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71篇
  免费   184篇
  国内免费   221篇
测绘学   122篇
大气科学   172篇
地球物理   243篇
地质学   701篇
海洋学   112篇
天文学   8篇
综合类   115篇
自然地理   103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57篇
  2022年   51篇
  2021年   51篇
  2020年   38篇
  2019年   53篇
  2018年   64篇
  2017年   47篇
  2016年   37篇
  2015年   49篇
  2014年   63篇
  2013年   52篇
  2012年   56篇
  2011年   59篇
  2010年   41篇
  2009年   76篇
  2008年   63篇
  2007年   65篇
  2006年   58篇
  2005年   54篇
  2004年   49篇
  2003年   49篇
  2002年   35篇
  2001年   42篇
  2000年   28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30篇
  1997年   33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22篇
  1994年   40篇
  1993年   23篇
  1992年   22篇
  1991年   19篇
  1990年   18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18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3篇
  1977年   2篇
  1965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7年   2篇
  195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41.
为填补滨海旅游灾害防范的空白,文章详细介绍了国家海洋局海洋减灾中心着手开展我国典型滨海旅游区裂流危险评估、安全警示、公众科普等技术工作。归纳总结了地形动力学概化分析、精细化数值模拟、遥感影像分析、现场勘测等裂流灾害危险性评价技术方法;详细介绍了我国海南省三亚、陵水地区重点滨海旅游岸段的裂流灾害风险及安全警示现状的调查评估情况;分析探讨了近期国内频繁出现的海滩裂流溺水事故以及国内裂流灾害公众科普宣传动态;并提出了滨海旅游灾害防范下一步的专业技术工作和科学探索方面可能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42.
三维建模是数字化城市建设中非常重要的内容,三维模型的精细程度直接决定着可视化的效果。为此,本文首先探讨了CAD底图精度,CAD数据主要用于构建模型主体结构和控制模型的平面精度,其精度要求主要表现在空间和时间上与现实的一致性;分析了纹理制作及粘贴精度,纹理作为精细模型外在的直观表现,所有数据均需来自现状照片,其精度除主观判定以外,也可以依靠纹理分辨率与LOD之间的相互关系来进行推理。详细研究了建筑物三维模型高度的精度及地形高度精准性,并给出精度评定方法。建筑物的高度信息,需用LiDAR获取地表高程信息。首先获取地表LiDAR数据,然后根据CAD数据可提供的建筑物平面坐标数据,内插对应的地表LiDAR数据,求出建筑物的高度信息。通过实际采集的数据并应用于相关案例,验证了本文所提方法的有效性,为建筑物三维建模精度评定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43.
基于 FLUENT 流体 CFD 软件,对带鳍舵布局的某无人水下航行器进行了阻力特性数值模拟。选择了合理入口边界条件、出口边界条件、压力与速度的耦合求解方法。数值模拟结果与风洞实验对比表明: 该方法对无人水下航行器的阻力特性的预测精度较高,且对流场的显示更加详细、直观。所取得的研究成果对带鳍舵布局无人水下航行器的外形设计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44.
2004年西南地区多物理集体合预报系统试验及初步检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美国PSU/NCAR的高分辨率中尺度非静力MM5模式,选择不同的积云对流参数化方案和边界层方案,构造西南地区多物理集合预报系统,于2004年8月16~9月30日进行了准业务试验。对四川区域短期降水集合预报结果的检验表明,利用双线性插值方法获得的站点预报值较利用临近格点的降水平均值更具有实际参考价值;对比分析表明,对于小雨到暴雨量级的降水,集合预报优于大部分集合预报成员,对大于100mm以上的极端降水预报能力有待提高;分析显示,以Anthes-Kuo和Kain-Fritsch积云对流参数化方案构造的集合预报成员对四川区域暴雨以上量级的预报效果不明显,因而对集合预报系统中参数化方案的选取,集合预报成员的构成,还有待进一步试验分析与优化。  相似文献   
945.
以长春万达广场地下室抗浮锚索工程为例,研究了扩体拉力型锚杆支护在宏观上和微观上的力学作用机理、扩体型锚固体的设计计算、所采用的锚杆扩体部分的扩孔器的内部结构等。在实验结果基础上,得出在土层中采用扩体型锚杆不仅能充分利用土体自身的强度,提高其承载力,改变其锚固体的应力状态,而且能减少锚杆锚固体长度、缩短施工工期、降低工程成本、节约自然资源等结论。最后对扩体型锚索影响承载力的因素、地层适用条件以及它的应用前景进行了探讨和展望。  相似文献   
946.
