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11篇
  免费   565篇
  国内免费   809篇
测绘学   344篇
大气科学   512篇
地球物理   465篇
地质学   1942篇
海洋学   448篇
天文学   32篇
综合类   226篇
自然地理   316篇
  2024年   29篇
  2023年   99篇
  2022年   110篇
  2021年   120篇
  2020年   70篇
  2019年   124篇
  2018年   120篇
  2017年   99篇
  2016年   87篇
  2015年   97篇
  2014年   160篇
  2013年   141篇
  2012年   158篇
  2011年   177篇
  2010年   135篇
  2009年   161篇
  2008年   143篇
  2007年   167篇
  2006年   176篇
  2005年   146篇
  2004年   138篇
  2003年   124篇
  2002年   86篇
  2001年   96篇
  2000年   104篇
  1999年   127篇
  1998年   102篇
  1997年   99篇
  1996年   90篇
  1995年   93篇
  1994年   92篇
  1993年   82篇
  1992年   82篇
  1991年   82篇
  1990年   84篇
  1989年   57篇
  1988年   31篇
  1987年   33篇
  1986年   30篇
  1985年   26篇
  1984年   21篇
  1983年   17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11篇
  1980年   4篇
  1966年   5篇
  1964年   4篇
  1959年   7篇
  1958年   7篇
  1957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本文介绍了LZY_(1-1)型光电浊度仪的设计原理,标定方法及使用结果,该仪器用经典法校准后,能快速测量大批量样品的悬浮物含量。  相似文献   
22.
一、海洋观测方法的发展海洋观测是了解海洋的先行性的工作。目前海洋遥感技术和深潜技术已在飞速发展中。本文仅探讨海洋船舶调查和浮标技术的问题。较早的时期,船用海洋仪器设备的原理大都是采用机械控制、机械计数的方式。近年来,海洋观测手段有飞跃性的发展,人们把非电学量的海洋要素通过传感器转换成电学量,而后由磁带记录起来或用电缆传输到船上实验室进行  相似文献   
23.
海峡对气流和海流的效应作用是明显的。由海峡效应作用使风力的增强和海况的恶性化,对海峡及邻近海区危害极大。但狭管效应又有得地调节了不同纬度和海区的气候和热状况。海峡效应作用与季节变化、盛行气流和天气系统不同季风天气过程的强度变化关系密切,与各海峡所处地理位置和走向有关等。  相似文献   
24.
在东亚和东南亚第四系对比中,有关的几条界限,本文建议如后。采用Globorotalia truncatulinoides的初现位作为本区海相第四系的下界,其位置大致在古地磁Olduvai亚时的下界,时间约为距今1.9Ma。在南中国海、东海及沿岸地区,发现了以G.truncatulinoides的初现位为代表的一系列有意义的生物事件,如Pulleniatina finalis的初现位,Globigerinoides obliquus和Globoquadrina altispira的灭绝位,以及Globorotalia menardii和Pulleniatina obliquloculata壳体旋向的变化。此界限在东亚和东南亚也是相当稳定的。在陆相地层中,以泥河湾组为代表,狭义的泥河湾动物群(相当于晚维拉方动物群)所在地层的底界,其古地磁位置为Olduvai亚时的底界。以此作为陆相第四系的下界,与上述海相第四系底界一致。 以古地磁布容/松山界线作为中更新世和早更新世的界限,其年代为0.73MaB.P.。中国中更新世的标准地层周口店组,其底界恰为布容/松山的转换面,北京猿人的年代为0.60—0.23MaB.P.。在洛川黄土剖面上,布容/松山界线为古土壤S_7的底界。雷琼地区中更新统下部的北海组的底界也是布容/松山界线,所产的玻璃陨石的裂变径迹年龄为0.687—0.733MaB.P.。在黄海,布容/松山界线是第Ⅶ海侵层的顶界。通过岩石地层标志,以及动物群、古人  相似文献   
25.
温度和盐度骤变条件下凡纳滨对虾的行为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视频记录分析的方法,研究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在温度和盐度骤变条件下的运动行为、摄食行为及相关生理活动的变化。结果表明,当温度由29℃骤降至18和23℃时,对虾的活动频率、游走速度和颚舟片的摆动频率明显下降,索饵时间显著增加(p<0.05);当温度由29℃骤升至36℃时,对虾的活动频率、游走速度和颚舟片的摆动频率显著升高(p<0.05),索饵时间没有显著差异(p>0.05)。当盐度由30骤降至5和10时,对虾表现出强烈的逃避行为,活动频率、游走速度和颚舟片的摆动频率均显著升高(p<0.05),并且在观察时间内没有发生摄食行为。  相似文献   
26.
沙蚕属环节动物门多毛纲,主要栖息于海滨泥沙滩和浅海底,是底栖动物群落中的优势种,也是底栖性鱼虾类的主要捕食对象,因而是海洋中的基础饵料动物。素有“万能钓铒”之称的沙蚕,是垂钓渔业的理想钓铒。近年来,在一些发达国家出现了钓鱼热之后,活沙蚕出口的需要量急剧增加。由于供求矛盾的尖锐化,促使了沙蚕人工养殖业的兴起。  相似文献   
27.
莱州湾温带风暴潮预报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文依据莱州湾羊角沟、夏营两站建国以来的风暴增水资料,对莱州湾建国后发生的风暴潮进行了统计分析,并探讨了温带风暴潮产生的物理机制,此外还对莱州湾温带风暴增水以及诱发增水的天气形势进行了分析分类。在此基础上建立了莱州湾温带风暴潮统计预报方法,并在作业预报中对模型进行了检验,取得较为理想的效果。  相似文献   
28.
为促进台湾海峡及其两岸地学问题的学术交流,推动该区域的国际合作研究,中国海洋学会、中国地震学会,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地球科学部和福建省科学技术协会于1987年9月1—4日在福州联合举办了“台湾海峡及其两岸地质与地震研讨会”。来自国内外地学界30个单位的专家、学者携带70多篇论文参加了会议,其中50篇在大会和分组会上报告交流。专家、学者们就该区及其邻近海域的大地构造、构造地质、  相似文献   
29.
本文采用动电位极化、线性极化、电偶电流和高压釜挂片失重等法,研究了含氮、硫有机缓蚀剂和/或Me~(2+)对X60钢在CO_2饱和的盐水溶液中的缓蚀作用。结果表明,含氮、硫的有机缓蚀剂在缓蚀过程中,开始是以抑制阳极过程为主,随后是以抑制阴极过程为主的混合型缓蚀剂。如与Me~(2+)复配使用,能明显地提高缓蚀效能。  相似文献   
30.
近年来,我国的对虾养殖事业发展很快,虾苗的需求量急剧增长。与此同时,我国的对虾增殖工作也日益受到重视,并开始向有关海区试放虾苗,以增殖我国的对虾资源。为此,迫切需要解决大规模生产虾苗的技术问题。 受国家水产总局的委托,我们进行了对虾工厂化育苗技术的研究,根据东方对虾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