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0篇
  免费   35篇
  国内免费   36篇
测绘学   36篇
大气科学   26篇
地球物理   39篇
地质学   105篇
海洋学   27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36篇
自然地理   40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1篇
  1958年   3篇
  194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附加二次相位因子(ASPF)是影响长波信号传播时间延迟的主要因素. 积分方程方法计算ASPF适用于地形复杂的路径,是目前广泛使用的计算方法. 它在推导过程中使用了稳定相位积分的近似方法,在地形起伏剧烈地区不再适用. 实际传播路径地形起伏变化巨大,通过数学形态法对实际传播路径修正,可以使路径保留基本几何轮廓并且光滑. 积分方程方法计算结果表明: 利用数学形态法可以有效优化处理实际传播路径.   相似文献   
102.
西天山跨乌兹别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哈萨克斯坦南部和中国新疆西天山,东西绵延2500 km,是"亚洲金腰带"核心地带,金铜铅锌矿产优势明显,中国新疆西天山金铜铅锌重大找矿发现令人期待。通过广泛深入的文献调研和较全面的地质矿产调查,论文针对重要成矿类型、成矿环境和找矿潜力的研究表明,西天山金铜铅锌成矿重要类型是造山型金矿、斑岩型金铜矿、SEDEX型和砂岩型铅锌矿等。造山型金矿形成于古生代俯冲增生和碰撞造山两类地质环境,斑岩型金铜矿形成于古生代不同时期的成熟岛弧环境,SEDEX型铅锌矿在新元古代陆缘盆地富集,砂岩型铅锌矿形成于中—新生代山前盆地。西天山金铜铅锌成矿类型和环境优越,找矿潜力巨大,新疆西天山有望实现金铜铅锌找矿持续重大突破。本文为西天山区域成矿研究和金铜铅锌找矿勘查提供了新的参考和引导。  相似文献   
103.
藏南哲古基性岩SHRIMP锆石U-Pb年龄及地质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藏南地区广泛发育近东西向的基性岩墙群,其中哲古地区辉石岩以夹层形式产于辉长岩中,本文对哲古基性岩进行SHRIMP锆石U-Pb定年,得出辉长岩和辉石岩加权平均年龄分别为(131.71±2.7)Ma(2σ,MSDW=2.8)和(135.0±2.4)Ma(2σ,MSDW=2.1),辉石岩的结晶时代比辉长岩早约4Ma。元素地球化学研究表明,辉长岩SiO_2含量为50.85%,TiO_2含量为1.45%,MgO含量为10.05%,全铁含量为8.57%,Mg~#为71.33。辉石岩SiO_2含量为48.28%,TiO_2含量为2.02%,MgO含量为18.68%,全铁含量为13.08%,Mg~#为78.76。辉长岩和辉石岩K_2O含量较高,分别为0.68和0.81,Eu的亏损不明显,相对亏损Nb、Ta等元素,稀土分布型式与板内洋岛玄武岩(OIB)类似。其形成与同时期的地幔热事件关系密切,并在上升过程中可能受到了地壳物质的混染。  相似文献   
104.
刁雨薇 《地下水》2015,(1):188-190
为了研究鄂尔多斯盆地二叠系下统太原组的沉降差异特征,统计出盆地内各井太原组在晚二叠纪、晚三叠纪、早侏罗纪、中侏罗纪、早白垩纪以及现今的上覆岩层厚度,编绘出太原组在该沉积期沉降差异图。根据所绘的沉降差异图,分析得出鄂尔多斯盆地在二叠系至中侏罗系盆地沉降特征相似,其大体是南低北高,西低东高的趋势,且随时间推移沉积深度不断增加,而至白垩纪沉积时,盆地沉降中心略向西偏移,盆地中部较低,向四周逐渐升高,而盆地北部较东部高。而已发现气藏的位置与太原组在不同地质时期的沉降中心位置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5.
羌塘地区是解决特提斯的演化和冈瓦纳大陆与欧亚大陆界线问题的关键地区.对青藏高原羌北地块晚古生代及早三叠世剖面(33.7°N,86.7°E)15个采点163块砂岩、灰岩和安山岩定向样品进行了系统的古地磁学实验研究.结果表明:样品中主要载磁矿物为赤铁矿和磁铁矿.在逐步热退磁和热-交变混合退磁过程中,大部分样品的剩磁具有明显的双分量特征,低温分量方向在地理坐标系下接近于现代地磁场偶极子场(PEF)方向,很可能是粘滞剩磁;高温分量显著不同于PEF方向.部分样品具有单分量特征,并与双分量样品的高温分量方向一致.高温特征剩磁分量可通过95%置信度的倒转检验和99%置信度的褶皱检验,并且有岩脉检验,应代表岩石形成时的原生剩磁.羌北古地磁极位置:晚石炭世(31.8°S,45.7°E,(dp=3.9,dm=2.1));早、中二叠世(31.7°S,46.8°E,(dp=16.9,dm=9.2));晚二叠世(34.4°S,54.1°E,(dp=12.5,dm=6.9));早三叠世(16.9°S,22.5°E(dp=9.2,dm=4.9)).  相似文献   
106.
