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0篇
地球物理   2篇
海洋学   38篇
综合类   2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LAGFD-WAM海浪数值模式 Ⅱ.区域性特征线嵌入格式及其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详细地讨论了非线性源函数的参数化计算方法和模式的隐格式处理,所设计的特征线嵌入格式具有很强的物理意义,解决了时间步长与空间步长的匹配问题,既节省计算时间,又能保证计算结果的精确度。标准风场下的计算结果显示,LAGFD-WAM模式与WAM模式相比有较大改进。LAGFD-WAM模式的台风浪后报结果能很好地与实测资料符合,说明本模式完全适用于区域性海浪数值预报和后报研究。  相似文献   
22.
给出了LAGFD-Ⅱ区域性海浪数值预报模式的数值计算格式和特征线嵌入网格计算方法,并给出了与WAM模式对比的计算结果和渤海寒潮浪模拟与实测数据的比较,结果是相当一致的。  相似文献   
23.
胶州湾多分潮漫滩数值模拟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普林斯顿海洋模式(POM)数值模型的基础上加入了漫滩格式,通过对胶州湾1个月实测潮位资料的调和分析,选取了5个较大的分潮,首次对胶州湾进行了多分潮的潮位和潮流数值模拟,模拟结果与实测资料符合较好。  相似文献   
24.
东海黑潮地转流计算中的零流面选取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零流面的选取是东海黑潮地转流计算中的一个基本问题。通过对东海黑潮主流段PN断面上选取不同零流面时地转流计算结果的比较分析,考虑了东海黑潮的主要特征因子,确定了计算零流面的选取标准和选择结果。结果表明,为使计算结果可以反映实际的流速剖面结构,当水深大于700 m和小于700 m时可分别选取700 m层和底边界作为地转流动力计算零流面。  相似文献   
25.
LAGFD-WAM海浪数值模式——Ⅰ:基本物理模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LAGFD-WAM型海浪数值模式是一种第三代海浪数值模式,本文详细地介绍了该模式的物理模型,给出了能谱平衡方程、复杂特征线方程、各种源函数,以及物理空间和相空间的边界条件。  相似文献   
26.
印度洋-太平洋暖池季节变化及其相应的大气环流形式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首先通过对英国大气科学数据中心海表面温度资料和Levitus随深度变化的海温资料的分析,给出了印度洋-太平洋暖池季节变化的详细描述.另外,利用NCEP/NCAR再分析大气资料中的风场数据,采取将水平风场分量分解为无辐散分量和无旋分量的方法,分析了相应于暖池季节变化的大气环流形式.得到了这样的结论:第一,印度洋-太平洋暖池的位置随季节变化南北移动;暖池面积在北半球的5月和9月达到两个极大值;无论就海表面温度还是深度而言,该暖池分别存在一或两个强度中心.第二,尽管印度洋-太平洋暖池中间被南亚大陆所间隔,但是暖池上空对流层大气运动对于暖池的季节变化却是作为一个整体响应的.  相似文献   
27.
海浪谱峰周期与跨零周期的一个经验关系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PM谱出发,推导出谱峰周期与跨零周期的谱关系式Tp=(5π/4)^1/4Tz≈1.41Tz;对海上实测海浪谱资料进行了分析,表明该式所给出的系数与统计值相当接近,较好地解决了由海浪谱直接获取谱峰周期所产生的谱稳定性问题。  相似文献   
28.
东海黑潮主段环流子结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多种调查资料的综合分析,提出了东海黑潮主段子环流系统的物理模型,它是由较稳定的东海黑潮主段、经常出现(大概率)的右侧逆流和有条件出现(小概率)的外陆架逆流所构成的一个双环环流结构。部分黑潮水由主段北部进入陆架区形成外陆架逆流,或转向黑潮以东海域形成右侧逆流;由主段南部进入黑潮的陆架水,一部分来自外陆架逆流闭合了双环结构的外陆架部分;黑潮右侧逆流水大部分形成反气旋流动重新进入主流,闭合了双环结构的东部部分。  相似文献   
29.
胶州湾全域的变态物理模型以团岛至薛家岛的狭窄口门处为单边界.依据相似理论,确定胶州湾全域物理模型的水平比尺和垂直比尺分别为1∶700和1∶70.由几何比尺给出模型的流速比尺、糙度比尺、水流时间比尺、流量比尺及潮量比尺.设计胶州湾整体模型的试验水池为宽40 m、长50m、深1 m.试验采用翻板尾门加双向泵以水位控制为主的...  相似文献   
30.
胶州湾物理模型地形图制作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物理模型地形制作需以物理模型地形图为基础,物理模型地形图制作的科学性将直接影响物理模型实验的精度。通过选取可靠的胶州湾地形数据,以统计方法合理地选择符合要求的插值方法,制作了胶州湾物理模型地形困。该地形图制作方法对胶州湾物理模型度其它物理模型地形图制作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