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6篇
测绘学   7篇
大气科学   7篇
地质学   2篇
海洋学   5篇
综合类   3篇
自然地理   7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6篇
  2005年   2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漫步海岸地貌怪异的金石滩,两处奇石的俗称令人难忘:一是纵向层叠的深灰色岩石“千层饼”,一是横向平行、红白相间的岩层“五花肉”(雅称“层颜叠彩”)。我们突发奇想:难得天造地设、情景交融,何不就此开发一道金石滩特色快餐——“千层饼卷五花肉”?保证火爆!由此及彼,不由对金石滩旅游经济的发展格外关注起来。  相似文献   
12.
漫步海岸地貌怪异的金石滩,两处奇石的俗称令人难忘:一是纵向层叠的深灰色岩石"千层饼",一是横向平行、红白相间的岩层"五花肉"(雅称"层颜叠彩")。我们突发奇想:难得天造地设、情景交融,何不就此开发一道金石滩特色快餐——"千层饼卷五花肉"?保证火爆!由此及彼,不由对金石滩旅游经济的发展格外关注起来。  相似文献   
13.
采用中尺度气象模式WRF结合自动站观测资料,对天津城区及附近发生的一次局地降水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和敏感性试验,研究了城市环境(城市地表、城市大气污染)对降水发生发展的影响。结果表明:城市地表引起的热岛环流,叠加海风环流后,改变了辐合线的位置和强度,直接影响了对流降水的发生及落区。城市大气污染状况可影响对流发展后的强度及降水量,敏感性试验结果显示气溶胶浓度增大后区域平均降水量增加约25%;气溶胶的增雨效应主要表现在可增进对流云中液态水和冰相物质含量,增多的液态水物质被强的上升气流抬升到较高处冻结形成冰晶,这一过程中增多的凝结潜热又可促进对流发展,最终导致地面总降水量增多,研究个例中气溶胶浓度增加可使潜热加热率最大增加110 K·h~(-1)。  相似文献   
14.
15.
天津冬季重霾污染过程及气象和边界层特征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京津冀大气灰霾污染严重,天津市作为其核心组成之一其污染形势亦严峻。选取2013年2月20~28日天津重霾污染时段7站PM2.5(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小于等于2.5μm的颗粒物,即细颗粒物)和气态污染物数据,结合北京污染数据、地面气象要素、能见度、边界层温湿和风廓线、后向轨迹,深入分析重霾污染过程特征及气象和边界层成因。结果显示,研究时段天津PM2.5、SO2、NO2、CO和O3浓度均值为150、87、56、2.4和22μg m-3,气态污染物各站差异显著,但仅有SO2全面超过国家空气质量一级标准(50μg m-3),而PM2.5具有区域同步变化特征,且严重超标,是一级标准(35μg m-3)的2~8倍,最高小时均值高达364μg m-3;高浓度PM2.5是导致低能见度的主因,能见度小于10 km对应PM2.5阈值为50μg m-3。弱风和高湿度导致局地排放累积,PM2.5始增,在高湿度条件下,持续偏南风促使其稳步增加,配合弱北风和弱东风PM2.5震荡上扬,污染高值阶段,南北气流短时迅速切换,区域污染传输叠加污染的循环累积,PM2.5浓度峰值达到最高;除因边界层强东风导致的平流逆温外,高浓度PM2.5与平流逆温密切相关;高污染时段高湿主要集中在500 m以下,且随高度递减幅度较大;位于200~600 m的低空急流一定程度抑制污染上升,尤其持续强东风使PM2.5浓度稳步降低到二级水平,污染迅速有效清除最终依赖整层的强西北风。北京、环绕天津的河北中部和西南部地区对天津重污染有显著贡献。  相似文献   
16.
