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3篇
  免费   37篇
  国内免费   12篇
测绘学   43篇
大气科学   5篇
地球物理   61篇
地质学   60篇
海洋学   32篇
综合类   14篇
自然地理   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6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62.
搅拌是海水混合的重要组成,其强度可由基于拉格朗日观点的有限时间李亚普诺夫指数(Finite Time Lyapunov Exponents,FTLE)定量计算。文章利用卫星高度计资料统计分析了2002~2011年间南海地转流场的FTLE时空变化特征。结果显示,FTLE在越南东南海域强度最大,对应水平搅拌作用最强;而在南海西北、东南区域其值偏低。近10年的南海水平搅拌呈缓慢增强趋势,且存在明显的季节变化,夏季较强而冬季偏弱。FTLE的空间分布与基于欧拉观点的涡动能和应变速率相似,强搅拌的区域,其涡动能和应变速率亦较高。与Okubo-Weiss参数的比较则显示,构成流场拉格朗日拟序结构(Lagrangian Coherent Structures,LCS)的FTLE脊线与流场中涡旋联系紧密,FTLE低值集中在旋转主导的涡旋内部,而高值多在涡旋周围应变主导区域。  相似文献   
63.
基于近海各种环境因子的响应,产自中国海南岛沿岸海域的企鹅珍珠贝珍珠层表层发育一组‘螺旋位错’微结构.透射和扫描电子显微镜测试结果表明,由企鹅珍珠贝外套膜上皮细胞组织周期性分泌的有机质多以薄膜的形式预先构筑初始螺旋位错生长模板,在有机质薄膜的诱导和螺旋调制下,无定形碳酸钙质点通过择位取向和螺旋位错生长,逐步演变为具长程有序的假六方文石微板片,与其外延螺旋生长的细分散状有机质一并兼有择优识别和粘附无定形碳酸钙质点的功能.无数微米一纳米尺度的文石微板片参与有机质薄膜的集群互动和螺旋位错自组装,并沿C轴方向呈蜷线状逐层向前堆垛,形成具螺旋位错生长结构的珍珠层.  相似文献   
64.
城市大规模工程建设揭露了蕴含在土层中的丰富变形信息,调查发现合肥地区上更新统黏土中发育有数量众多的节理,节理成组产出,呈现不同交切、配套关系。通过对大量的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并绘制各调查点的节理玫瑰花图,将研究区内节理发育与断层分布逐一对比分析,结果显示合肥地区上更新统黏土中广泛发育的节理产状与场地附近的主要断层产状有关。走向玫瑰花图显示节理优势分布方位与场地附近主要断层走向近似一致;如果场地附近有多条断层交汇,土层中节理有以北西向较为优势的特征。  相似文献   
65.
针对现阶段地震人员死亡评估模型在评估特定区域地震时评估结果误差较大的问题, 结合中国地震灾害特点、 人口分布情况等, 将中国大陆划分为西北、 西南和大陆东部三个地区, 并对各区域按照人口密度进行分级。 采用多元非线性回归方法, 选取震中烈度、 震区面积、 抗震设防烈度参数建立分区域的地震灾害人员死亡评估模型。 研究结果表明, 该模型在西北、 西南地区的验证结果较好, 适用于中国地震灾害情况, 可以用于震后快速盲评估, 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避免评估不同震级、 相同震中烈度和人口密度的地震时, 出现相同结果的情况; 虽然该模型在震例较少的大陆东部地区以及城市直下型地震中评估结果需要进一步改进, 但为解决特定区域地震死亡评估中误差较大问题提供了思路, 能够为震后应急指挥和救援提供数据参考。  相似文献   
66.
地面沉降不仅影响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还威胁人类的生命安全。为推动世界地面沉降防治工作的进一步发展,根据近几年的地面沉降研究成果,对国际地面沉降最新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旨在分析国际先进的地面沉降研究思路、方法、技术和管理政策,为中国今后的地面沉降工作方向提供指导。从地面沉降监测手段、监测网布设、监测精度,以及沉降机理研究和管理措施几个方面对比了国内外地面沉降工作,分析了中国在地面沉降工作中的长处与不足。中国地面沉降防治工作在沉降监测、机理研究、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等方面依然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67.
