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5篇
  免费   53篇
  国内免费   55篇
测绘学   72篇
大气科学   64篇
地球物理   27篇
地质学   134篇
海洋学   33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51篇
自然地理   2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TEQC与CF2PS在GPS数据预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刘刚  李征航  于晓歆 《地理空间信息》2010,8(5):146-148,151
提出一种采用TEQC+CF2PS的预处理模式。首先利用TEQC软件进行GPS观测数据的质量检核,然后利用CF2PS将检核结果进行成图,并根据检核结果进行编辑,剔除观测误差比较大的观测数据,进而提高GPS观测数据的质量,并提高后续的数据解算质量。  相似文献   
132.
类书是一种特殊的文献编纂形式,它的真正起源应该是《皇览》。在文献聚集、文献利用、文学创作、帝王影响、文献编纂、学术思想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下,类书得以产生与发展。类书是中国传统学术、文化与思想发展到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必然产物。  相似文献   
133.
2003年10月27日的暴雪天气过程不仅来势快,而且强度大,给准确的预报和及时防灾减灾造成一定的难度。本文利用日常预报产品对这次暴雪过程进行分析,总结经验。通过分析得出以下结论:高空冷涡与南来气旋的配合以及太平洋副高脊和大兴安岭至黄淮4个弧型高压的阻挡是造成这次天气过程的关键所在,其强度达到爆发性气旋的标准。  相似文献   
134.
刘刚 《气象科技》2007,35(Z1):18-20
电阻电压降的空气击穿强度为500kV/m已是共识,然而笔者在研制"低压电源避雷绝缘子"专利产品过程中,发现小间隙电阻电压降的空气击穿强度大大高于此值,于是在"外径千分尺"上设立可调节放电间隙,从0间距开始,每次扩大0.01mm,对空气微小间隙放电的伏距特性进行测试研究.发现空气间隙放电的伏距特性随着间隙的增大由非线性变化区段发展到线性变化区段的规律,0.4 mm是非线性变化区段变为线性区段的关节点.当间隙小于0.4 mm时,击穿电压与击穿距离存在降指数函数关系;当间隙大于等于0.4mm时,击穿电压正比于距离加一个常量,即距离每增加0.01mm,击穿电压增加5 V,常量为1560 V.500kV/m只是间隙在大于等于0.4mm区段并间隙无限增大时空气击穿强度无限趋近的最低值,与微小间隙的空气击穿强度严重不符.  相似文献   
135.
计算机辅助地质填图系统中GIS和DBS的集成探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新一轮的国土资源大调查将全成引入计算机技术,实现区谱填图的全程计算机辅助化,其中“多S”集成应用是关键问题,目前GIS平台上已把GIS,CADS,GPS集成为一体,进一步是将DBS和GIS集成应用,这可以通过建立主题数据库,使用公共数据模型和开发“通信中间件”来实现。  相似文献   
136.
PCVSAT接收站(即单收站)的硬盘容量小,容易造成“掌盘”现象。经过实践,利用MICAPS系统的定时删除文件功能可解决这一问题。关键是如何安装这个文件,为此介绍了安装的5个操作步骤,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37.
基于GIS的1:5万区调野外空间数据快速采集技术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利用GIS技术综合多源地学空间信息,应用于区域地质调查的重要方面-野外空间数据采集。根据我国1:5万区调工作流程和数据采集的特点,在野外空间数据采集子系统中应用系统工程的思想,采用MapGis和ArcView工具型地理信息系统软件,进行二次开发;从野外空间数据采集的标准化、数据字典、地质观察点定位、空间数据及其相关的属性数据的一体化采休、素描图的绘制等面加以研制,初步实现了1:5万区调系统中的野外  相似文献   
138.
1951~2004 年西藏产业结构的演进特征与机理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刘刚  沈镭 《地理学报》2007,62(4):364-376
采用产业经济学、计量经济学、统计学和GIS 中的相关方法和技术, 对西藏 1951~2004 年期间产业结构演进的特征进行了定量评价。分析了1951~2004 年西藏产业结构演进的四个阶段及其特征,利用指标计算分析了三次产业及其内部结构、就业产业结构、产业结构升级转换等层面的动态演进过程, 然后运用偏离-份额分析法(SSM) 计算了1975~1984 年、1985~1994 年和1995~2004 年三个代表时段产业结构演进的数量特征,并结合GIS 方法分析了西藏农林牧渔业产业重心的时空动态演进过程。最后,归纳出西藏产业结构 演进的主要驱动力是需求结构约束、资源禀赋差异、政府引导的巨大作用和潜力较大的高原特色产业技术创新能力,并针对性地提出了“优化第三产业结构,保证第一产业发展,重点 扶持第二产业”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9.
在海南岛东部滨浅海砂矿资源调查中,应用绳索锤击取心浅钻技术实施20 m浅钻,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实践证明,这种浅钻技术是获取浅层地质实物资料、验证地下信息推断与解释,最终圈定矿体、计算储量、评估品位的有效手段。介绍了这种结构简单、扰动较小的地质浅钻技术及其在生产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40.
鲁北地区于2001年已陆续开始应用热泵技术开发浅层地热能,但区内的浅层地热能资源评价工作却严重滞后,制约了区内浅层地热能资源的开发和合理利用。为促进鲁北地区浅层地热能的开发利用,省政府拿出专项资金,开展了鲁北地区浅层地热能的资源评价工作,前期在调查区域内开发利用现状和摸清地质条件的基础上,采用层次分析法,分别对地下水换热方式和地埋管换热方式进行了开发利用适宜性分区,采用热储体积法对该区的浅层地热容量进行了计算,得出鲁北地区浅层地热容量为29.386×1015kJ/℃;并根据适宜性分区结果,分别对地下水式和地埋管式地源热泵适宜区、较适宜区可利用换热量也进行了计算,得出地下水式地源热泵200m以浅可利用换热量为0.848 9×1010kW·h,地埋管式地源热泵200m以浅可利用换热量为6.526 1×1012kW·h。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