地处东、西昆仑与阿尔金构造带结合处的白干湖是近年在我国西北地区勘查发现的一处具超大型远景规模的钨锡矿田,包括柯可卡尔德、白干湖、巴什尔希和阿瓦尔四个矿床。其中,柯可卡尔德钨锡矿勘查程度最高、规模最大,野外调查发现其含矿石英脉体有沿走向扭动、雁列式排列、产状低缓等特征,热液活动则可明显分为成矿前、成矿期和成矿后三期作用。该矿床流体包裹体主要有汽液两相、含子盐汽液三相、单一液相(包括纯水和纯 CO2型)、含 CO2汽液三相、同时含CO2和子盐汽液四相等5种类型,成矿前石英以前两种包裹体为主,亦有少量含 CO2汽液三相型;成矿期可分为早、晚两个阶段,早阶段是钨锡的主成矿阶段,包含五种类型包裹体,晚阶段表现为弱的硫化物矿化,主要为汽液两相型;成矿后石英包裹体主要为汽液两相型。显微测温与激光拉曼探针分析表明成矿流体主要成分为 H2O和 CO2,气相含少量 CH4和 N2;氢、氧同位素研究结果显示三期流体分别主要为变质热液、岩浆热液和大气降水。该矿床系中高温、中低盐度的岩浆热液矿床,流体经历了不混溶作用和混合作用,这可能是促使矿质沉淀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947.
冯忡 《天文爱好者》2013,(12):18-23
最近,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的刘继峰研究员和他领导的国际研究小组发现了处于2200万光年之外的一个特殊的黑洞双星。此项工作是对X射线极亮源的第一个成功的动力学质量测量,极在地改变了人们对恒星级黑洞吸积盘X射线国徽的认知。  相似文献   
948.
青海虎头崖矽卡岩型多金属矿床蚀变矿化分带特征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虎头崖铜铅锌多金属矿床位于东昆仑西段祁漫塔格成矿亚带内.矿化带产于岩体与围岩接触蚀变带、不同岩性地层接触界面或地层中断裂破碎带内,兼有正接触带和外接触带2种蚀变矿化带.由岩体→接触带→碳酸盐岩地层,金属成矿元素分别为W-Mo→Fe-Sn-Cu→Cu-(Pb-Zn) →Pb-Zn-Ag,蚀变类型由岩体自变质的钾化、硅化、云英岩化过渡为正接触带附近的符山石化、绿帘石化、透辉石化,再到外接触带围岩的石榴子石化、透辉石化,以及晚期的绿泥石化、碳酸盐化.主量元素分析结果显示,地层中的CaO等向岩浆岩内扩散,岩体中的SiO2、Al2O3等则向碳酸盐岩扩散,而且,与花岗岩相比,矽卡岩中FeO、MnO、MgO更为富集,这表明接触渗滤作用与接触交代作用同时存在.成矿元素分析结果显示,W、Mo元素在岩体内含量较高,而Fe、Cu、Pb、Zn主要在矽卡岩带内富集,各成矿元素在未蚀变大理岩中的含量均较低.笔者认为,矿化蚀变的明显分带性是岩体和地层成矿差异性及矽卡岩带内微裂隙系统发育的不均匀性所致.  相似文献   
949.
2005年,跨西安坳陷完成一条NW方向,69 km长的深地震反射剖面,首次获得该区域的地壳精细结构、主要断裂展布和深、浅构造关系图像.地震反射CMP叠加时间剖面显示,以反射事件C为界,地壳被分成上下两部分.上地壳由多组近水平反射带组成,具有分段连续性好、局部存在反射带明显错断或形态突变等特征,清晰地刻画出西安坳陷新生代沉积分层、坳陷底界、渭河断裂带、临潼-长安断裂带和秦岭山前断裂带的几何形态和关系.反射事件C是结晶地壳内宽度约0.5 s的反射带,最深处位于桩号30 km,底界约6.5 s,向西北缓慢抬升至5.5 s,向南东迅速抬升至5.5 s.下地壳有两个明显的反射事件RA、RB: RB是位于桩号40~47 km之间的局部反射团, 而RA为宽度约2 s、向坳陷倾斜的反射带.以桩号38 km为界,反射Moho形态截然不同,而且出现了显著的错断:大桩号方向,反射Moho为位于双程走时11~14 s水平的反射分段连续的过渡带,宽度约3 s;小桩号方向,反射Moho为一宽度约2 s、并向大桩号倾斜的反射分段连续的过渡带,其形态和反射事件RA相同.根据地震波速度资料,求得这几个反射带顶界的深度分别为:10.5~13.5 km(反射带C)、20.3~21.5 km(反射带RB)、16.8~34.3 km(反射带RA)和32~36.7 km(反射带Moho)左右.作者认为形态一致的反射事件RA和反射Moho很可能是古秦岭洋向华北地台俯冲的遗迹.此外,西安坳陷内错断新生界深达反射事件C的渭河和临潼-长安断裂带和莫霍错断的存在,表明该地区地壳现今活动性很强,是未来强震发生值得注意的地区.  相似文献   
950.
汉中盆地是青藏高原、 秦岭与大巴山—龙门山差异隆升区中间的新生代断陷盆地, 是重要的地质体连结点. 通过新近开展的汉中市活断层探测工作中的地面地质调查、 浅层地震勘探与钻孔联合地质剖面分析等工作认为, 汉中盆地内部存在一条活动断裂, 即梁山南缘断裂. 浅层地震勘探资料显示, 梁山南缘断裂错断多套第四纪以来的地层, 错距自下而上逐渐减小. 钻孔联合地质剖面显示, 梁山南缘断裂错断晚更新世中晚期以来的砾砂及卵石层, 距今58 ka的砾砂层错距约为6 m. 这些现象首次揭示了汉中盆地内部梁山南缘断裂的最新活动时代和活动性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