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14篇
测绘学   9篇
大气科学   36篇
地球物理   1篇
地质学   21篇
海洋学   9篇
综合类   8篇
自然地理   9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6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超声法制备不同形貌氧化亚铜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CuC l为前驱体,采用超声辐射制备出了微米立方、八面体氧化亚铜和纳米微晶氧化亚铜,通过XRD和SEM对实验产物进行了表征分析,并对超声作用机理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所得产物为Cu2O纯相,Cu2O形貌为微米尺度立方、八面体和纳米尺度的纳米微晶。反应温度和CuC l的加入量决定了反应产物纯度和形貌。  相似文献   
32.
运用WRF中尺度模式对2012年4月12日柳州市出现的一次冰雹强对流天气过程进行了高分辩率数值模拟,较好地再现了冰雹天气发生的热力和动力机制,在此基础上对柳州市北部山脉作降低和升高处理,运用WRF中尺度模式进行了地形敏感性试验,结果表明:(1)此次冰雹天气过程发生在典型的上干下湿不稳定大气层结中;(2)强对流发生需要较长的能量积累时间,但强对流爆发后能量释放迅速且时间短暂;(3)强对流发生前上升运动和正涡度较弱,且当中层有"干侵入"时会出现较弱的下沉运动,但在强对流爆发时上升运动瞬间突增,正涡度迅速增加,强上升运动和强涡度柱到达对流层上部,并出现强的垂直风切变;(4)地形改变对深厚冷空气的影响不大,地形降低使山脉南部急流强度加大,地形升高使山脉南部急流强度减弱,急流核南落,地形升高也使得动力条件明显增强,对强对流的发生更有利。  相似文献   
33.
刘蕾  周晶  付伟  高辉 《气象科学》2018,38(4):545-552
利用国家自动气象站和ECMWF-interim再分析资料,从高低空急流的角度对2016年7月1—4日安徽沿江地区的连续性暴雨的成因进行了探讨。研究表明,7月1—4日,高空急流出现明显的北跳、强度增强,低层西南急流强度则达到2016年最大值。伴随着高低空急流的异常变化,在安徽沿江地区上空形成了强烈的高空辐散和低空辐合,同时高低空急流耦合激发形成次级环流,使得旺盛的上升运动一直延伸至对流层上层。高低空急流耦合在1—2日比较强烈,3日起耦合强度逐渐减弱,导致小时雨强进一步减弱。另一方面,低空急流的增强也使得孟加拉湾的水汽源源不断的输送至安徽沿江地区,近地面至3 000 m高度上南风输送为沿江地区连续性暴雨提供了充沛的水汽。  相似文献   
34.
随着国产遥感卫星影像资源的日益丰富,基于国产遥感卫星影像的应用与研究也逐渐成为焦点。目前,充分利用国产卫星影像,逐步减少使用国外遥感影像,是我国现代测绘产业发展的大趋势。论文基于资源三号国产卫星影像,分别在稀少控制点、足够多控制点的条件下,研究快速生产DSM的技术流程,并对其精度进行对比分析,对基于国产高分辨率遥感卫星影像的现代测绘产品快速生产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35.
刘蕾 《地质找矿论丛》2014,29(3):454-457
在物探等值线绘制中采用Mapgis的4种离散数据网格化方法,对物探规则网数据成图。经对比分析,使用距离幂函数反比加权法、泛克立格网格化方法绘制的等值线图与手工勾绘的等值线图异常形态基本一致,确定这两种方法作为物探等值线绘制的网格化模型。  相似文献   
36.
刘蕾 《山东地质》2014,(4):100-102,106
采用MapGIS软件绘制地质图件时,经常遇到需要批量输入点线等数据问题,如果直接逐个输入,不但效率低下,且容易输错,利用Excel的编制函数功能编写MapGIS明码文件,来说明如何实现 MapGIS点线文件的批量输入,使地质图件的绘制更加快速、准确、高效。  相似文献   
37.
利用国家气象信息中心提供的753站降水资料,澳大利亚气象局提供的RMM MJO指数资料和NECP/NCAR逐日再分析资料,分析了2013年夏季长江中下游地区降水持续异常与MJO位相异常的可能联系。结果表明:2013年夏季长江中下游地区持续干旱期间,MJO位相分布明显异常,MJO东传停滞,长时间维持在第1、8位相;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偏北偏强。当MJO位于第1、8位相时,东亚高纬度地区的环流距平场呈现“西高东低”的分布特征,不利于西伯利亚地区的冷空气南下至长江中下游地区;当MJO位于第1位相时,副热带高压西北侧水汽主要输送至长江中下游地区,第8位相时,输送至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水汽异常偏少。总之,当MJO位于第1、8位相时,冷空气活动较弱,冷暖空气无法在长江中下游地区交汇,同时该地区深厚的下沉运动从近地面一直延伸至对流层上层,不利于降水的发生,导致2013年夏季降水持续偏少。  相似文献   
38.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NCEP/NCAR的1°×1°格点的再分析资料对柳州市2012年3月14日-19日的一次连续性大雾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槽前较弱的西南气流、地面处于均压场,是大雾形成的一个有利的环流形式;中低层充足的水汽、适宜的风速及较强的逆温层为大雾维持提供了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39.
为贯彻落实国土资源部《保发展保红线工程2011年行动方案》,进一步加强全省"双保"工程的组织领导和工作机制,3月15日,辽宁省国土资源厅副巡视员谢量雄代表厅党组传达了国土  相似文献   
40.
基于要素指数法的皖江城市带土地资源承载力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人均建设用地与健康人均建设用地水平构建要素指数法评价模型,并结合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与国土空间格局调整的现实需求,对区域内59个县(市、区)进行了土地承载力评价,结果显示,皖江城市带有55个县市区土地承载状态为Ⅰ级(良好状态),仅芜湖市镜湖区、铜陵市铜官山区、合肥市瑶海区与马鞍山市花山区土地承载潜力较小;通过与长三角城市群、京津冀城市群的土地承载力比较,皖江城市带的土地资源优势明显。研究表明,基于要素指数法的土地资源承载力评价方法科学可行,便于实现区域间评价结果的比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