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8篇
  免费   38篇
  国内免费   30篇
测绘学   62篇
大气科学   22篇
地球物理   49篇
地质学   72篇
海洋学   32篇
综合类   50篇
自然地理   19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51.
川西坳陷根缘气藏异常地层压力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张金川  刘丽芳  唐玄  张杰  蒲军  薛会  徐波 《地学前缘》2008,15(2):147-155
典型根缘气的成藏服从活塞式运聚原理,气水之间的整体推移式排驱作用在机理上产生高异常地层压力。在致密的储层条件下,根缘气藏中的天然气渗流受阻,当地层发生抬升或沉降运动时,地层压力的调整需要较之常规储层气藏更长的时间,从而形成了原始地层压力较长时间地滞留。川西坳陷根缘气发育,其中区域性分布的高异常地层压力为根缘气成藏的直接产物之一,区域上的高异常地层压力除与根缘气成藏直接有关外,还与根缘气成藏前的欠压实作用及成藏后的区域性构造抬升有关。由于地层流体的系统封闭性较好,现今的高异常地层压力为三阶段演化及三级升压作用叠加的结果,即晚侏罗世中晚期之前欠压实及生烃等作用、晚侏罗世中晚期至古近纪中晚期热裂解生气及根缘气成藏作用、古近纪中晚期以后区域地层抬升导致压力滞留及相对升压等多阶段、多因素的综合作用。从异常地层压力变化的剖面结构及计算结果分析,1.42的压力系数主要为成藏期后的区域构造抬升等因素所贡献,更高的压力系数则主要由根缘气成藏所产生。根据这一界限,大致可以确定根缘气的发育范围。  相似文献   
252.
对于一个较小研究区提取地物信息,需要更高的空间分辨率和适合的光谱信息。以柬埔寨吴哥窟西北部为研究对象,开展基于SPOT-5影像的水体信息提取方法研究。通过分析研究区内的地物光谱特征信息,发现各地物在绿色波段和短波红外波段虽然都有下降趋势,但是水体的变化程度最大。利用这个信息建立决策树的一种水体提取模型:Band3/Band41.73并且Band1Band4。通过与NDWI法、决策树模型提取精度进行对比,证明该模型提取精度有较大提高,可有效地消除水田对提取精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253.
本文利用RACE技术克隆获得红鳍笛鲷(Lutjnaus erythropterus)酪氨酸酶相关蛋白1基因全长,并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该基因的m RNA序列特征、氨基酸序列特征、分类及系统发生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红鳍笛鲷中,酪氨酸酶相关蛋白1基因含有TYRP1a和TYRP1b两个拷贝,其中TYRP1a序列全长3178bp,开放阅读框(ORF)长1566bp,5?端235bp,3?端1377bp;TYRP1b基因c DNA全长1871bp,ORF区长1656bp,5?端89bp,3?端126bp。序列分析发现,TYRP1a和TYRP1b基因与其它物种的同源基因保守性较高,尤其是酪氨酸酶基因家族典型的酶活性位点序列在脊椎动物中具有高度保守性。进化分析发现,TYRP1a和TYRP1b基因的种间同源性高于两个基因间的同源性。荧光定量PCR数据分析表明,TYRP1a和TYRP1b基因都在眼睛部位具有最高表达,TYRP1b在黑色皮肤也有较高表达。结果可为进一步阐述TYRP1基因在红鳍笛鲷身体和眼睛部位的色素合成机制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54.
除某些蓝细菌之外,绝大多数白云岩中很难出现底栖后生动物化石。位于塔里木板块北部新疆阿克苏地区肖尔布拉克剖面的寒武系第二统吾松格尔组岩性以白云岩为主夹少量灰岩,属广阔浅潮汐带大面积强蒸发高盐度云坪环境而不利于底栖和游泳的后生动物群生存。本文首次报导该层位中一个低分异度的遗迹类群,它们均产出于薄层泥晶灰岩,鉴定遗迹属包括:Chondrites,Helminthopsis,Skolithos,Stelloglyphu,Taenidium,Thalassinoides,其形态均为小型简单的动物潜穴,属于古生代浅海地层中的常见分子;薄层灰岩中还见少量三叶虫和密集产出软舌螺。吾松格尔组白云岩沉积期海水高盐度环境在很大程度上不但抑制实体化石保存的底栖型和游泳型后生动物,也同样抑制没有实体化石保存的后生动物型遗迹造主栖居,遗迹化石的造主和带壳后生动物只能在正常盐度和动荡环境的薄层灰岩沉积期短暂迁移到此。本实例从环境角度诠释生物进化的制约机制,云坪不是后生动物的理想生态条件,这在寒武纪早期生命大爆发过程中就已经显现出来。  相似文献   
255.
