13>20>27>33和6>13>33>20>27的趋势,低盐环境下Na+/K+-ATP酶活性的升高有助于拟穴青蟹幼蟹对低渗环境的适应。  相似文献   
426.
利用RNG κ-ε数学模型,对长方体和半球体边壁凹凸的隧洞水流流速、压力、水头损失进行计算,并对凹凸体长度分别沿纵向、横向、垂向变化引起的水头损失规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无论是长方体还是半球体,外凸体产生的水头损失系数都小于大小相等、方向一致的内凸体水头损失系数.内凸长方体水头损失系数对垂直水流方向的横向、垂向特征长度变化较为敏感,而顺水流方向纵向特征长度的变化对其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427.
冰川地震学是冰川学与地震学的交叉学科,其核心内容是运用地震学方法开展冰震、冰川结构及变化等研究.南极冰川类型丰富,拥有大量快速冰流以及大型冰架,其冰盖内部及边缘地区拥有丰富的冰震来源,各类冰震发震频繁,冰震信号频带宽、震级跨度大,在全球冰冻圈中具有代表性.南极冰川结构变化与物质平衡密切相关,冰川地震学研究可以通过监测各类冰川结构变化事件,为南极内部结构变化带来新的认识.本文首先介绍了南极地区冰川地震学研究开展情况,总结出5类具有代表性的南极冰震,并结合南极部分冰流、溢出冰川、冰架以及冰山详细描述其类型及特征.其次,对Rutford冰流、Whillans冰流、Ross冰架以及Thwaites冰川4个典型区域的冰川地震学研究情况进行介绍.最后,针对在南极开展冰川地震学研究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28.
正丁丁(杰米·贝尔配音)和白雪的故事可以说是影响了不止一代人。在史蒂文·斯皮尔伯格和彼得·杰克逊的努力下,丁丁的故事终于被搬上了大银幕。这一次,丁丁因为一艘古老的船模,而开始了一次惊险的历险。这艘名为独角兽号的模型船,隐藏着一个海盗和财宝的故事。为了解开这个流传了几个世纪的秘密,丁丁和白雪一起不断寻找线索,找寻真相。在航海家阿道克船长(安迪·瑟金斯  相似文献   
429.
在海洋温度场三维空间结构特征研究上,常规的研究方法往往忽视了温度场在空间上的相关性、非周期性和不规则性,而地统计学能够有效地研究自然现象的空间结构特征。本文采用三维地统计学方法研究了东海海域春季温度场的三维空间结构特征,采用三维变异函数定量描述了东海海域春季温度场的连续性和方向性特征。研究的结果表明:东海海域春季温度场在整个研究区内具有明显的漂移;但在变程内具有显著的空间结构性特点,其各个方向上变异函数的理论模型均为具有块金效应的高斯模型。在水平和垂直方向上温度场的空间变异尺度分别为km级和m级,而温度场在水平各个方向上也表现为各项异性,其中NW-SE向的相关性最好,NE-WS向相关性最弱。  相似文献   
430.
华南夏季大气水汽汇时空变化特征   总被引:22,自引:19,他引:3  
用1958~2004年NCEP/NCAR再分析资料,分析华南夏季大尺度大气水汽汇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西南地区东部至华南北部地区、华南沿海地区是我国南方夏季水汽汇的2个主要的变异中心区。西南地区东部至华南北部地区夏季水汽汇具有明显的年代际变化特征。华南南部沿岸地区夏季水汽汇则以年际变化为主。西南地区东部至华南北部附近地区以及华南南部沿岸地区水汽汇的强弱异常变化,与东亚上空水汽输送异常而导致上述地区的垂直积分的水汽通量辐合的异常是密切相关:如果向华北或者长江流域的水汽输送增强(减弱),则华南地区得到的水汽减少(增加),导致上述地区上空的水汽汇偏弱(偏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