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1篇
  免费   39篇
  国内免费   38篇
测绘学   38篇
大气科学   30篇
地球物理   22篇
地质学   126篇
海洋学   37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10篇
自然地理   3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4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61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81.
分析了福建省气象人才继续教育的现状,以及影响继续教育工作开展的主要因素,并提出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82.
藏北高原草甸下垫面近地层能量输送及微气象特征   总被引:61,自引:9,他引:52  
利用GAME/Tibet 1998年IOP观测资料,分析研究藏北高原草甸下垫面近地层的地面加热场、地表能量平衡、地面阻曳系数CD及感热通量整体输送系数CH等特征,得到了一些有关藏北高原草甸下垫面近地层能量输送及微气象特征结构的新认识.  相似文献   
83.
84.
高黎贡山南段主要热泉水化学同位素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笔者应用水化学同位素技术,对高黎山南段主要热泉成因及循环特征进行了研究,取得了一些重要认识。研究区热泉水为低矿化、碱性、Na-HCO3型水;热泉水主要为大气降水起源,循环速率较快,水岩作用不充分,径流环境多处于相对开放的氧化环境之中。以黄草坝泉、三官泉特征比较明显;地下水补给区主要位于泉点附近高程在1800 m的区域范围之内,为附近区域大气降水补给形成;存在浅层、深层两种混合作用形式,黄草坝泉、三官泉现代大气降水混合比在90%以上;热泉热储温度为100~200℃,循环深度在2000~4000 m。  相似文献   
85.
“乱了治,治了乱,再乱再治,再治再乱”,矿产资源勘查开采秩序因为容易反弹非常难根治,被人们形象地比喻为“牛皮癣”。为了有效整顿矿业秩序,从今年4月开始,洛阳市在全市开展了飓风行动,一批违法矿井被查封,电源被切断,设备被封存,确保了整顿工作的健康运行。截至目前,全市共查处无证采矿390起,超层越界开采9起,查封矿井237起,查封设备1261台,扣押设备678台,炸毁井洞口86个,拆除工棚730个,遣散民工1227人,排查矿山企业1355个,立案135件,刑事拘留35人,治理整顿工作进展顺利。  相似文献   
86.
87.
古风力的恢复是古大气环流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古气候重建具有重要意义。但在古气候研究中,有关古风力的研究较少,原因是古大气流场活动遗留下来的有效信息极少,难以从地质记录中加以恢复。沉积物特征反映介质的搬运能力,据此可以为古风力的恢复提供思路。其中,古风力的定性恢复相对容易,替代性指标有地质记录中风尘沉积物的粒度、成分,以及风暴沉积的厚度等,有关古风力的定性恢复报道相对较多。比较而言,古风力的定量恢复难度大、报道少。通过文献调研,本文重点介绍两种古风力定量恢复的方法,旨在强调古风力定量恢复的可操作性,完善古气候研究的薄弱环节。(1)构成风成沙丘沉积物的搬运方式(即滚动、跳跃、悬浮)是颗粒属性(包括沉积物的密度、粒径等)和风力的函数,以沙丘为研究对象,可以计算风力;(2)风作用于水体会产生波浪,风浪关系可以通过经验公式表达出来,基于湖泊砾质滩的砾石粒度分析能够计算波浪的搬运能力,定量获得古波况信息,进而通过风浪关系定量恢复古风力。两种方法有各自的适用条件与优缺点,希望本文对这两种方法的介绍,能够为沉积学家在古气候恢复研究中提供借鉴,并在以后的研究中不断完善。  相似文献   
88.
下侏罗统日当组是扎西康Sb-Pb-Zn-Ag多金属矿集区重要的赋矿地层和矿源层。为探讨日当组成矿元素的初始富集机理,本文开展了系统的元素地球化学研究。结果表明,日当组各类岩石的SiO2、MgO、K2O、Rb、Zr等指示的陆源背景与世界平均页岩相近,推测陆源输入很可能不是成矿相关元素富集的主因;岩石的Fe3+/TFeO0.5,U、V、Cr、Co和Ni的富集系数小于5,Ce无明显负异常,指示沉积过程中氧化-次氧化的底层水条件,成矿元素并非缺氧-硫化底层水条件下的矿物自生富集;P和Ba的富集系数大多小于1,反映了一种正常偏低的古生产力条件,指示成矿元素也非高生产力条件下生物富集。据地层中As、Sb、Ag的富集和部分岩石出现Eu正异常,以及区域上该地层中发育蚀变安山岩和热水沉积硅质岩夹层的地质事实,推测海底热液活动很可能是扎西康矿集区日当组赋矿地层中成矿元素富集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89.
水下碎屑流沉积:深水沉积研究热点与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作为沉积物搬运两大主要动力之一的重力流因其在记录地质事件、改造地表地貌和勘查油气资源方面的特殊意义而引起广泛关注。重力流研究历史经历了现象观测、概念体系建立、沉积模式建立、工业应用与质疑和碎屑流研究深化5个阶段。近期,以深海水下碎屑流为核心的研究重建了"砂质碎屑流"概念,新建立了以碎屑流细分为主要内容的3套重力流分类,提出并讨论了水下碎屑流"滑水"搬运机制特征、形成条件,系统分析沉积物浓度、粘土含量及成分对水下重力流性质及搬运沉积过程的影响。继20世纪60~70年代重力流研究热潮后,1996年以来水下碎屑流为主的研究再次掀起新一轮研究热潮。综合沉积物重力流研究现状、进展和当前油气工业勘探开发需求,指出未来水下碎屑流研究动态包括:①水下碎屑流成因分类体系的建立及重力流分类体系的完善;②实地观测与模拟实验结合下水下碎屑流发育机制深化;③重力流泥岩沉积机制及油气意义和④水下碎屑流主控型重力流沉积模式的建立及其在油气勘探开发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90.
电、磁综合方法在云南北衙铁金矿勘查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北衙金矿位于西南三江富碱斑岩成矿带区域,地质构造复杂,华里西期海相玄武岩和喜山期富碱斑岩极为发育;前者普遍具有热液型铜矿化,后者与金、铁、铅、锌、银等多金属矿床具有密切成因关系。本文针对北衙铁金矿,利用高精度磁测圈定的磁异常,结合音频大地电磁法,两种方法互补,遵循"从已知矿床到未知的原则",紧密结合地质资料,较好地探测深部地质构造以及矿体的空间位置,为工程布置提供了有力的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