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5篇
  免费   38篇
  国内免费   56篇
测绘学   9篇
大气科学   7篇
地球物理   19篇
地质学   105篇
海洋学   20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8篇
自然地理   29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7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2篇
  196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吕梁地区汉高山群火山沉积岩是华北克拉通中部带中部中元古代初期火山沉积记录,其成因及形成环境研究对认识华北克拉通结晶基底固结后地质演化有重要意义.该群火山岩为拉斑玄武系列安山岩,SiO2(54.68% ~56.19%)略低,有较高的MgO(4.97%~6.16%,Mg#=49.4~53.8)及Cr(165×106~174...  相似文献   
92.
利用高精度磁力资料预测了松辽盆地北部古龙—常家围子断陷深层火山岩的分布,对采用的处理解释方法技术和应用效果进行了分析。在对岩石物性分析的基础上,指出磁异常是基底岩性及断陷火山岩所产生磁异常的综合反映,应用高精度磁异常能够进行盆地深层火山岩的预测,但存在较大的难度。滑动趋势分析及小波多尺度分解方法能够较好地分离火山岩磁异常,磁异常的解析信号及垂向导数对火山岩及其岩性有较好的识别作用。应用高精度磁异常预测火山岩所采用的方法技术对类似其他地区盆地深层火山岩的预测有重要的参考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93.
The abundant research achievements about Qinling orogeny going through central China were obtained in the last decade[1—3]. However, there is a debate about the early Paleozoic tectonic evolution of south Qinling. Thus, it is undoubted that the systemati…  相似文献   
94.
目前我单位铜料比较缺乏,部分钻机的油杯损坏后,无法及时添补。我队修配厂几经摸索,创造了用废钻杆作油盃的办法。使用证明,这种油杯比铜料作  相似文献   
95.
秦岭造山带蛇绿岩带硅质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形成环境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秦岭造山带勉略蛇绿岩带和二郎坪蛇绿岩带中的古生代硅质岩具低Si/Al比值(勉略硅质岩为52.14~683.52, 二郎坪硅质岩为12.29~58.62)、低Fe2O3含量(分别为0.01~0.35和0.02~1.24)和高的Al2O3/(Al2O3+Fe2O3)比值(分别为0.82~0.99和0.83~0.99), 所有硅质岩的SiO2与Al2O3均呈现负相关关系, 表明陆缘泥质物对它们的形成影响很大. 二郎坪硅质岩Lan/Cen=0.9~1.15, Ce/Ce*=0.95~1.15, V, Ni和Cu略低, 与大陆边缘环境硅质岩的特征值相一致. 但勉略硅质岩的Lan/Cen=0.88~1.43, Ce/Ce*=0.71~1.18, V, Ni和Cu的含量则相对较高, 与洋中脊或远洋盆地硅质岩的相关值较为相近. 结合蛇绿岩带与硅质岩相伴生的基性熔岩特征分析, 古生代期间, 由二郎坪蛇绿岩代表的弧后洋盆于中奥陶世后盆地开始收缩规模逐渐变小的同时, 南秦岭区还处于伸展拉张状态, 并于早石炭世在勉略一线形成一个相对较开阔的洋盆.  相似文献   
96.
沙尘暴起电的风洞模拟实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沙尘暴过境经常有放电现象并对人类造成危害. 在回顾国内外沙尘暴起电研究现状的基础上, 利用大型风洞对沙尘暴中蠕移跃移扬沙、悬移扬沙和加水悬移扬沙的电场状况进行了模拟实验. 根据测定结果, 对电场结构和形成机制作了分析讨论, 对电荷量和电场力分别进行了测量和计算. 最后得出几点结论.  相似文献   
97.
