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41篇
  免费   206篇
  国内免费   248篇
测绘学   130篇
大气科学   202篇
地球物理   257篇
地质学   701篇
海洋学   171篇
天文学   9篇
综合类   130篇
自然地理   95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63篇
  2022年   50篇
  2021年   51篇
  2020年   44篇
  2019年   47篇
  2018年   66篇
  2017年   46篇
  2016年   35篇
  2015年   46篇
  2014年   55篇
  2013年   51篇
  2012年   68篇
  2011年   59篇
  2010年   47篇
  2009年   79篇
  2008年   72篇
  2007年   69篇
  2006年   66篇
  2005年   66篇
  2004年   56篇
  2003年   53篇
  2002年   38篇
  2001年   47篇
  2000年   32篇
  1999年   27篇
  1998年   33篇
  1997年   37篇
  1996年   22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50篇
  1993年   30篇
  1992年   25篇
  1991年   19篇
  1990年   20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19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5篇
  1976年   1篇
  1965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7年   2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虢州石产于豫西地区震旦系一套紫红色厚层状泥岩中,含矿岩系特点:粘土矿物含量大于90%,SiO_2、Al_2O_3含量较高,颜色随Fe_2O_3含量变化等。调查发现:该层状泥岩与上覆的震旦系罗圈组冰碛砾岩之间为整合接触关系,应同属于罗圈组。含虢州石的罗圈组与临汝县罗圈组建组剖面、确山县吴楼罗圈组剖面有异同。通过剖面测制、区域对比,在层序地层学的基础上探讨其赋存层位与沉积时代。  相似文献   
62.
选择黔中地区的一条白云岩原位风化剖面(平坝剖面)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岩-土界面之下的岩粉层(砂状碳酸盐岩)动态淋溶过程中高场强元素(HFSE)地球化学行为的研究,并结合其在风化壳剖面的分布特征,获得了以下主要认识:(1)碳酸盐岩风化过程中,HFSE间存在明显的分馏,而且元素分馏主要出现在岩-土界面作用过程中,即碳酸盐岩溶蚀形成残积土阶段;元素的地球化学惰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依次为Zr>Hf>Nb>Sc>Th>Ta>Ti>Y,其中,Zr是最稳定的元素,Hf仅次于Zr,Nb和Sc也相对较为惰性,而Th、Ta、Ti、Y呈现出明显的活性;(2)对于碳酸盐岩风化剖面的质量平衡计算,Zr是理想的参比元素(即惰性元素);(3)由基岩酸不溶物至风化壳剖面,元素对Nb-Ta、Zr-Hf显示出较好的协变性,没有明显分馏,因此,在利用这类元素对岩溶区风化壳的物源进行示踪时,碳酸盐岩作为潜在母岩,宜采用其酸不溶物作为参比对象;(4)碳酸盐岩风化过程中,虽然Sc也是一个较为稳定的HFSE,但在风化母岩中分布不均匀,不宜用于岩溶区风化壳的物源示踪。   相似文献   
63.
根据溧水区区域概况、水利工程和水资源现状,分析其水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供用水结构和用水总量等指标与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目标的相符性,并结合用水结构研究了水资源开发潜力。研究表明:溧水区水资源丰沛,但降水时空分布不均,供需矛盾突出,建议加强区域供用水调控和城市再生水回用,增加水资源开发潜力;溧水区农业用水比重较往年有所增加,建议加强农业用水效率控制。并提出"河长制"工作不仅需注重水环境、水生态领域,处理好水资源保护与利用的关系方面亦需重视。  相似文献   
64.
对新疆三峰山铜金矿区内出露的花岗岩体进行了年代学和地球化学研究,旨在查明岩石成因及其构造背景,并探讨岩浆活动与成矿作用的关系。三峰山花岗岩体主要由二长花岗岩和花岗细晶岩组成,锆石U-Pb同位素定年结果显示,二者加权平均年龄分别为(462.3±2.4)Ma和(461.8±2.7)Ma,表明岩体侵位于中奥陶世,为加里东期岩浆活动产物。在地球化学组成上,三峰山花岗岩体总体呈现准铝质-过铝质高钾钙碱性的Ⅰ型花岗岩特征,同时相对富集Th、U、LREE和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等,亏损Nb、P、Ti等高场强元素(HFSE)。此外,岩体具有较高的Sr含量,较低的Y和Yb含量,较高的Sr/Y值(31~108,20),属于C型埃达克岩。岩浆起源于加厚的铁镁质下地壳的部分熔融,源岩可能为加厚地壳底部的角闪榴辉岩。岩石的形成与古亚洲洋向塔里木板块的俯冲作用有关,构造环境为俯冲带背景的岛弧环境。  相似文献   
65.
