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36篇
测绘学   7篇
大气科学   35篇
地球物理   18篇
地质学   50篇
海洋学   18篇
综合类   4篇
自然地理   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196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72.
提出了基于抖动量化和信噪比(SNR)的自适应鲁棒音频盲水印算法.在分析经典量化方法存在的安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抖动量化嵌入和提取水印的方法,抖动量由密钥控制的混沌通过映射产生,加强了系统的安全性.针对现有水印算法需通过反复实验确定合适嵌入强度的问题,算法基于音频内容的信噪比公式自适应地计算水印嵌入强度.实验表明,本算法是不可听的,对常规信号处理操作是鲁棒的.  相似文献   
73.
阜新地区干旱发生规律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利用1953—2008年阜新县、彰武县两个气象站的降水量资料,分析阜新地区干旱发生时间、频率,对这一地区干旱发生规律进行探讨。结果表明:阜新地区平均年降水量为505mm,就这一降水量而言,基本能够满足大田作物生产对水分的需求,但降水年际变差大、年内分配不均是引发旱灾发生的主要原因;夏季降水集中,占全年降水的67%,多数年份能够保证大田作物生产;秋季常有秋吊发生,而漫长的冬季至春播之前降水较少,春旱最为频发。提出解决春旱的有效途径是高效保蓄夏、秋两季的降水,通过多种措施提高农田水分入渗、蓄水能力,抑制和减少地面蒸发。另外,这一地区年降水量呈现周期性变化,并表现出逐年减少的趋势,这可能使当地的干旱灾害更频发。  相似文献   
74.
文章利用2002年3月29日~4月4日在浙江临安大气本底污染监测站观测的气溶胶粒子质量谱、离子与元素成分的数据,结合TOMS卫星的气溶胶指数资料和轨迹模式,重点分析在北方沙尘暴输送影响期间临安气溶胶质量浓度尺度分布的演变特点以及气溶胶化学成分与不同空气来源的关系。初步分析结果显示,受北方沙尘暴天气影响,临安气溶胶质量浓度、离子、元素浓度有明显的尺度分布演变。这种演变与污染物来源和大气污染物的气粒转化有关。沙尘影响前和结束后临安地区气溶胶主要以细粒子为主(<2.1μm),峰值粒径0.65~2.1μm,而受北方地区的沙尘暴影响,峰值粒径偏移到2.1~3.3μm,且在7~11μm间出现另一个峰值,同时临安气溶胶粗粒子中矿物元素显著增加。从离子成分看,在整个观测期间SO2-4与NH+4在细粒子段有很好的一致性,而SO2-4,NO-3与Ca2+在粗粒子段有很好的相关,尤其是沙尘影响期间NO-3与Ca2+有很好的对应关系,表现出较明显的表面非均相反应特征  相似文献   
75.
空中人工引发雷电的正负先导特征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通过对 1998年 8月 2 2日空中引发雷电先导过程的光、电观测资料的综合分析发现 ,在空中引发雷电的先导系统中存在三个先导过程。①向下发展的负先导在起始阶段呈小阶梯特征 ,阶梯之间的时间间隔约为 2 0 μs ,阶梯的上升时间小于 1μs,随着负先导的下行发展 ,梯级增长。②金属导线上端向上发展的正先导在负先导接地之后 ,表现出明显的阶梯特性 ,阶梯之间的时间间隔平均为 15 μs。③从地面向上发展的连接正先导由多个振荡脉冲组成 ,脉冲之间的时间间隔约为 13μs,连接先导的发展也是梯级的。电场快变化中的高频分量随着距离的增加衰减很快。最强的发光是由向下的负先导接地时形成的小回击产生的 ,强光只集中在空气离化而形成的放电通道部分 ,光强则随着高度的增加很快衰减 ,其传播速度约为 2 .1× 10 8m·s-1。在小回击发生之前 ,向下发展的负先导在接地之前有较强的发光 ,而金属导线上端向上发展的正先导没有明显的发光。在小回击发生之后 ,金属导线上端向上正先导的发光强度被增强 ,其向上的传播速度约为 2 .4× 10 6m·s-1。金属导线部分在小回击发生之后约 2 2 0μs逐渐开始熔化发出强光 ,并向上发展而与前面向上发展的正先导的发光相并合 ,其传播速度约为 1× 10 6m·s-1  相似文献   
76.
2003年夏季临安地区大气气溶胶离子成分的尺度分布特征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文中利用2003年夏季在浙江临安大气本底污染监测站观测的资料,分析了临安的气溶胶质量浓度、离子成分的尺度分布特点及主要离子间的相互关系。初步结果显示,该期间临安气溶胶主要以粒径小于2.1μm的细粒子为主,约占总质量浓度的66%,其中粒径小于0.65μm的粒子可达总质量浓度的50%,远高于其他各级尺度段上的粒子浓度。与质量浓度分布相似,可溶性无机离子成分主要集中在粒径小于2.1μm(记为PM2.1)的细粒子中,PM2.1粒子中可溶性无机离子约占所有尺度段(包括所有5级)离子质量浓度总和的88%。其中粒径小于0.65μm的亚微米粒子中的离子质量浓度是细粒子的主要部分,占所有尺度段上离子质量浓度总和的77%。SO42-,NH4+和K+是PM2.1中决定性的离子成分。相关分析和离子平衡表明,PM2.1中SO42-与NH4+和K+有很高的相关,在粒径小于0.65μm的亚微米粒子中,非海盐硫酸盐(Nss-SO42-)主要为(NH4)2SO4,由气-粒转化产生;而在粒径为0.65~2.1μm尺度段,Nss-SO42-除(NH4)2SO4外,可能还有K2SO4,Na2SO4等存在。  相似文献   
77.
本文设想将一个街坊分解出n个全等三角形、丈量各三角形的三条边长、分别在各边长丈量中误差相同和各边长丈量相对中误差相同的条件下,推导出两种型式面积相对精度的估算公式及有关限差公式,由有关公式可得出结论,在边长丈量精度相同的条件下,三角形和街坊的面积越大,其相对精度就越高。  相似文献   
78.
一、联合企业和地震可以说,日本根本不存在没有发生过地震的地区,仅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就发生过南海道地震(1946)、福井地震(1948)、十胜近海地震(1952,1968)、新渴地震(1964)、伊豆大岛近海地震和宫城县近海地震(1978)。据调查,60%以上的市民认为本世纪80年代大地震很可  相似文献   
79.
80.
华文 《河北地质》2006,(3):20-20
中国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23日表示,计划在未来10年内投资8亿元人民币进行可燃冰的勘探研究,希望这种替代能源能够降低中国对进口原油的依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