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28篇
  免费   188篇
  国内免费   238篇
测绘学   132篇
大气科学   177篇
地球物理   245篇
地质学   762篇
海洋学   104篇
天文学   9篇
综合类   118篇
自然地理   107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59篇
  2022年   52篇
  2021年   53篇
  2020年   41篇
  2019年   48篇
  2018年   53篇
  2017年   37篇
  2016年   32篇
  2015年   44篇
  2014年   48篇
  2013年   44篇
  2012年   66篇
  2011年   63篇
  2010年   50篇
  2009年   81篇
  2008年   71篇
  2007年   69篇
  2006年   68篇
  2005年   64篇
  2004年   64篇
  2003年   61篇
  2002年   47篇
  2001年   48篇
  2000年   33篇
  1999年   26篇
  1998年   34篇
  1997年   33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45篇
  1993年   24篇
  1992年   22篇
  1991年   21篇
  1990年   19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18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3篇
  1965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2篇
  195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三维建模是数字化城市建设中非常重要的内容,三维模型的精细程度直接决定着可视化的效果。为此,本文首先探讨了CAD底图精度,CAD数据主要用于构建模型主体结构和控制模型的平面精度,其精度要求主要表现在空间和时间上与现实的一致性;分析了纹理制作及粘贴精度,纹理作为精细模型外在的直观表现,所有数据均需来自现状照片,其精度除主观判定以外,也可以依靠纹理分辨率与LOD之间的相互关系来进行推理。详细研究了建筑物三维模型高度的精度及地形高度精准性,并给出精度评定方法。建筑物的高度信息,需用LiDAR获取地表高程信息。首先获取地表LiDAR数据,然后根据CAD数据可提供的建筑物平面坐标数据,内插对应的地表LiDAR数据,求出建筑物的高度信息。通过实际采集的数据并应用于相关案例,验证了本文所提方法的有效性,为建筑物三维建模精度评定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92.
2016年11月25日新疆阿克陶地区发生的MW6.6地震,对当地人民生命造成一定的危害。基于Sentinel-1数据获取该地震的视线向同震形变场,采用贝叶斯方法反演单一断层走向为106.9°、倾角为73.8°、震源深度为17.35 km,在此断层几何模型基础上,以最速下降梯度法(Steepest Descent Method,SDM)反演滑动分布,结果表明断层面上存在两个滑动峰值,其中位于断层西侧的最大滑动量为0.66 m,深度为11.7 km,位于断层东侧的最大滑动量为0.83 m,深度为7.5 km,根据反演结果模拟LOS形变,其最大残差为~5 cm。构建倾角分别为70.79°和55.33°的双断层几何模型,并根据双断层几何模型反演了滑动分布,结果表明单一断层模型与双断层模型的滑动分布具有一致性,但是最大滑动量值有所不同,相对于单一断层模型的滑动分布而言,双断层模型的滑动量在西侧增大,其值为0.68 m;而在东侧减小,其值为0.77 m;最大残差降低了约2 cm。双断层模型库伦应力增加区域与余震的分布比较吻合。  相似文献   
993.
基于 FLUENT 流体 CFD 软件,对带鳍舵布局的某无人水下航行器进行了阻力特性数值模拟。选择了合理入口边界条件、出口边界条件、压力与速度的耦合求解方法。数值模拟结果与风洞实验对比表明: 该方法对无人水下航行器的阻力特性的预测精度较高,且对流场的显示更加详细、直观。所取得的研究成果对带鳍舵布局无人水下航行器的外形设计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94.
2004年西南地区多物理集体合预报系统试验及初步检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美国PSU/NCAR的高分辨率中尺度非静力MM5模式,选择不同的积云对流参数化方案和边界层方案,构造西南地区多物理集合预报系统,于2004年8月16~9月30日进行了准业务试验。对四川区域短期降水集合预报结果的检验表明,利用双线性插值方法获得的站点预报值较利用临近格点的降水平均值更具有实际参考价值;对比分析表明,对于小雨到暴雨量级的降水,集合预报优于大部分集合预报成员,对大于100mm以上的极端降水预报能力有待提高;分析显示,以Anthes-Kuo和Kain-Fritsch积云对流参数化方案构造的集合预报成员对四川区域暴雨以上量级的预报效果不明显,因而对集合预报系统中参数化方案的选取,集合预报成员的构成,还有待进一步试验分析与优化。  相似文献   
995.
