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5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18篇
测绘学   17篇
大气科学   33篇
地球物理   7篇
地质学   25篇
海洋学   39篇
综合类   12篇
自然地理   2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 毫秒
121.
介绍了一种新研制的现场测量用小型质谱仪,该仪器能够用来监测水体中的痕量重金属元素如铅(Pb)、铬(Cr)、镉(Cd)、铜(Cu)、铁(Fe)以及砷(As)等,对水质环境污染的现场、实时、连续监测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2.
通过大量的岩心观察、铸体薄片、物性测试、测井资料解释等,用印模法编制了镇泾油田前侏罗纪古地貌图。通过分析古地貌与上覆地层延9的沉积相展布、构造格局及下伏长6的储层特征,认为延9的沉积相展布完全受控于前侏罗纪古地貌,辫状河道自高地经缓坡从山谷流出,北边河流有支流汇入南边河流;延9构造均为差异压实形成,高地和山脊易形成幅度较大的背斜构造;剥蚀面之下的长6储层物性明显受控于淋滤作用的改造程度,淋滤作用愈强、蚀变产物易带走,则储层具有较好的物性,而淋滤作用的改造程度和蚀变产物的易带走程度也完全受古地貌的控制,山谷为淋滤带最发育区。剥蚀面之上的延9油层主要受构造和砂体的控制,油层分布于高地和山脊;而剥蚀面之下的长6油层主要受控于淋滤带的改造程度,油层主要分布于山谷。  相似文献   
123.
2007年浙江地区梅雨期闪电特征的分析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刘岩  王振会  张慧良 《气象科学》2009,29(2):225-229
基于浙江省闪电探测网获取的地闪资料,从闪电的空间分布、日变化、强度等方面分析了2007年浙江地区梅雨期的闪电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浙江地区梅雨期闪电的空间分布与地形有关;云地闪中负闪约占97%;地闪具有明显的日变化,总体呈单峰单谷形式;地闪的强度与频数存在反位相的关系.另外,本文对闪电与降水的关系进行初步分析,发现2007年浙江地区梅雨期降水与正地闪具有较好的相关性,得到午后累计降雨量与对应时段内正地闪频数的回归方程P=8.8016R+491.54,相关系数r为0.3.  相似文献   
124.
冰盖是大面积(超过50000 km^2)覆盖陆地表面的极厚冰体,在重力作用下的形变宏观上表现为由内陆向沿海流动[1],当前世界上仅存格陵兰和南极两大冰盖。广大的内陆区域冰雪终年不化,以极低的速率积累表面降雪继而密实化为冰川。受基岩性质和地热通量的影响,冰盖底部融化润滑在冰盖内部形成快速冰流通道。如果融水在下游积累到一定程度,则会进一步发育成为相互连通的冰下水文系统,并最终汇入海洋[2]。当固体冰川流向海洋时,受地形约束可能形成冰架,由冰水密度比值可知只有约1/10漂浮在海面以上,绝大部分冰架与海水直接接触。  相似文献   
125.
油页岩是未来重要的补充与替代能源。通过开放体系程序升温热模拟实验,对燕山地区下马岭组海相油页岩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其热裂解反应主要发生在440~480℃,表观生烃活化能集中分布于170~290 kJ/mol,主峰约为240 kJ/mol,明显高于陆相油页岩(抚顺油页岩和茂名油页岩),而与下古生界海相烃源岩(甘肃平凉奥陶系灰岩及爱沙尼亚奥陶系Kukersite油页岩)活化能分布范围及主峰位置相似。以ICP技术规范为例,在相同热历史条件下,通过数值模拟认识到下马岭组海相油页岩主生烃温度为275~325℃,高于湖相油页岩(265~305℃),而与下古生界海相烃源岩相似,表明其可能具有与古生界海相有机质相似的生烃机理。  相似文献   
126.
信息通信技术(ICTs)——区域发展的催化剂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介绍了一些关于信息通信技术和通信传输网络在区域发展中应用的实例,提出了一些关于曜息通信技术在区域发展和地区规划上应用的方针,这项研究也是区域之间消除边界障碍,建立最优区际关系的需要。  相似文献   
127.
利用山东中部地区8个气象站1966—2015年逐日气温观测资料,用5日滑动平均气温作为划分依据,结合气候趋势法、Mann-Kendall法和经验正交分解法,对山东中部地区近50 a的四季开始日期及长度时空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山东中部地区春季和夏季开始日期呈提前趋势,秋季和冬季呈推迟趋势,其中,夏季和冬季开始日期在1993年发生突变,四季开始日期的主要空间变化趋势一致,秋季变化强度中心在中北部平原,其他三季变化强度中心均出现在中部地区,四季开始日期空间变化规律在第二特征向量上呈现区域变化的不一致性。冬季日数最多,其次为夏季,春季日数最少,春季和冬季日数呈减少趋势,冬季减少趋势显著,气候倾向率为-2.98 d/10 a,夏季和秋季日数呈增加趋势,夏季日数增加显著,四季日数主要空间变化规律一致,强度中心在中部地区,四季日数空间变化规律在第二特征向量上存在不一致性,其中,夏季和秋季第二特征向量呈现南部山区与其他地区不同。  相似文献   
128.
刘岩 《中国方域》2004,(1):44-47
  相似文献   
129.
自由裁量权是行政合理性原则的体现,也是行政权力中最活跃的一部分权力。就行政行为而言,羁束行政行为严格地受法律规定的约束。因此,行政自由裁量权的合理使用与否,就成为检验行政主体依法行政水平及其公务员素质高低的标准之一。随着我国依法治国、依法行政方略向纵深推进,如何有效行使、合理控制行政自由裁量权,已经成为各级政府部门关注的课题。目前,在矿产行政处罚中,因自由裁量权使用不当,引起  相似文献   
130.
利用淄博地区8个气象站1980—2014年35a的逐月降水观测资料,分析了夏季和逐月降水量的变化特征以及夏季降水量的气候突变和变化周期。结果表明:从年际变化情况看,淄博地区夏季及各月降水量距平百分率年际振动幅度较大,波动幅度6月份最大,7月份次之,8月份最小,降水量的线性趋势夏季及7月和8月均为缓慢增多趋势,6月份呈缓慢减少的趋势,南部山区趋势最大,北部次之,中部、东部最小均未能通过a=0.05的显著性检验。全区8月份平均降水量在1997年之后出现显著增多趋势,为一突变现象,突变点出现在1981年;全区夏季平均降水量及6月份、7月份降水量未发生突变现象。夏季降雨变化周期主要表现在较小的时间尺度上,随着时间尺度的增大作用减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