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0篇
海洋学   28篇
综合类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5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21.
长江口附近海区由于受到台湾暖流、黄海冷水和浙江沿岸流等水系以及长江淡水的影响,形成十分复杂的水文、化学和地质特征,成为海洋生物生长繁殖的良好环境。探索长江及长江口海区无机氮和磷酸盐的分布和迁移规律,对于河口地球化学及初级生产力的研究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已经愈来愈受到重视。本文主要就长江下游和长江口海区无机氮和磷酸盐的分布及转移规律作一些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22.
The investigation shows that the concentrations of nutrients are high in estuarine and coastal waters and low in offshore waters. The concentration of nitrate in estuaries is controlled through a physical mixing process and is also affected by hiotic activity. The annual transport of total inorganic nitrogen and dissolved phosphate-phosphorus from the Huanghe River water to the sea is about 8.45×104 and 1.45×103 tons respectively. The distributions of inorganic nitrogen and silicate in interstitial water of surface sediments are similar to those in surface and bottom sea water. Their contents in interstitial water are227 552μmol/l (average 375) for ammonia, 0.31 -9.0μmol/l (average 1.6) for nitrite, 0 41μmol/1 (average 6.0) for nitrate, and 41 139μmol/l (average 77) for silicate. The average concentrations of phosphate in the surveyed area are 0.64μmol/l for seawater and 1.2μmol/l for interstitial water. A cycle of phosphate in the estuary is also suggested in this paper.  相似文献   
23.
黄河口铀的化学行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根据1984年4月—1984年11月和1987年10月对黄河口铀的调查结果,讨论了铀的某些化学行为,提出,黄河口(特别是河门站)水中铀可能是处于热力学不平衡状态,较详细地探讨了影响黄河口水中铀存在形态的各种因素。黄河口水中铀除以可溶态存在外,悬浮态铀的存在比较明显。还初步认为黄河口水申铀的地球化学异常现象具有一定的非保守性质。  相似文献   
24.
本文根据1959,1960和1983年的系统调查资料(1983年主要取用氮素的冬季数据),对渤海生物无机化学环境9种因素(包括水温)的分布变化及其与生物的关系,作了较深入全面的研究。初步认为,渤海水域的水温、盐度、酸碱度、溶解氧和硅酸盐,量值中等,是温带海洋生物栖息的良好环境;无机磷、氮含量,中下水平,尚能满足一定量浮游植物的生长繁殖需要,是自养生物的影响因素之一。渤海有一定的生产潜力,可以适量地进行有关海洋动植物养殖。  相似文献   
25.
渤海胶州湾两水域浮游植物生物量与环境因子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洋生物与其所栖息的环境密切相关。自养生物吸收利用水中的无机态元素C,H,O,N,P,Si,Fe等(有的尚包括一定量的有机态化学物质)变为有生命的有机体;异养生物捕食植物或动物来构成机体和维持生命;生物异化作用及尸体分解,又将有机态物质变为无机态化学成分。因此,海洋生物离不开化学元素。元素在海洋中的循环,括包着生物体作用过程,除食物链化学物质外,还包括着生物栖息环境条件。例如:任何生物都有自己的适温范围;盐度与生物的渗透压有关;pH值大小对海藻吸收氮素形态有影响;铅、汞、砷及农药等对海洋生物有致病性。由此看来,海洋理化环境的研究,在元素地球化学及水产农牧化中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6.
在渤海南畔的莱州湾沿岸平原第四系扩散沉积物中,广泛分布着丰富的地下浓缩海水。其特点是埋藏浅,一般均在60m以上,储量大,矿化度高(一般为120—170g/L,最高可达218g/L);是渤海沿岸地下浓缩海水浓度最高的地区,也是我国目前具有工业开采价值的最大的液体盐矿。在地下浓缩海水中,除高氯化钠浓度外,还富含有镁、钾、碘、锶、锂及铀等化学元  相似文献   
27.
本文讨论了海水水样在不同材料瓶子和不同季节(不同温度)条件下,硝酸盐和亚硝酸盐浓度在储存期间的变化。硝酸盐和亚硝酸盐浓度的减少是由于浮游植物的摄取和聚乙烯瓶的吸附;硝酸盐的增加是由于氨和亚硝酸盐氧化的结果;温度高将有助于上述过程的进行。水样中加0.3%的氯仿有助于稳定水样。实验表明,在4℃和-25℃低温下保存水样,175天内变化较小,这是比较有效的储存办法。  相似文献   
28.
29.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