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18篇
测绘学   15篇
大气科学   25篇
地球物理   2篇
地质学   24篇
海洋学   17篇
综合类   2篇
自然地理   16篇
  2023年   4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Changes in Chinese temperature extremes are presented based on a six-hourly surface air temperature dataset for the period 1961--2005. These temperature series are manually observed at 0200, 0800, 1400, and 2000 Beijing Time (LST), and percentile based extreme indices of these time series are chosen for analysis. Although there is a difference in time among the different time zones across China, as more than 80% of the stations are located in two adjacent time zones, these indices for all the stations are called warm (cold) nights (0200 LST), warm (cold) mornings (0800 LST), warm (cold) days (1400 LST), and warm (cold) evenings (2000 LST), respectively for convenience. The frequency of the annual warm extremes has generally increased, while the frequency of the annual cold extremes has decreased, and significant changes are mainly observed in northern China, the Tibetan Plateau, and the southernmost part of China. Based on the national average, annual warm (cold) nights increase (decrease) at a rate of 5.66 (-5.92) d (10 yr)-1, annual warm (cold) days increase (decrease) at a rate of 3.97 (-2.98) d (10 yr)-1, and the trends for the annual warm (cold) mornings and evenings are 4.35 (-4.96) and 5.95 (-4.35) d (10 yr)-1, respectively. For China as a whole, the increasing rates for the occurrence of seasonal warm extremes are larger in the nighttime (0200, 2000 LST) than these in the daytime (0800, 1400 LST), the maximal increase occurs at 2000 LST except in the summer and the minimal increase occurs at 1400 LST except in autumn; the maximal decrease in the occurrence of seasonal cold extremes occurs at 0200 LST and the minimal decrease occurs at 1400 LST.  相似文献   
52.
基于MODIS的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植被生长特征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基于2000—2006年 (2004年缺)6年MODIS每8 d的总生产力资料以及我国农业气象观测站点牧草的物候观测资料, 定量分析了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植被以及牧草生长特征。结果表明: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植被的年均GPP (Gross Primary Productivity, 总初级生产力) 从2000—2006年呈现出波动性的变化特征, 年平均值为234.45 g C · m-2。对该地区植被的GPP与同期气候要素的分析显示, 气温是影响该地区植被生长的主要气候因素, 降水其次。对牧草物候期的GPP分析表明, 不同地区牧草的物候期对应的GPP值不同; 牧草在开花期时GPP最大, 在出苗期和黄枯期时GPP相对较小, 但是同一地区牧草的出苗期和黄枯期GPP值相差不大。  相似文献   
53.
CBE是Competency-Based Education的缩写,中文译为能力本位教育,CBE模式是一种适合高职人才培养的模式.本文着重讨论了CBE在旅游高职教育中的课程设计、教学、评价等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54.
下平板滑移对后台阶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混合有限分析解法对后台阶流在下平板滑移作用下的流动状况进行了数值模拟,并在与典型后台阶流进行比较的基础上分析了下平板滑移对流动结构所产生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这种情况下的后台阶流动涡漩结构更为复杂,流动区域内生成三个漩涡,两个小漩涡位于下部漩涡区,其长度主要随着下平板滑移速度的增大而减小;一个大漩涡位于上部漩涡区,其长度随着下平板滑移速度和雷诺数的增大而增大,但雷诺数的影响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55.
分析了双流机场副高西部雷暴天气形势,结合能量指数,并利用数值预报产品作500hPa、700hPa垂直速度演变预告图,为副高西部雷暴的定性和定时预报提供了一个有用的指标.  相似文献   
56.
何勇 《地理教学》2005,(8):12-14
随着国家地理课程标准的实施,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三级课程体系逐渐清晰,其在高中课程结构中的作用与分工、连动关系也必将成为课程实施中必须解决的重大问题。在课程结构尚未完全建立起来,对新课程实施还处于探索阶段的中学地理教学来说,将国家课程校本化是较为易行的第一步,也是积累经验、逐步构成校本特色的关键步骤。  相似文献   
57.
将空间建模和可视化分析理论引入抽象的气象数据,可以全面准确的挖掘出气象信息的内在特征。并分析了三种基本的空间数据模型——要素模型、场模型和网络模型;提出了将可视化技术应用于民航气象服务平台的构想;并结合航空气象的特点,对三种空间数据模型的可视化分析进行了深入的讨论。系统地阐述了基于空间数据模型和可视化分析模式构建民航气象服务平台的思路,展望其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8.
分析了双流机场副高西部雷暴开掘形势,结合能量指数,并利用数值预报产品作500hpa、700hpa垂直速度演变预告图,为副高西部雷暴的定位和定时预报提供了一个有用的指标。  相似文献   
59.
河苏的刻石题勒,除镇江焦山和连云港云台山外,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盱眙第一山也遐迩闻名,驰誉省内外。 山川林木,一旦渲之于文采,便平添几分魅力。绵亘耸秀于淮河之滨的第一山,风光绮丽,是都梁(盱眙古称)十景荟萃之地,历代墨客骚人在这里登临题咏、勒石抒怀,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文和飘逸隽秀的墨宝。第一山相传因北宋大书画家米芾吟诗题字而得名。米芾于绍圣四年(公元1097年)从汴京(今天封)南  相似文献   
60.
CTS—6A型绘图机是呼和浩特电子设备厂生产的,用来和计算机配套使用进行自动化绘图的专用机。目前全国已有部分气象台使用。 区气象台于1987年7月正式使用。该机笔架的结构如图一,它是由弹子、簧片和固定盖组成的。把装有绘图笔带有弹子卡孔的笔套,插入笔架中,笔架中的弹子就卡在笔套弹子长孔上,将笔固定在笔架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