地质材料结构与功能射线成像是采用射线对地球自然物质进行结构与功能成像,是研究地质材料物质组分、结构、特性与功能的重要手段,是认知地质现象、过程与动因的重要途径。在分析射线成像方法的基础上,分别梳理地质材料表面结构成像、三维结构成像与原位结构成像方法技术及适用条件,提出了地质材料功能成像方法与技术,并指出了地质材料结构与功能射线成像适用条件与发展趋势:(1)可见光、红外射线束和电子束射线等可实现地质材料表面的高精度成像;(2)X射线、γ射线和中子射线能量较高,可穿透地质材料实现三维成像;(3)地质材料的颗粒、矿物与基质等三维内部结构的静态成像研究已经比较成熟;地质材料原位(温度、应力和空隙压力等物理场)条件下的结构进行成像,是近年来地质材料结构成像的发展趋势;对地质材料的生成富集、储集、渗流等功能及过程进行射线成像是未来地质资源能源开发的重大需求,目前仍处于初步探索阶段。  相似文献   
256.
鄂尔多斯盆地姬塬地区长6油层组沉积微相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公繁浩  鲍志东  刘丽  伍星 《世界地质》2010,29(4):614-639
利用岩心测井、粒度分析和薄片鉴定等资料综合分析,揭示出研究区长6油层组以三角洲前缘亚相沉积为主,可细分为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水下分流间湾、水下决口扇和水下天然堤5个沉积微相,并分析了各小层沉积微相的平面展布规律和沉积微相对储层的控制作用。结果表明,长6油层组的优质储集体主要赋存于水下分流河道砂体及水下分流河道与河口坝组合砂体中,总体上长612、长621和长622期优质储层展布范围较广,平面上连片分布,垂向上相互叠置,是下一步工作的主要目标层位。  相似文献   
257.
沉积盆地中金属成矿与油气成藏的耦合关系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沉积盆地中与油气密切相关的金属矿床主要包括密西西比河谷型(MVT)铅锌矿床、砂页岩型铜-铀矿床、黑色页岩中的金属硫化物矿床、沉积岩容矿的金-锑-砷-汞-铊矿床等。金属矿床与(古)油气藏在空间上的密切共生/伴生关系,暗示了二者成因上的有机联系。在许多MVT铅锌矿床和砂页岩型铜矿床中,与成矿关系密切的原油及其衍生物形成于矿化前,它们为随后的金属成矿直接提供还原硫或充当硫酸盐还原反应的还原剂。在另一些情况下,某些低温热液金属矿床,特别是Au、As、Hg、Sb、Tl矿床与油气表现出同源、同运、同聚的耦合关系,金属成矿与油气成藏同时或近同时进行。与油气具不同耦合关系的金属矿床常表现出不同的特点。与成藏和/或成矿有关的盆地流体大致可分为以碳氢化合物为主的有机流体、以含金属盐水溶液为主的无机流体以及同时富含烃类和金属组分的有机成矿流体3类,盆地中的成矿、成藏作用及其耦合关系受控于这三类流体的演化过程。沉积盆地中金属矿床与油气藏空间上密切的共生/伴生关系以及成矿、成藏过程和机理的相似性,使金属与油气矿产资源的协同勘探和综合预测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258.
基于熵权的水环境质量评价物元分析模型及其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水环境质量评价是水环境保护和治理工作中的一项重要任务。应用熵权法来确定评价指标的权重,建立了基于熵权的水环境质量评价物元分析模型,对重庆市凤嘴江的水环境质量进行了评价,并与传统物元分析方法和BP网络法进行对比。结果表明,该方法的评价结论合理,用熵权法确定评价指标的权重客观、计算简便。  相似文献   
259.
伊春近30a大雾天气的统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统计分析伊春1979~2008年大雾天气的日变化、月际变化、年际变化规律.伊春大雾多出现在夜间,日出后消散,持续时间以3~6h为多.大雾主要集中在夏季,其次为春秋两季,而冬季大雾出现很少.20世纪90年代大雾日数最多,2000年以来大雾日数又缓慢减少,但没有明显的周期性.当相对湿度为75%~80%、气温为15-20℃、风速为静风或0~0.5m/s、气压为980.0~985.0hPa时,出现大雾频率最高.  相似文献   
260.
柴达木盆地第四纪沉积环境演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以柴达木盆地察尔汗地区ZK2号钻孔沉积物为研究对象,选取古气候替代指标——色度,应用数理统计和时间序列的方法,从色度L*、a*、b*在整个钻孔剖面的变化曲线上,找出特征值,再参照年代数据,划分出不同水平的色度变化区间,揭示了柴达木盆地第四纪以来高分辨率古环境演变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