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2篇
  免费   29篇
  国内免费   19篇
测绘学   42篇
大气科学   8篇
地球物理   18篇
地质学   60篇
海洋学   31篇
综合类   23篇
自然地理   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6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5篇
  1983年   4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71.
王刚  方慧  仇根根  黄继民 《中国地质》2019,46(4):795-806
长江中下游地区经历了多期次的地质构造演化具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对重要矿集区及其邻区的深部电性结构进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穿过安庆—贵池矿集区的一条宽频带大地电磁测深长剖面数据进行分频段以及分区反演,构建了覆盖大别造山带至下扬子地块东缘的二维电性结构模型。发现矿集区的深部电性结构与邻区的构造单元具有显著差异,大别造山带和江南隆起带与浙赣凹陷之间的地壳整体表现为高阻特征,而下扬子坳陷和江南隆起带之间存在岩石圈上地幔尺度的高导电异常体并且与地壳浅部的高导体相连。安庆—贵池矿集区的成矿机制主要为燕山期陆内俯冲以及早白垩时期的伸展作用,矿集区下地壳加厚、拆沉和上地壳丰富的断裂系统起到了重要的控矿作用。  相似文献   
172.
介绍了我国首个基于CNGI的地理信息系统移植和建设情况,针对CNGI与IPv6的技术特点开展了新的地理信息应用技术研究,并以政府地理信息系统"地学之窗"为基础开发了GIS应用示范系统,为下-代网络环境下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开发和应用建设奠定了一系列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173.
Sample seawater containing trace methyl mercury was acidified and adsorbed on hydrosulfo-cotton, washed with hydrochloric acid, extracted by benzene and dried, and then determined by a gas chromatograph with electron capture detector. This method, which can detect a minimum concentration of 0.1×10-10%, can be used to monitor the 10-10% content of methyl mercury in seawater.  相似文献   
174.
秦岭造山带秋树湾铜钼矿床辉钼矿Re-Os定年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33,自引:4,他引:33  
秋树湾铜钼矿床是秦岭造山带东段最大的斑岩-夕卡岩型铜钼矿床,通过对矿石中6个辉钼矿样品的 Re-Os 同位素分析,得到了145.57±1.80~147.98±2.21Ma 的模式年龄(平均为146.42±1.77Ma)及一个相关性很好的等时线年龄147±4Ma,表明秋树湾铜钼矿床形成于晚侏罗世,与其以北的华北克拉通南缘的主要斑岩型钼矿床及位于扬子克拉通北缘的长江中下游铁铜矿床的大规模成矿时间一致,是中国东部中生代第2期大规模成矿作用的产物。秋树湾铜钼矿床辉钼矿的含铼量平均达151.8×10~(-6),明显高于华北克拉通南缘钼矿带同期形成的钼矿床(16.13×10~(-6)~28.09×10~(-6)),认为主要是由于两者成矿元素 Cu/Mo 比值的不同造成的;结合矿石硫同位素特征,认为矿床的物质主要来源于下地壳。  相似文献   
175.
石湖金矿是冀西太行山区的大型金矿,原勘探的101、106号矿脉提交C+D金储量22.28吨,现开采的101号矿脉向深部有矿石品位变富、矿脉变厚的趋势。因此,矿区深部、外围找矿潜力如何,已经成为普遍关注的焦点问题。本文根据石湖金矿的矿床地质特征、成矿物质来源、矿石品位变化、成矿控矿构造分析以及幔枝构造成矿理论的认识,指出石湖金矿深部仍应有较大的延深,外围的找矿潜力应亦很大。本文深入矿田构造解剖,侧重区域成矿作用、成矿规律研究,以指导新一轮地质找矿。  相似文献   
176.
