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7篇
测绘学   1篇
海洋学   38篇
自然地理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1.
近岸海域水沙界面通量与水流挟沙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俊  李瑞杰  于永海 《海洋学报》2014,36(5):136-141
近岸海域的波浪、潮流及海流等动力因素具有周期性和时间、空间尺度差异大的特点,在综合考虑各动力因子的联合作用时具有较大的难度。本文根据平动动能叠加原理给出了一种近岸动力因子的表达形式,并提出了海洋波动有效速度的概念,结合水沙界面处泥沙通量的切应力与挟沙力关系,得到了水流挟沙力的新的计算公式。指出了水流挟沙力与水流临界速度有关,并且该水流临界速度随水深的增大及相对糙率的减小而增大。采用近岸实测数据和模拟结果,对本文的近岸水流挟沙力公式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该公式的计算值与实测值吻合较好,可以适用于近岸海域。  相似文献   
12.
围填海工程平面设计评价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盘锦辽滨沿海经济区区域建设用海规划和长兴岛临港工业区区域建设用海规划为应用示范案例,开展了围填海工程平面设计评价方法的应用示范研究。结果表明,本研究建立的围填海工程平面设计评价方法体系具有较广泛的适用性和实用性,可以指导和促进我国围填海工程平面设计向离岸式、岛群式、组团式方向发展。盘锦辽滨沿海经济区区域建设用海规划围填海工程平面设计综合评价数值达到0.88,属于Ⅴ等级,平面设计优秀。长兴岛临港工业区区域建设用海规划围填海工程平面设计综合评价值0.68,属于Ⅳ等级,平面设计优良。  相似文献   
13.
渤海北部平整冰抗压强度设计标准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分析了1983~1986年在渤海北部鲅鱼圈港做的系列抗压强度试验结果,推荐了较好的抗压强度计算公式。从工程设计角度分析了最低气温对冰温的影响。利用渤海北部历年的冰厚和气象资料,按传热量理论推算出Ⅰ、Ⅱ设计海区历年的极值等效冰温;结合实测的冰盖盐度及其分布,计算出相应的极值等效抗压强度系列。推荐了渤海北部Ⅰ、Ⅱ海区平整冰的抗压强度、温度和盐度的设计值。  相似文献   
14.
科学、合理地确定海洋生态补偿标准是建立海洋生态补偿机制的关键与难点,机会成本法是现今被普遍认可、较为理想的核算生态补偿标准的常用方法之一。文章在借鉴国内外机会成本法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探讨了海洋资源机会成本的基本内涵、特性及其具体核算模型,并以庄河青堆子湾大型海水养殖场为例,尝试应用该方法为确定适合我国国情的围海养殖工程最低生态补偿标准提供可借鉴的技术方法与研究经验。  相似文献   
15.
曹妃甸围填海工程的海洋生态服务功能损失估算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以曹妃甸围填海工程为例,采用直接市场法、影子工程法和替代花费法等构建了围填海工程的海洋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损失的货币化评估模型与方法,并采用对比分析法,建立并探讨了曹妃甸围填海工程对周边海域生态服务功能影响的损失估算方法。结果表明:曹妃甸围填海一期工程占用海域滩涂面积10 500 hm2,由此每年造成海洋生态服务功能价值损失4 735.67万元,其中生物多样性维持功能损失占46.52%,气候调节功能损失占20.92%,空气质量调节功能损失占9.62%,食品生产功能损失占8.98%。曹妃甸围填海工程导致其东部海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损失每年为421.10万元,其中生物多样性维持功能每年损失1 242.04万元、食品生产功能每年损失452.99万元,而气候调节功能和空气质量调节功能因海洋浮游植物群落初级生产增加而出现功能增大,每年服务功能价值分别增加998.12万元和459.03万元。表明曹妃甸大规模围填海工程不仅对围填所在海域海洋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造成彻底毁灭,也对围填周边海域海洋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6.
海洋生态补偿包括保护建设补偿、发展权补偿、生态损害补偿及生境损害治理与修复补偿等。目前,我国海洋生态补偿仍处于探索阶段,补偿标准的确定一直是重点和难点。文章在借鉴国内外生态补偿与环境成本核算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探讨、构建了确定海洋生态补偿标准的成本核算体系,并对今后如何确定适合我国国情的海洋生态补偿标准提出了初步想法与建议。  相似文献   
17.
海域使用论证和海洋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是我国海域管理中的两项基本制度。文章在阐述两项制度产生的背景、发挥的作用的基础上,着重归纳总结了当前在这两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和建议,为国家海域使用审批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试验测得海冰平面应变断裂韧度(K_(IC))范围为11—77 kN/m~(3/2),平均值为32kN/m~(3/2)。由试验结果得知海冰的断裂韧度与加载速度、冰晶颗粒、试验温度有密切的关系。这些因素对应力强度因子K_(IC)临界值有较大影响。结果表明,当加载速度增大时,K_(IC)值减小;当温度升高时,K_(IC)值减小。  相似文献   
19.
通过开展海域资源现状调查,摸清海域资源禀赋基本情况,进行海域资源资产核算,建立实物账户和价值账户,是海域分等定级和价格评估的基础,是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保障海域使用金应收尽收、实现海域国有资源性资产保值增值、履行国家海域资源资产所有者职责的必要条件。文章针对我国现有海域资源调查核算不能满足海域有偿使用管理需要的具体问题,提出3点建议,包括:开展海域空间资源调查,建立资源实物账户;开展资源价值评估,建立海域资源价值账户;构建海域资源资产-价值核算体系。  相似文献   
20.
海域空间是各类海洋资源开发利用的载体,掌握真实有效、系统完整的海域权属数据,是科学配置海域资源及强化海域综合管理的最基本要求。文章通过对2015年全国重点海域权属核查工作的介绍和分析,总结了我国海域权属核查工作中存在历史遗留问题有待解决、技术单位未严格按要求开展工作、部分地区依法用海意识薄弱3个主要问题,并从明确核查成果应用、完善动态监测系统、推进填海竣工验收、开展全国范围核查等4个方面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