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1篇
  免费   39篇
  国内免费   38篇
测绘学   38篇
大气科学   30篇
地球物理   22篇
地质学   126篇
海洋学   37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10篇
自然地理   3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4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61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61 毫秒
101.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域使用管理法>(以下简称<海域法>)颁布实施后,为了规范海域使用管理的行政行为,盐城市逐步建立海域使用管理的一系列配套制度,形成有效的约束和监督机制,使得全市海域使用管理工作有序、健康开展.  相似文献   
102.
对中国南方贵州瓮安地区上新元古界陡山沱组两种类型沉积:燧石夹层(切片法研究)和磷灰岩/含磷碳酸盐岩(切片法和浸解法研究)中微化石的比较研究表明,磷酸盐化的Megasphaera ornata与燧石中保存的Tianzhushania tuberifera可能代表由不同矿化过程保存下来的同一生物分类。磷酸盐化标本的外层壁经常脱落,而暴露其具纹饰的中问壁。在一些孤立于围岩基质的磷酸盐化标本和在磷灰岩薄片所见到的标本上显现部分带刺的外壳保存,它们可以同燧石夹层薄片中发现的化石进行比较。磷酸盐化标本的中间壁瘤突表面上普遍见到的凹坑,相当于外层壁刺饰所遗留下的附着点。而具有刺饰的外层壁形态是Tianzhushania Yin and Li,1978属的典型特征,因此建议Tianzhushania arnate(xiao等,2000)Yin et al.,2004为该种的有效名称。而主要依据其中间壁的纹饰形态所得出的该种为后生动物休眠卵的认识与目前结果并不矛盾。但是,外层壁具刺饰的形态说明该种为浮游性的,而不是底栖性的生态类型。  相似文献   
103.
蒋家沙、竹根沙是辐射沙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自然赋予我们的宝贵财富,是江苏沿海综合开发的重点海域.实施"两沙"资源开发,必须进一步理清思路,把握重点,狠抓关键,用科学发展观指导"两沙"资源的科学利用.  相似文献   
104.
国内空间数据挖掘研究进展与技术体系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空间数据具有的海量、非线性、尺度性等特点,分析了空间数据挖掘技术具有的复杂性、尺度性、综合性、空间性、可视化、多样性特征,并结合调研国内5年来空间数据挖掘研究进展,探讨分析了空间数据挖掘技术体系的组成内容。  相似文献   
105.
太阳活动与长江中下游地区旱涝的规律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孙长安  杨本有 《天文学报》1992,33(2):179-185
  相似文献   
106.
107.
卢峰  汪栋  王平 《探矿工程》2012,39(Z2):334-337
介绍了山西省灵丘县腰站铁矿项目深斜钻孔施工的技术难点和解决钻进困难问题的钻进工艺方法,分析研究了绳索取心钻进的钻孔结构、钻具、钻进参数和设备的合理选择,提出了钻进施工经验和体会。  相似文献   
108.
正第19届国际沉积学大会(ISC,International Sedimentological Congress)于2014年8月18—22日在瑞士日内瓦大学顺利召开。来自50余国家、950名学者参加了本次会议。其中中国学者240余名,分别来自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成都理工大学、长江大学、东北石油大学、西南石油大学、同济大学、南京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等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和能源企业。  相似文献   
109.
基于岩石薄片、铸体薄片、扫描电镜等镜下特征分析,对准噶尔盆地西北缘克百地区三叠系溶蚀作用特征进行了系统的分析。三叠系溶蚀作用发育普遍、现象丰富、对储层改造作用明显,是研究区最为重要的成岩作用类型。“成分成熟度低、结构成熟度中等偏下”的岩石学特征是成岩作用的沉积基础。长石的溶蚀在该区最为常见,胶结作用弱、局部见方解石和方沸石溶蚀,碱性条件下石英弱溶蚀。溶蚀作用对储层的改造决定了克百断裂上、下盘三叠系储层的孔隙空间类型和孔隙的垂向演化。岩石类型、泥质含量和沉积微相等因素控制储层中溶蚀作用的发育程度及分布。  相似文献   
1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