较全面地回顾与阐述了气旋波动研究进程及研究方法, 其中包括Bjerknes气旋模式, 以及Bjerknes and Solherg (1922) 提出的温带气旋生命循环和Petterssen (1956) 对气旋温度结构的描述, 并指出凝结潜热及地形对气旋发展的作用。还较详细地介绍了Petterssen (1956) 气旋发展理论、倾斜涡度发展理论、来自准地转 方程及位涡思考的气旋生成理论, 以及高空超长波系统发展与高空急流加强有利于低层爆发性气旋发展的学术观点, 为气旋的研究提供了历史研究背景、研究思想及方法。  相似文献   
17.
This study investigated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sea surface temperature(SST) and weather phenomena in different seasons in the Bohai region(China). Five categories of weather phenomena were screened(i.e., fine, cloudy,foggy, rainy and windy conditions) and their relationships with the difference between air temperature and SST observed at Oil Platform A during 2003-2010 were analyzed statistically. The effects of the difference between air temperature and SST in different weather phenomena were examined using the flux method of the atmospheric boundary layer and a formula for the difference between air temperature and SST. The results revealed diurnal variation of the difference between air temperature and SST of-1.0 to +1.0 ℃, i.e., air temperature above the sea surface is subtracted from the SST in corresponding weather phenomena in different seasons in the Bohai region. Moreover,according to the formula for the difference between air temperature and SST, wind and shortwave radiation are the most important factors in terms of the effects of SST on weather processes. In conclusion, the effects of SST on weather phenomena are manifest via the exchange of momentum and energy from sea to air. When the air temperature above the sea surface is lower than the SST, the SST helps develop mesoscale convection systems within the synoptic system through moisture and sensible heat fluxes. When the air temperature above the sea surface is greater than the SST,synoptic systems transfer energy into the sea through heat flux, which affects SST variation. Moreover, a mesoscale convection system will weaken if the synoptic system passes over a colder underlying surface.  相似文献   
18.
皱瘤海鞘胃肠道中3种内分泌细胞的免疫组织化学定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用5-羟色胺、神经肽Y和胃泌素3种抗血清对皱瘤海 鞘(Styela plicata)胃肠道内分泌细胞进行鉴别和定位.结果表明,皱瘤海鞘的胃、前 肠、中肠和后肠均不同程度地存在5-羟色胺、神经肽Y和胃泌素3种免疫活性内分 泌细胞,且细胞在胃部的分布密度最高,后沿肠道逐渐递减,至后肠密度最低.胃肠道 免疫活性内分泌细胞可分为开放型和封闭型两种类型.开放型细胞多为长柱形或圆 锥形,具有长短不一的胞质突起;封闭型细胞则多为圆形或椭圆形.本文结合内分泌 细胞的分布密度和形态特点对其在皱瘤海鞘胃肠道中的功能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9.
当前空间数据库技术、空间数据库引擎的发展,为地震风险评估数据库的建设提供了一定的技术支撑,在此基础上,本文通过调研地震风险评估数据特征,选择合适的关系数据库和空间数据库引擎,制定地震风险评估数据分类、命名和编码规则,并对数据的存储方案进行设计,最后依据制订的各种规则和方案建设地震风险评估数据库。  相似文献   
20.
中国东部沿海地区暴雨对植被活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构建1982~2015年的长时间序列NDVI(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数据集和收集190 个地面气象站点的降雨数据,运用空间数理统计方法在像元尺度上分析34 a来中国东部沿海地区暴雨灾害发生频率的变化与NDVI变化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982~2015年中国东部沿海地区暴雨发生频率在0~13次/a,平均为2次/a。1982~2015年中国东部沿海地区总的暴雨发生次数在逐渐增加,主要集中在夏季。1982~2015年中国东部沿海地区NDVI均值为0.54,植被总体生长状态良好。NDVI分布呈明显的南高北低的空间特征,且总体表现为增加趋势,平均增加0.002/10a。1982~2015年中国东部沿海地区夏季暴雨灾害对NDVI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总体来看,暴雨灾害发生频率每增加1%,研究区植被NDVI将降低0.01%,但空间上表现为苏北和山东地区显著的抑制性,而河北与广东和广西北部表现为显著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