66.
为研究海上高产高含蜡油气井测试工艺优化方案,以东海西湖凹陷某井测试作业中所暴露出的问题为导向,开展西湖高产高含蜡储集层测试问题原因分析和国内外技术调研,同时进行了测试管柱和地面测试流程的流动性保障技术研究及原油燃烧保障技术研究。研究表明地面流程结蜡、大油嘴放喷返排出大颗粒碎屑及大产量原油燃烧导致燃烧头损坏是影响测试的主要原因,因此对测试管柱、地面测试流程及燃烧保障等进行工艺优化,以解决高产高含蜡油气井测试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67.
松嫩平原东部土地利用时空动态变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68.
提取GLC2009土地覆盖数据,将其运用到WRF数值模式并与模式自带的MODIS、USGS土地覆盖进行对比,以海南岛做为研究区域,选择一次海风锋天气过程进行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①GLC2009对海南岛农耕地、森林的划分最接近实际情况,在海南岛平原以及丘陵地带,MODIS和USGS划分的农耕地比例过高,而在山区森林比例偏低;②GLC2009、MODIS、USGS对海南岛北部的降水模拟出现了空报,但是GLC2009对东海岸的强降水模拟的较好,并避免了MODIS和USGS在海南西南部的降水空报的情况;③GLC2009模拟的10米风场清晰刻画了东海岸海风锋辐合,其相对合理的森林覆盖提高了地表粗糙度并增强了风场辐合、低反照率对地面气温的增加和海陆热力差异的增强有一定的促进作用。④GLC2009对这次海风锋过程中模拟的感热通量和潜热通量都要高于MODIS和USGS,这种陆气间的热通量交换利于强对流天气的触发,发展。  相似文献   
69.
通过控制暂养水体盐度,用盐度突变与盐度渐变2种方法测定长蛸的盐度耐受性.测定了长蛸血细胞密度、各类血细胞数量比例以及各种酶的活力几组数据,并分析其血细胞与体内酶活力的变化.结果表明:长蛸的生存盐度范围为7.0~30.3,适宜盐度范围为16.3~27.3,最适盐度范围为18.3~24.3,对盐度的适应范围较广,有利于长蛸大规模养殖的开展.在盐度胁迫下,长蛸血细胞密度,各种血细胞数量比例均发生显著改变,长蛸个体也随着胁迫加大变得越来越不适应,出现喷墨、休克、甚至死亡,这表明长蛸的免疫机能降低.无论在低盐度还是高盐度胁迫情况下,受渗透压的影响,长蛸肌体大量吸水和失水,呼吸作用减弱,体内供氧降低,导致长蛸体内有氧呼吸降低和无氧呼吸提高,于是催化有氧呼吸的LDH酶活力降低.同时,细胞内与免疫和消化相关的细胞器由于细胞吸水或失水作用功能受到影响,保护酶(SOD、POD、CAT)、磷酸酶(ACP、AKP)和消化酶(蛋白酶和脂肪酶)的活力均呈下降趋势.由此可见,盐度胁迫对长蛸的影响是显著的.  相似文献   
70.
利用显微镜观察长蛸Octopus variabilis Sasaki胚胎的发育过程,并采用生物化学方法对长蛸胚胎发育过程中可溶性蛋白的含量及组成变化进行分析和研究。结果显示,可溶性蛋白含量及组成变化与其胚胎发育的过程密切相关。在胚胎发育过程中,可溶性蛋白的含量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随着胚胎发育的进行,可溶性蛋白的组成由高分子质量向低分子质量的蛋白转化,相对分子质量为37kDa的谱带从黑珠期起缺失,相对分子质量为47 kDa的新谱带在器官形成期时出现,黑珠期和胚胎逆转期新谱带的表达量增加,相对分子质量为44.5 kDa的新谱带在黑珠期时出现,相对分子质量为41 kDa的新谱带在胚胎逆转期时出现。可溶性蛋白含量及组成的这些特征变化,可作为胚胎发育早期营养代谢的指标,指导人工育苗生产,提高胚胎孵化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