以长春万达广场地下室抗浮锚索工程为例,研究了扩体拉力型锚杆支护在宏观上和微观上的力学作用机理、扩体型锚固体的设计计算、所采用的锚杆扩体部分的扩孔器的内部结构等。在实验结果基础上,得出在土层中采用扩体型锚杆不仅能充分利用土体自身的强度,提高其承载力,改变其锚固体的应力状态,而且能减少锚杆锚固体长度、缩短施工工期、降低工程成本、节约自然资源等结论。最后对扩体型锚索影响承载力的因素、地层适用条件以及它的应用前景进行了探讨和展望。  相似文献   
996.
冯忡 《天文爱好者》2013,(12):18-23
最近,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的刘继峰研究员和他领导的国际研究小组发现了处于2200万光年之外的一个特殊的黑洞双星。此项工作是对X射线极亮源的第一个成功的动力学质量测量,极在地改变了人们对恒星级黑洞吸积盘X射线国徽的认知。  相似文献   
997.
2005年,跨西安坳陷完成一条NW方向,69 km长的深地震反射剖面,首次获得该区域的地壳精细结构、主要断裂展布和深、浅构造关系图像.地震反射CMP叠加时间剖面显示,以反射事件C为界,地壳被分成上下两部分.上地壳由多组近水平反射带组成,具有分段连续性好、局部存在反射带明显错断或形态突变等特征,清晰地刻画出西安坳陷新生代沉积分层、坳陷底界、渭河断裂带、临潼-长安断裂带和秦岭山前断裂带的几何形态和关系.反射事件C是结晶地壳内宽度约0.5 s的反射带,最深处位于桩号30 km,底界约6.5 s,向西北缓慢抬升至5.5 s,向南东迅速抬升至5.5 s.下地壳有两个明显的反射事件RA、RB: RB是位于桩号40~47 km之间的局部反射团, 而RA为宽度约2 s、向坳陷倾斜的反射带.以桩号38 km为界,反射Moho形态截然不同,而且出现了显著的错断:大桩号方向,反射Moho为位于双程走时11~14 s水平的反射分段连续的过渡带,宽度约3 s;小桩号方向,反射Moho为一宽度约2 s、并向大桩号倾斜的反射分段连续的过渡带,其形态和反射事件RA相同.根据地震波速度资料,求得这几个反射带顶界的深度分别为:10.5~13.5 km(反射带C)、20.3~21.5 km(反射带RB)、16.8~34.3 km(反射带RA)和32~36.7 km(反射带Moho)左右.作者认为形态一致的反射事件RA和反射Moho很可能是古秦岭洋向华北地台俯冲的遗迹.此外,西安坳陷内错断新生界深达反射事件C的渭河和临潼-长安断裂带和莫霍错断的存在,表明该地区地壳现今活动性很强,是未来强震发生值得注意的地区.  相似文献   
998.
汉中盆地是青藏高原、 秦岭与大巴山—龙门山差异隆升区中间的新生代断陷盆地, 是重要的地质体连结点. 通过新近开展的汉中市活断层探测工作中的地面地质调查、 浅层地震勘探与钻孔联合地质剖面分析等工作认为, 汉中盆地内部存在一条活动断裂, 即梁山南缘断裂. 浅层地震勘探资料显示, 梁山南缘断裂错断多套第四纪以来的地层, 错距自下而上逐渐减小. 钻孔联合地质剖面显示, 梁山南缘断裂错断晚更新世中晚期以来的砾砂及卵石层, 距今58 ka的砾砂层错距约为6 m. 这些现象首次揭示了汉中盆地内部梁山南缘断裂的最新活动时代和活动性质.   相似文献   
999.
三维激光扫描仪因其非接触、速度快和全景式扫描的特点,能较完整、详细地获得文物古迹的形状、大小、颜色、纹理等信息,为以后的研究及修复提供更为完整的数据资料。利用三维激光扫描仪对徐州狮子山楚王陵墓道及周围建筑进行扫描,对激光点云进行三维重建,制作出完整模型及其线划图,研究得到利用激光点云制作三维模型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00.
我国经过五次南极格罗夫山科学考察后,从南极格罗夫山地区回收到11452块陨石样品。南极陨石回收后面临着庞大的基础分类工作,需要确定其化学群和岩石类型。由于传统的化学分类方法不仅有损样品,而且样品制备耗时耗力,需要大量的经费和人力支持才能完成陨石的基础分类工作。因而国际上也在探索使用快速、无损的磁化率分类方法来确定陨石的类型。我国陨石基础分类工作得到科技部样品共享平台的资助,在2003年和2006-2008年期间开展了四次陨石分类工作,共确定了2300多块普通球粒陨石的化学群、岩石类型、冲击强度和风化程度。本文在基础分类工作的基础上,探讨这些样品的磁化率分析结果,并给出磁化率分类的适用范围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