文中通过多源数据融合、模型构建、数据试验、二维离散小波变换和功率谱分析等方法获取了大别造山带东段深、浅部场源布格异常及其场源似深度,并结合地壳结构、地质构造、岩石圈有效弹性厚度和地震活动等资料,讨论了地壳深、浅部的结构特征及地震活动构造背景。结果表明,低频布格异常显示大别造山带东段与华北地块间深部构造缝合带在东部应位于青山-晓天断裂前缘,在落儿岭-土地岭断裂和商城-麻城断裂之间向N偏移至梅山-龙河口断裂之下,造山带南侧与扬子地块间深部构造缝合带位于襄樊-广济断裂以北约20km,造山带东侧与扬子地块间的深部构造转换带位于郯庐断裂带之下,造山带东段腹地显著的低频布格异常低值表明对应部位的莫霍面存在明显下凹,造山带内部的布格异常高梯度带表明其深部结构不完整;高频布格异常揭示肥中断裂、六安-合肥断裂、肥西-韩摆渡断裂和郯庐断裂带等主要断裂对地壳中上部密度结构的影响明显,落儿岭-土地岭断裂对地壳中上部密度结构的影响范围向N延伸至肥西-韩摆渡断裂前缘。结合地震活动资料进一步分析认为,大别造山带东段与华北地块在青山-晓天断裂前缘附近接触和相互作用,且大别造山带东段地壳深、浅部结构均不完整,不利于应力积累,趋向于在断裂交错的脆弱部位频繁释放应力,是霍山地区小地震活动频繁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68.
以安徽及邻区8个GPS连续站点的观测数据为基础,应用主成分分析法提取其共模误差,并对扣除共模误差前后的残余时间序列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显示,扣除共模误差后的残余时间序列的周期性变化较为明显,数据信噪比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69.
2011年1月19日安徽安庆发生Ms4.8地震,本次地震发生在下扬子地块长江沿线前陆变形带.震后现场工作队调查汇总了建筑物破坏情况,计算得出较为精确的烈度分布.采用FOCMEC方法计算了主震震源机制解,并利用安徽地震台网对本次地震主余震的定位结果,结合地震层析成像技术对震源区地壳三维速度结构的成像结果进行分析,同时参考烈度分布的椭圆长轴优势方向,得出NE向的宿松-枞阳断裂可能是本次地震的发震断层的结论.  相似文献   
70.
Chishan is located in Sixian County of Anhui Province, and the west branch fault of Tancheng-Lujiang fault zone passes through here. According to previous research, the Chishan segment of Tancheng-Lujiang fault zone has been obviously active since the Quaternary. Trenches excavated perpendicular to the Chishan segment for this study have revealed many prehistoric earthquake ruins-the multi-phase reverse faulting colluvial wedge, which is represented as the western brick-red sandstone of the late Cretaceous or maize gravel stratum of the mid Pleistocene of the hanging wall of the fault overlapping eastward the mid-late Pleistocene brown clay. In the base of the wedges, steep NW-dipping faults were found, and the steep fault planes turned upward to gently dipping collapse planes. As revealed by the trenches, the connection line of the breaking points strikes NNE in general. Heaving landforms are preserved at most parts of the tailing edge of the hanging wall where the fault passes through, and some EW-trending gullies were offset by right-lateral faulting. The two walls of several trenches have consistently shown that the collapse of traces have been pushed by a west-to-east force. Among them, Tc1~Tc4 show that the brick red limestone(K2)overthrust and collapsed on the yellow-brown clay containing ferro-manganese nodules (Q2-3P); Tc5 reveals that the yellowish-white gravel (Q2P) and the sandstone (K2) and overthrust and collapsed on the aforementioned clay. Reverse faulting colluvial wedges are found on both walls of each of the 8 trenches, but the number of wedges revealed in different trenches is different: there is 1 wedge, and 2 wedges in Tc1 and Tc3. 3 wedges in Tc2, Tc4 and Tc5, and in individual trenches, few wedges are revealed. This may be related to the trench’s location, depth and height of the remaining denudation. From the analysis of the trenches and the thermoluminescence dating results, we can preliminarily conclude that multiple large-scale reverse faulting stick events have taken place on the Chishan segment of the Tancheng-Lujiang fault zone during the mid-late Pleistocene, that is to say, many pre-historic strong earthquakes have occurr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