南秦岭早古生代碱性岩墙群的地球化学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南秦岭紫阳、岚皋一带早古生代碱性岩墙群具双峰火山岩组合特征,它们的REE模式为轻、重稀土高度分馏的右倾谱型, 原始地幔标准化蛛网图表现为不相容元素富集, Ba, Nb相对富集成峰, Pb, Sr相对亏损成谷. Ta/Hf > 0.3, Th/Ta < 1.6, 指示它们来自于与地幔柱活动密切相关的富集地幔源区. 这套碱性岩墙群的出现代表了秦岭造山带早古生代期间与深部地幔柱活动相关而引发的一次地壳伸展扩张事件, 由于地幔柱活动短暂, 这次裂谷扩张作用未能继续发展, 从而无新的洋盆打开.  相似文献   
98.
已有的研究表明,主要形成于显生宙的秦岭造山带发生过新元古代碰撞造山作用,但确切的碰撞时间尚需研究。综合物质组成、S→I→A型花岗岩演化、强烈的变形改造、区域变质作用和地质演化等多方面的证据,进一步论证了秦岭造山带核部以牛角山岩体为代表的片麻状过铝质S型花岗岩体为同碰撞岩体;其中,牛角山岩体可能为同碰撞早期岩体。该岩体的15个锆石SHRIMP测年点给出2 0 6 Pb/ 2 38U加权平均年龄为95 5±13Ma。该年龄可代表陆壳下冲深埋、碰撞增厚的时间。在同一地点侵入于岩体中的弱变形花岗岩脉的锆石SHRIMP年龄为92 9±2 5 Ma,从而证明,该片麻状花岗岩体记录的同碰撞变形主要发生于95 5~92 9Ma。这为确定新元古代同碰撞造山作用及其时代提供了有利证据。该碰撞时间滞后于全球格林威尔碰撞造山的时间(130 0~10 0 0 Ma) ,与华南陆块汇聚时间大致相同。根据花岗岩演化特点推测,该事件可能是华北南缘或扬子地块北缘的一次小陆块汇聚增生。  相似文献   
99.
南秦岭勉略带北光头山花岗岩体群的成因及其构造意义   总被引:31,自引:15,他引:31  
南秦岭勉略带北部花岗岩体从闪长岩到花岗闪长岩和花岗岩变化,反映了钙碱性岩岩石组合特征,矿物组成以长石、石英、黑云母和少量角闪石为主,副矿物有锆石、磷灰石、磁铁矿和榍石,岩石化学上它们相对高K、Sr,Zr/Y比值较高,富集LEE和LILE,贫化HFSE,与后碰撞富钾钙碱性I型花岗岩特征一致。此外,它们明显亏损Nb、Ta,低Y、Yb和有较高的 LaN/YbN和Sr/Y比值,多数岩体发育淬冷岩浆结构的暗色闪长质微粒包体,包体与寄主花岗岩的稀土及微量元素存在明显差异,证明它们是地壳增厚背景下,可能由下部地壳拆沉作用导致的分别来自幔源和下部地壳熔融的二元岩浆混合演化的产物。个别高分异岩体的Fetot/Mg比值高、明显亏损Sr、Ba、Ti、P,呈现了向强分异A型花岗岩过渡的后碰撞富钾过铝偏碱性花岗岩特征。因此,结合西部岩体形成年代早于东部岩体分析,西部形成时代较早偏中基性的含有大量闪长质微粒包体的岩体代表了早期下部地壳拆沉作用的发生,东部形成较晚分异程度高的高钾钙碱性Ⅰ型花岗岩体的出现指示了南、北两大陆块碰撞汇聚后向伸展的转折,而更晚期高度分异的姜家坪富钾花岗岩体的出现则表明秦岭造山带已进入主碰撞结束期的伸展拉张演化阶段,并预示了新的板内演化期的到来。  相似文献   
100.
地球是经历46亿年漫长地质演化、具有复杂的动态动力学系统的天体。地球物质组成和结构的非均一性,地球构造的多阶段、多类型、多成因、多级序性决定了地球构造的时空演化是非均变,多种构造体制共存,主次有别的复杂组合,并呈现多阶段的演化。文中对地球构造活动时期的确定分别从角度不整合、盆 山转换耦合关系、岩浆作用、变质作用和同位素年龄等不同角度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