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4篇
测绘学   1篇
地质学   22篇
海洋学   3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5篇
  2008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7年   2篇
  1976年   1篇
  1975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41.
何起祥 《沉积学报》2013,31(5):747-750
<正>由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沉积学专业委员会和中国地质学会沉积地质专业委员会主办的《沉积学报》,于1983年1月创刊,至今已经30年了。30年来,在全国同行的精心呵护和培育下不懈耕耘,终于由一株小苗,长成了一棵大树。上世纪20年代,沉积岩石学从地层学中分离出来成为独立的地质学分支学科。二次大战以后,随着全球经济的复苏,人类社会对资源,特别是化石能源的需求大幅增长,成为地球科学发  相似文献   
42.
沉积地球科学的历史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7,自引:5,他引:7  
何起祥 《沉积学报》2003,21(1):10-18
沉积地球科学自上世纪初从地层学中分出 ,成为独立的地球科学分支 ,经历了沉积岩石学、沉积学和沉积地质学三个发展阶段。沉积岩石学以沉积岩的特征、分类、产状和成因为主要研究对象 ;沉积学以沉积作用及沉积岩的形成为主要研究任务 ;沉积地质学探讨四维空间里沉积物运动的规律性 ,是沉积地球科学的新的拓展和升华。本文回顾了沉积岩石学、沉积学、沉积地质学的发展历史及其中蕴含的科学思维与方法学的重要变革 ,从认识论和方法学方面总结和讨论了本学科的发展轨迹。并在此基础上讨论了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43.
风驱生物礁相模式——一种新的工作假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控制生物礁复礁体亚相的因素不仅是海平面变化,岛屿也是一重要因素.在北半球低纬度区,以东北季风为主,冰期到来时,在强季风的活动下,灰砂岛顺风向移动,驱使生物礁亦向同一方向迁移,其结果必然形成一种不对称的生物礁相模式.在垂向上,出现从盆地相-礁前塌积相-礁格架相-礁后砾石相-礁后砂相-岛屿相(有时为风成沉积相)的序列.  相似文献   
44.
地球科学思想的发展--历史的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如果把地球科学哲学的重大变革称为地学革命,那么,这样的革命至少已经发生过两次.第一次是所谓水火之争,即以Werner 为代表的水成论和以Hutton 为代表的火成论的争论,结果Hutton的火成论获胜.接着,以Lyell和Darwin 为旗手的新的科学思想体系又战胜了以Cuvier为代表的灾变论和神创论的挑战,导致了均变论或现实主义原理的诞生.这是唯物主义对唯心主义的胜利,是人类认识史上的第一次地学革命.均变论的诞生奠定了地球科学的思想理论基础,也开始了以固定论作为其哲学基础的地槽论长达一百多年的统治.战后海洋地质研究的迅猛发展导致板块构造理论的兴起,这就是第二次地学革命.这次革命是海陆统一的新地球观对以陆地为基础的狭隘地球观的胜利,标志着人类观察地球的视野从局部扩展到全球.但是,板块理论的兴起,决不意味着人类对地球认识的终结.人类还必须从更大的参照系统来研究作为行星的地球,以及地球本身作为一个物质系统的运动和发展.在这一过程中,海洋地质研究将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45.
受限陆表海的海侵模式   总被引:22,自引:4,他引:22  
突发性海侵是受限陆表海的特征之一,受海平面升降引起的峡口启闭控制,多发生在板块的活动边缘。突发性海侵常有相序缺失,常见海陆相交互层;海相层在大范围内分布稳定,无明显相变,具有良好的等时性,可以作为区域对比的标志层。受限陆表海的突发性海浸,有利于油气的生成和聚集。  相似文献   
46.
石灰岩的结构-成因分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引言碳酸盐类岩石在地层中分布极为广泛,古生代和震旦纪地层中尤为发育,估计可占半数以上。仅就燕山蓟县震旦纪地层剖面的初步统计,碳酸盐类岩石约占65%左右;旅大地区占32%;吉林通化地区占41%。碳酸盐类岩石主要由石灰岩和白云岩组成,而石灰岩又占绝对优势,因此对石灰岩的研究有着重大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47.
东海西北部陆架表层沉积物重矿物组合及其沉积环境指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东海陆架360个表层沉积物的碎屑矿物和粒度组成,利用R型聚类方法提取稳定重矿物和重矿物分异指数作为矿物分布规律的指示因子;根据快速聚类结果将重矿物组成分为3个区:东海陆架海侵体系域晚期残留砂体区、高位体系域晚期长江水下前三角洲和浙闽沿岸流泥质沉积区、高位体系域扬子浅滩沉积区。结合粒度参数和特征矿物分布、沉积物14C年龄对各区沉积环境进行讨论,确定陆架残留沉积和改造沉积的成因、长江水下三角洲和浙闽沿岸流泥质区的范围,以及对应不同海侵层序的矿物分异特征和物质"源-汇"关系。聚类分析虽能够指示同一物源碎屑矿物分布与沉积动力关系,但物源不同,聚类结果可能误导沉积环境分析。扬子浅滩表层砂体是在距今6~4和3~2 ka 的两个潮流沉积发育期形成的多期改造沙波沉积。  相似文献   
48.
美国吸取二次大战的教训,加强了海底地形和海洋地质的研究.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最惨烈的一场战争.海洋第一次成为这场战争的主战场之一.希特勒德国的军舰和潜艇在大西洋海域神出鬼没,常常在盟军意想不到的地方重拳出击,盟军受创惨重.  相似文献   
49.
海洋碎屑沉积物的分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比较研究了以Shepard和Folk等为的海洋碎屑沉积物分类方案,提出沉积物的分类应兼具描述与解释两种功能。Shepard分类已经过时,Folk等的分类方案有显著的优点,但亦有不足之处,应予以改进。沉积物的成分分类受到忽视的现象应予以改变。为适应我国海洋地质测量的需要,作者提出了一套结构分类与成分分类相匹配的多重分类系统,解决了海洋碎屑沉积物分类中的矛盾和问题。  相似文献   
50.
我国海岸带面临的挑战与综合治理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中国海岸带背靠中国大陆,面向世界上最大的边缘海,具有东南地形差异、南北气候分带的宏观背景,在此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物质平衡相对比较脆弱。中国内地经济的发展和大型工程的建设、全球变化引起的海平面上升和严峻的环境形势,是我国海岸带无法回避的三大挑战。以地学为基础的海岸带综合治理,旨在寻求人与自然的和谐,是确保海岸带可持续发展和解决人中、资源、环境矛盾的一项系统工程,是多学科结合的高科技技术集成,也是确保我国海岸长期稳定繁荣的惟一出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