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12篇
测绘学   9篇
大气科学   6篇
地球物理   4篇
地质学   42篇
海洋学   28篇
综合类   2篇
自然地理   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83年   1篇
  1979年   1篇
  1959年   2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地下水的一般概念地球表面绝大部分(72%)被水占据着,这些水份在一定的气候条件下,可以蒸发而变为水汽,然后又由水汽变为雨、雪、雹、霜、露而降落地面。降落到地面的水,除一部分再蒸发和另一部集成水流汇入海洋外,剩余部分则沿着地层的空隙渗透到地下,积聚于岩层的孔隙与裂缝中,成为我们所说的地下水。地下水根据是否受重力的影响而分为物理结合水与重力水两种:物理结合水是地面上的水份沿地层孔隙渗透的过程中,由于受到土颗粒的分子引力作用,而被吸着于  相似文献   
72.
孙健  刘海  刘钦  卢玲 《华东地质》2021,(1):108-115
在总结皖南地区泥石流主要特征的基础上,重新梳理了沟谷型泥石流调查评价过程中的调查要素和评价因子,提出了沟谷型泥石流调查评价工作方法:对沟谷进行泥石流初步评价,以可搬运物源量和可淤积容量比值系数作为初步评判标准; 以沟谷泥石流集水盆地形态特征、可搬运物源属性分布及储量、堆积区地形等特征作为主要调查内容,对易发性评价因子赋予分值。在此基础上,以皖南小容泥石流地质灾害调查为例,探讨更直观、更科学、更切合实际的沟谷型泥石流地质灾害调查评价工作方法。  相似文献   
73.
基于证据理论的遥感图像分类方法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遥感图像分类是一项十分重要而且复杂的问题。传统的图像分类方法多数是基于贝叶斯主观概率理论的图像分类方法,由于其在解决不确定性问题上存在诸多缺陷,近年来,将数学的证据理论应用于遥感图像分类已成为新的发展趋势。本文首先介绍了证据理论与贝叶斯主观概率理论对于解决不确定性问题的差异,证据理论的主要定义和算法。文中还重点介绍了证据理论用于模式识别的支持度函数,并将支持度应用于图像分类,得到像元级按大类(如土地利用的城镇用地、耕地、林地和水体)划分的支持度表面,然后进行硬分类叠加,得到初次分类结果,再进行精度评估。如果不满足精度要求,再对各类支持度小于某域值的像元进行二次分类,如此下去,直到达到分类所要求的精度。该方法的主要优点是可以进行分类后的再分类,且精度非常高,而贝叶斯分类不可以进行分类后的再分类,只能重新训练样本进行整体分类,效率低,精度也难提高。该方法理论可靠,实用性强,易操作,有研究潜力。  相似文献   
74.
神农架地区位于华南扬子克拉通北缘,发育完整的成冰系- 埃迪卡拉系地层层序。本研究基于新近发现的6个埃迪卡拉系盖帽碳酸盐岩剖面,系统研究了其地层学、沉积学和C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并依据盖帽碳酸盐岩发育的一系列沉积指相标志,讨论了盖帽碳酸盐岩形成的沉积环境。神农架盖帽碳酸盐岩由细粉晶白云岩组成,盖帽白云岩与下伏冰碛岩接触关系多较截然,部分为渐变过渡关系,沉积构造单调,以水平层理或块状层理为主,少见其他特殊沉积构造或岩石、矿物组分,偶见团粒、叶枝状等藻类生物,盖帽白云岩和上覆岩系构成快速海侵 退积的沉积层序。盖帽白云岩δ13C剖面显示,由下向上从极低(-6‰~-9‰)到中低(-4‰~-5‰)负漂移,或从中下部中低幅负偏逐渐向上更负偏(-4‰~-5‰间)或在中低负值附近高频振荡,但上覆沉积物的δ13C剖面保持持续中低负偏。研究表明,沉积指相标志及C同位素共同指示盖帽碳酸盐岩与冰后期海平面快速上升同步,这6个盖帽白云岩剖面 主要发育于神农架中西部浅水陆架潮坪区域。这些盖帽白云岩剖面的δ13C值基本类同于国内外埃迪卡拉盖帽白云岩δ13C剖面的变化规律,具有广泛的全球变化和对比意义。同时,神农架的这几个盖帽白云岩剖面δ13C值有其独特性,该特征是对冰后初期浅水碳酸盐岩沉积作用平衡全球海平面快速上升的响应。进一步研究发现,埃迪卡拉系初期盖帽碳酸盐岩沉积于扬子克拉通广泛的浅水陆架沉积环境,并非发育于从深水盆地—斜坡—陆架的各个沉积相区。  相似文献   
75.
