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2篇
  免费   120篇
  国内免费   81篇
测绘学   56篇
大气科学   63篇
地球物理   83篇
地质学   207篇
海洋学   24篇
天文学   3篇
综合类   26篇
自然地理   3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35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31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5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 毫秒
121.
一种解算病态问题的方法--两步解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提出了一种解算病态问题的方法———两步解法。在两步计算中,均采用L曲线法来确定正则化参数α。通过算例,比较了该方法和LS估计、岭估计及截断奇异值方法的效果。结果表明,该方法要明显优于LS估计、岭估计及截断奇异值法。  相似文献   
122.
2005年4月11—12日西昌发射场遭遇了一次寒潮天气过程,而这正值“亚太六号”卫星预定的发射日。针对这一情况,发射中心气象部门利用多种探测手段,综合分析各类气象信息,采取逐步逼近的方式,在复杂条件下抓住了有利战机,准确预报出了此次寒潮过程及对场区的影响程度,圆满完成了气象保障任务。此外,利用相关资料对发射日资料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表明,MM5模式较好地模拟了本次天气过程中的降水、降温和增压过程。  相似文献   
123.
由世界气象组织(WMO)的热带气象研究计划(TMRP)主办、中国澳门地球物理暨气象局承办的“世界气象组织国际登陆台风研讨会”于2005年3月21~25日在中国澳门的世贸中心举行。澳门地球物理暨气象局局长冯瑞权博士、本次大会主席陈联寿教授、共同主席RUSSELL ELSBERRY教授和WMO代表雷兆崇博士分别在开幕式上致辞。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主管交通事务的司长在宴请时接见了与会代表并一起合影。本次研讨会的宗旨是为台风研究人员和预报专家提供一个论坛,针对登陆台风预报的现状和业务需求及登陆台风研究的未来优先发展领域进行充分的讨论和…  相似文献   
124.
湖南常德地区桃源推测隐伏断层是否存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对湖南常德地区桃源推测隐伏断裂沿线详细的地质地貌调查,以及配套的物探、钻探工作和不同深度钻孔沉积物的新年代测试,表明前人推测的桃源隐伏断裂两侧地层单元连续分布,物探剖面界面清楚,可连续追踪,没有显示断错现象;钻孔中的3个热释光年代样品也表明(13.1±11.0)×104a以来的第四纪地层在断层可能通过的位置两侧可以完全对应,下伏的基岩岩性相同,不存在新活动性。在尧河乡沅江东岸发现的“正断层”实际上为卸荷张裂缝。桃源推测隐伏断层没有存在的证据,发生1631年常德634级地震的太阳山断裂带被严格地限制在常德-益阳-长沙断裂带以北。这为地震带以及潜在震源区的划分提供了一个合理的地质背景,对于认识1631年湖南常德634级地震的构造条件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5.
研究了氯化钠存在下氯化亚锡-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铵体系对Os(Ⅳ)-三氯锡酸络阴离子的浮选行为。实验表明,在盐酸介质中,体系可以浮选分离Os(Ⅳ),其浮选率为95.2%。98.0%。方法加标回收率为94.0%-98.5%,精密度为2.1%-7.7%(RSD,n=5)。方法可用于从大量基体金属中分离Os(Ⅳ),对实际样品分离的分析结果与其他方法推荐值相符。  相似文献   
126.
喜马拉雅山北坡奥陶纪—古近纪构造古地磁新数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喜马拉雅山北坡奥陶系-古近系近乎连续的沉积地层中系统采集古地磁样品3791件,其中测试统计样品数为2920件,基本获取了统级年代古地磁数据,绘制出喜马拉雅地块奥陶纪-古近纪古地磁极移曲线和古纬度变化曲线.喜马拉雅地块在向北漂移过程中曾发生了多次旋转,最后一次约28°的顺时针旋转发生在始新世,可能与西喜马拉雅构造结形成有关;晚三叠世和晚侏罗世曾发生了纬度为2°和3.8°的向南回返,可能与雅鲁藏布新特提斯洋弧后扩张有关.根据古纬度数据推算:中白垩世雅鲁藏布新特提斯洋盆的宽度至少为2200km;始新世以来的喜马拉雅陆-陆碰撞造山运动导致印度地块-喜马拉雅褶冲带-拉萨地块之间的地壳缩短量至少为1000km.  相似文献   
127.
长江三峡工程区微震的观测与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马文涛  杨清源 《地震地质》1996,18(2):161-168
通过长江三峡库首区沿江段、盐关和仙女山断裂带3个小孔径台网近3年的地震强化观测,发现该地区同时存在着天然地震和矿山地震。其中黄陵背斜轴部结晶花岗岩体内没有观测到极微震活动;西缘秭归香溪至龙马溪一带存在着百余次微震,最高震级为ML2.5级盐关地震,与这一带的矿山开采有关;东缘宜昌石门附近也分布有数次微震;在黄陵背斜外围区域分布着若干3~4级(ML)弱震。这些地震的发生基本上反映了该地区的弱活动构造格局  相似文献   
128.
全国第二届微束分析交流会(含第二届微束分析在地学应用会议)于1985年9月13—18日在四川峨眉举行。来自全国工业、林业、交通运输、科研、生产、公安、国防和高等院校116个单位的172名代表出席了会议。会议收到电子探针、扫描电镜、离子探针、激光显微  相似文献   
129.
由中国地理学会冰川冻土分会、中国水利学会岩土力学专业委员会、全国水工建筑物抗冻科研协作组、全国水工建筑物抗冻情报网等联合举办的全国季节冻土地区工程抗害学术讨论会将于今年8月  相似文献   
130.
岩土性质的空间信息统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地质统计学的原理与方法 ,以变差函数为工具 ,在工程实测数据的基础上对静止水位进行了分析 ,得到不同方向上的实验变差函数及理论变差函数模型 ,并提出了一个变异性综合指标 ,实现了对岩土性质空间变异性的定量化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