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5篇
  免费   80篇
  国内免费   40篇
测绘学   32篇
大气科学   26篇
地球物理   135篇
地质学   155篇
海洋学   47篇
天文学   3篇
综合类   18篇
自然地理   2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63年   1篇
  1956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341.
库.  AK 柏美祥 《内陆地震》2000,14(2):176-191
在现代以地震作用为标志的时期地球继续发展演化?内部和外部能源对地球的形成和发展从根本上起了重大作用。在整体作用下,地球演化和发展的过程与构造和物质的改造同时发生,并在地质环境物理性质的变化上有所反映。这样一些变化是震源区与地震前兆的形成依据。  相似文献   
342.
天山地区地下流体大震(强震群)远场前兆异常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高小其  崔勇 《高原地震》2000,12(4):25-32
从 1 990年至 1 999年 ,天山及其相邻地区共发生了 7级以上地震 3次 ,包含了1 1次 6级以上地震的强震群 1次。震前 ,天山地区地下流体不同程度地出现了前兆异常。这一现象既显示了地震孕育的复杂性 ,又揭示了其在地震预报中的广泛研究意义  相似文献   
343.
344.
波浪作用下桩桩周围局部冲刷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系统的物理模型试验,考虑波高、周期、水深、泥沙粒径、桩柱直径等影响因素,研究桩柱周围的局部冲刷形态、尺度高。分析了桩柱周转局部产中刷的三种基本类型,得出最大冲刷深度随波数的变化规律,提出了最大冲刷黉度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345.
新疆呼图壁21号泉动水位震兆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新疆呼图壁21号泉的水文地球化学环境,分析了该泉动水位变化的原因;总结了其震兆特征的变化规律,并对该泉的映震效能进行了评价。最后对其映震机理和映震性能较好的原因进行了探讨和分析。  相似文献   
346.
2004年12月26日印尼8.7级强震新疆地区的同震效应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2004年12月26日印尼苏门答腊北部发生了8·7级特大地震,震后发现新疆地区的部分应变、地倾斜、水温和水位等,都记录到了不同程度的异常现象,且在清理中发现,不同的仪器记录能力相差很大,如数字化形变观测仪器的记录能力得到提高,克服了模拟记录在中强震发生时出现的限幅和断点等丢失信息现象;但数字化水位仪器的记录能力却有所下降。本文将上述现象简述并予以分析,以期对进一步深入研究这次地震对我国未来地震趋势的影响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347.
油气探井喷涌现象及其与地震的对应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新疆魏家沟新05井是一个深2260m的石油探井,自1978—2004年的27年间,发生了9次井喷现象。当井喷发生时,地下水携带大量的天然气和少量的油花、油腊从井中猛烈地喷射出来,水柱喷射的最大高度达10m以上,井喷无明显的周期性特征。依据震例总结的经验,筛选了一批地震,以新05井发生井喷现象后未来半年为限,研究了所筛选的地震与井喷现象的对应关系,发现震中距100km范围内发生5级地震的对应率为33.3%,100~300km范围内5级地震的对应率为零,500km范围内6级地震的对应率为零,1000km范围内大震或强震群的对应率为60.0%  相似文献   
348.
尼泊尔MS8.1地震引起中国大陆大量地震观测井水位和水温的同震响应. 从宏观结果看, 在54个同时存在水位和水温同震效应的观测井中, 有51口观测井的变化类型为水位上升-水温上升、 水位下降-水温下降、 水位振荡-水温上升或下降(以下降为主), 井水位与井水温同震效应表现出良好的相关性, 这可能与地下水动力学作用有关; 有3口观测井的水位变化与水温变化方向相反, 且水温变化均为震后效应. 另外, 有1口观测井水位无变化而水温同震效应明显. 这些不同类型的同震变化与井孔条件、 水温梯度、 传感器位置及水位埋深等多种因素有关. 从微观结果看, 井水位同震效应出现的时间及变化幅度与井水温同震效应出现的时间及变化幅度之间的关联性比较复杂, 这与井孔条件和温度梯度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349.
2008年3月21日和2014年2月12日在新疆和田地区于田县先后发生两次MS7.3地震,两次地震震中相距110 km. 根据大震现场考察的结果,两次地震的宏观异常表现有较大差异.本文从发震构造、 震源深度和震源机制的角度,结合发震时间和空间分布等,分析了两次于田地震宏观异常异同点的可能原因, 初步总结了新疆地区地震宏观异常的空间分布特征、 物理特征和时间特征, 并结合哈萨克斯坦地震生物观测的研究现状,对我国现阶段的地震宏观观测给出一些建议性意见.   相似文献   
350.
伸展断陷盆地的演化特征——以海拉尔盆地贝尔凹陷为例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7  
沈华  李春柏  陈发景  尹微  张宇 《现代地质》2005,19(2):287-294
贝尔凹陷是海拉尔盆地中一个早白垩世的伸展断陷,通过综合应用地震、钻井等资料对贝尔凹陷的形成及演化进行深入分析,认为伸展作用和缩短作用的交替进行贯穿了凹陷的演化过程,白垩纪发育的3个伸展作用幕和3个缩短作用幕控制了凹陷的3期沉积旋回、伸展构造与反转构造的叠加和油藏的形成。伸展作用和缩短作用控制着贝尔凹陷内的构造样式和沉积样式的形成与演化。从而影响着烃源岩、储集层的发育与分布,并制约着油气的运移、聚集和保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