针对当前地球物理勘探数据库系统一系列普遍存在的问题,如专业数据结构设计的复杂性、对数据处理加工要求和缺乏对专项成果数据的有效管理,开展了基于深部探测岩石圈结构的大地电磁测深成果数据库设计与实现.本课题以大地电磁测深基本理论、数据库技术和计算机技术为基础,收集以深部探测为主的全国各大区域大地电磁测深资料,并对其进行整理、分析和建模,设计与开发基于SQL Server 2005和Visual Basic 6.0的大地电磁数据库系统.该系统不仅可快捷地实现数据的检索、查询、编辑、输入、输出等基本功能,而且可进行大地电磁成果图件的存取和可视化操作.同时,本系统的研发将对开展中国岩石圈结构、地球动力学和地球构造演化的研究起到重要的技术支撑作用.  相似文献   
177.
为了方便快捷地利用大地电磁测深来研究深部地壳和上地幔岩石圈层的信息,这里以首次建立的大地电磁测深成果MicrosoftSQLSever数据库为基础,结合VisualBasic语言与MapGIS组件二次开发技术,实现了大地电磁测深成果的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信息的查询等功能,其可为不同研究区的岩石圈壳幔电性结构特征的研究提供便捷的技术支持。同时以长江中下游重要成矿区带为例,利用大地电磁测深成果数据的查询功能,开展了岩石圈电性结构的初步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78.
根据宏观与微观构造测量,揭示出在辽宁南部新房地区存在一个变质核杂岩构造,即新房变质核杂岩。该核杂岩具有典型的3层结构:上盘为新元古代—古生代弱变形沉积岩层,下盘是新太古代糜棱岩、片麻杂岩和中生代花岗质侵入岩体,中间是拆离断层带由不同层次构造岩构成。拆离断层带形态为向北西开口的反“C”型,产状较缓,倾向分别向西、向南、向东倾斜,线理产状240°~290°∠12°~30°。运动方向为上盘相对下盘由北东东向南西西运动,结合区域岩浆活动性及其测年资料等综合分析,新房变质核杂岩形成于早白垩世,与辽南金州变质核杂岩在几何学、运动学极性和形成时间等方面具有很多相似性,形成于同一动力学背景。该变质核杂岩的厘定不仅为阐明华北克拉通中生代岩石圈减薄过程及岩石圈的力学和流变学属性提供依据,而且为下一步新房金矿的勘查指明了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179.
图斑面的聚类处理是挖掘图斑空间知识的重要手段。针对当前图斑面大小不一、形态各异、分布不均等导致聚类结果不够准确的问题,同时为满足大规模图斑数据分析的需要,本文引入多密度属性计算指标,提出了一种图斑数据的聚类方法。首先,根据单个图斑内部点位置(包含边界)的不同赋予其多个密度属性;然后,根据图斑间密度低值向密度高值靠拢的趋势建立图斑归属连接,依次生成图斑要素的树状结构连接;最后,依据树状结构连接的结果对各连接进行剪枝或合并,生成多个独立树,完成图斑面的聚类。试验证明,本文方法可以有效识别各类不规则图斑的聚合集群,并在大规模图斑数据的聚合中具有良好的精度表现,满足高密度多边形区域的聚类识别需求。  相似文献   
180.
淮安地震台沙层应力仪器观测数据变化的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小波变换和傅里叶变换的分析方法对2009年5月至2012年6月淮安沙层应力数据进行频谱分析.发现:淮安台沙层仪器所记录数据中含有多个频率成份,其中低频信号频率以1.157 4×10-5 Hz附近信号最强,在2.314 8×10-5 Hz附近次之,高频信号频率在0.25~0.45 Hz之间.低频信号反映在日、月等引潮力的作用下固体地球产生的周期性潮汐变化的地壳形变特征;高频信号更多的反映地壳应力变化特征.淮安沙层应力观测数值变化不仅与其他沙层应力台站有相同变化形态和一致的年变规律,还与地震活动有较好的对应关系.沙层应力数据变化能反映大地震从孕育到发生的完整过程,一般具有上升、平稳、下降、回升发震等几个阶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