新近野外调查发现,山东诸城西北棠棣戈庄下白垩统大盛群发育蜥脚类恐龙足迹化石,其赋存于大盛群田家楼组紫红色细砂岩、泥质粉砂岩、粉砂质泥岩和黄绿色粉砂岩韵律层中。研究区共发现29个恐龙足迹化石,其中有23个构成1条半圆形行迹,初步研究确定造迹者为蜥脚类恐龙,个体较小、身长3~4m、处于漫步状态。根据岩层中共生发育的小型槽状交错层理、板状交错层理、爬升波纹层理、水平层理、雨痕、泥裂等沉积构造,认为研究区下白垩统大盛群为滨浅湖沉积,可进一步划分出砂质滩坝、滩坝边缘、沙泥混合滩及泥滩等沉积微相,恐龙足迹化石产在砂质滩坝微相细砂岩、粉砂岩层面上。河湖相细砂岩、粉砂岩有利于恐龙足迹化石赋存,也暗示蜥脚类恐龙喜好在湖岸边活动,表明生活习性与生存环境具有一定的相互制约关系。  相似文献   
76.
针对舟山群岛的海洋环境和渔业资源等情况,设计了一种正六棱柱式人工鱼礁用于改善当地的海洋生态和渔业资源。选用反映鱼礁通透性的ε值和反映鱼礁附着能力的η值两个参数对人工鱼礁的结构进行评价,通过比较发现所设计的正六棱柱式人工鱼礁在具有良好通透性的情况下还能够为海洋生物提供更大的附着面积,满足设计需求。使用Fluent软件对鱼礁进行CFD仿真,发现鱼礁迎流面前部上升流的最大高度随来流速度的增加而增加,鱼礁后方背涡流的长度约为鱼礁高度的9.3~9.6倍,表明其具有很好的水动力特性。为进一步验证鱼礁的水动力学性能,在相同尺寸、相同水域环境下对鱼礁模型设计了水槽实验,与仿真结果相互验证,证明了正六棱柱式人工鱼礁水动力性能的有效性。最后采用实地调查的方法对正六棱柱式鱼礁礁区与箱形鱼礁礁区进行建设效果的对比评价,发现两种鱼礁均能对各自所处的海洋环境起到增殖作用,正六棱柱人工礁区的平均生物密度大于对比礁区的生物密度,证明了其良好的水动力特性对增殖效果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77.
连宇顺  刘海笑 《海洋工程》2019,37(1):142-154
在回顾合成纤维缆绳的分类和工程应用的基础上,概述了各类纤维缆绳的优缺点和工程适用性。介绍了合成纤维系缆实验技术的国内外研究进展,并综述了合成纤维缆绳的破断强度、动刚度、蠕变、蠕变回复、蠕变破断和疲劳破坏的研究现状,在此基础上展望了今后需要继续开展的合成纤维系缆研究方向。这将为海洋系泊工程中合成纤维系缆的研究和应用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78.
分形理论对于海岸线性质的研究具有重要作用,分形插值方法作为处理此类问题的全新手段,可以根据少量数据刻划景物特征,产生预期的景物图像.扼要介绍了分形插值函数,据此可得到景物曲线的分形模拟图像、分维和长度.在此基础上,结合Visual Basic环境和国产全组件式GIS软件SuperMap Objects组件开发平台,开发相应的分形插值计算系统,然后以天津市海岸线为实例,实现海岸线的分形模拟图像,计算出海岸线分维,并归算得到海岸线的实际分形长度.结果表明,应用分形插值系统可以一举获得海岸线的分形模拟图像、分维和长度.  相似文献   
79.
作为深海工程应用中一种新型的拖曳嵌入式系泊基础,法向承力锚与目前新型的深水绷紧索系泊方式结合,在深水条件下的优势非常明显.综合比较了新型拖曳锚、吸力锚以及桩锚在施工、性能以及经济性等多方面的特点.提出了开展新型拖曳锚研发的若干关键技术.在对国外的实验研究现状进行综合评述的基础上,重点介绍了在构建新型拖曳锚模型实验平台方面取得的成果,涉及模型水槽、拖曳与回收系统、测量系统、模型锚板设计以及拖曳-系泊转换机构等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80.
Based on the theory of impact dynamics, the motion equations for a mooring line-floating body system before and after impact loading are established with consideration of the viscoelastic property of mooring lines. The factors that influence the taut-slack conditions of a mooring system are analyzed through classifying the taut-slack regions, which are defined by non-dimensional ratios of displacement, frequency, and damping of the system. The mooring system of Jip spar platform is analyzed, and the snap t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