十多年前,在巴格达市东北部哈比比亚区将一处约五平方公里的采石场改为垃圾场。多年来,各种拆迁废物,城市垃圾,甚至废弃的破旧车辆等多类固体废物都被倾倒在这儿的大坑中,1977—1978年这一带被填坑封闭,并推成平地。随着巴格达市的发展,这一垃圾场周围兴建起许多公共事业机构,居住区楼房林立,这一带也成了绿化区。掩埋在坑中的垃圾发生了生物的、化学的、物理的等多种变化。  相似文献   
107.
我们在研究全省各地棉花历年产量与气候条件的关系时,如果只利用光热水等气象因子的月值或旬值,并不能很好地确定它们之间的客观联系。例如将历年棉花生长期内各旬的日照、气温、降水分别和棉花的脉动产量进行积分回归,虽能找出某些时段的气象因子对产量形成有较大影响,但是经检验,相关系数大都在0.l以下,较高的也只有0.2—0.3左右,其结果显然是不可靠的。  相似文献   
108.
用苯扎溴铵复方消毒液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胞进行定量杀菌、现场模拟杀菌及金属腐蚀试验。结果表明 :含量为 0 .2、0 .4 g/L的苯扎溴铵复方消毒液分别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在消毒时间 1min以上有完全杀菌效果 ;含量为 0 5g/L的苯扎溴铵复方消毒液对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胞在消毒 15min以上有完全杀菌效果 ;含量为 0 .2g /L的苯扎溴铵复方消毒液对水产品加工厂中生产人员的双手、手套和装虾的塑料筛上的大肠杆菌在消毒1min以上达到完全杀菌效果 ;苯扎溴铵复方消毒液对不锈钢、碳钢和铜无腐蚀 ,对铝只有轻微的腐蚀。  相似文献   
109.
为明确高寒草地土壤理化特征及金属元素在有机畜牧生产中的作用,选取青藏高原中东部高山嵩草草甸、草甸化草原、温性草原三种草地类型为研究对象,分析土壤理化性质和重金属元素,并探讨其影响作用。结果表明:三种草地类型群落盖度由大到小依次是高山嵩草草甸(91%) > 草甸化草原(85%) > 温性草原(75%),草甸化草原的物种数最多达25种,分别是高山嵩草草甸和温性草原的1.47倍和1.92倍。温性草原0~10 cm土层容重分别是高山嵩草草甸和草甸化草原的1.89倍和1.40倍,10~20 cm土层容重分别是高山嵩草草甸和草甸化草原的1.42倍和1.29倍。高山嵩草草甸土壤有机质、全氮含量最高,有机质含量分别是草甸化草原、温性草原的1.20倍和2.65倍,全氮含量分别是草甸化草原、温性草原的1.18倍和2.47倍。温性草原土壤pH值最高达8.46,分别是草甸化草原和高山嵩草草甸的1.04倍和1.10倍。总体来看,重金属元素含量在高山嵩草草甸最高,温性草原最低,草甸化草原居中。三种草地类型土壤7种重金属元素含量都在一级以内,其生态危害指数未出现强污染状况,适合构建示范区发展有机畜牧业。  相似文献   
110.
中国石墨矿成矿特征及成矿区带划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石墨广泛应用于冶金、机械、航空、航天、电子信息、新能源汽车等领域,已成为高新技术领域中的重要原料。近年来陆续发现了内蒙古查汗木胡魯、四川南江等大型区域变质型石墨矿,尤其在新疆黄羊山地区发现了特大型岩浆岩型晶质石墨矿,为石墨成矿规律研究提供了新的方向。本文在广泛收集和研究以往石墨成果的基础上,结合野外实地调研和最新石墨勘查成果,系统总结了石墨时空分布规律、成矿地质作用,划分了石墨成矿区带。中国石墨矿矿床类型以区域变质型为主,成矿期以前寒武纪为主,其形成的石墨鳞片大,结晶程度高,经济意义大;岩浆岩型晶质石墨矿赋矿围岩为海西期碱性花岗岩,成矿时代与岩浆侵入时代一致;接触变质型石墨矿赋矿层位较集中在二叠—侏罗纪,其成矿作用与燕山期—海西期中酸性岩浆活动密切相关。稳定隆起区的大型复式褶皱构造翼部及转折端是石墨成矿有利的构造单元。初步划分了石墨成矿区带21个,提出佳木斯—兴凯(地块)石墨成矿带、华北陆块北缘中段石墨成矿带、胶北隆起石墨成矿带、准噶尔地块石墨成矿带、华北陆块南缘—秦岭等石墨成矿带较为重要。本次石墨成矿规律总结及成矿区带初步划分对指导石墨找矿勘查部署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