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8篇
  免费   41篇
  国内免费   38篇
测绘学   14篇
大气科学   15篇
地球物理   43篇
地质学   122篇
海洋学   25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20篇
自然地理   2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5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2篇
  1977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31.
南海西南部北康盆地新生代沉积演化史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北康盆地位于南沙地块的西南边缘,为南沙中部海域的新生代沉积盆地,具有良好的含油气潜力。近年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在盆地六万多平方千米范围内完成了近2000km的地震测线,及相应的重力与磁力测量。本文在区域地质背景分析基础上,对盆地进行了地震地层对比和详细的地震相分析,划分了3个超层序、7个层序,对其中的5个层序进行了沉积相分析,并编制了沉积相平面图。晚始新世以前,北康盆地位于古南海西北缘,盆地西北部为陆相环境。东南部为滨-浅海环境。晚始新世-早渐新世早期,南沙地块从华南陆块裂离向南漂移,随古南海洋带的被动消减和新南海的扩张,盆地水体加深,除西北尚有陆相沉积外,主要为海相环境。早渐新世后,南沙地块与婆罗州地块拼贴,北康盆地逐渐处于浅海-半深海环境。与盆地沉积演化规律相对应,早第三纪发育的湖相和沼泽相泥岩及早中新世发育的浅海相泥岩为有利烃源岩, 同期的三角洲相砂岩、滨海相砂岩及晚中新世发育的浊积岩为主要储层,区域性盖层为晚各新世以来的 浅海-半深海相泥岩、砂质泥岩、局部性盖层有湖相泥岩、浅海相砂质泥岩、泥岩和灰质泥岩。  相似文献   
232.
一、前言热带海洋对于气候的影响,已是国内外研究海气交换的主要课题。特别是赤道太平洋东部海区,由于表层海温大的扰动发生在这一区域,所以它已是这种研究的焦点。其中最引人注目的说法是与厄尼诺事件有关的海水异常增温。 Bjerknes(1966)最初提出,沿赤道太平洋中部和东部异常高的表层海温(SST)增加了从海洋补充的热量,从而增强对流,形成  相似文献   
233.
一、前言十八世纪中叶(1722)乔治·格莱汉在伦敦发现磁偏角(D)有瞬时间的变化,引起了科学界对地磁场矢量进行长期定点监测的兴趣。观测地磁矢量时间变化的相对值当时并无困难,但测定微弱地磁场矢量的绝对值却不那么容易。1785年库伦提出观测磁棒振荡周期以推算地磁场水平分量(H)的办法,此法因磁棒磁矩(M)不稳定而使观测不准,1832年高斯用偏转观测与振荡观测相结合的办法,消去了M的影响,获得了较高精度的H测值,从而为  相似文献   
234.
新近湖南省祁东地质队地质人员,在祁东何家冲的前泥盆纪龙山系地层中,找到几种化石多枚,Didymograptus abnormis Hus,Didymograptus sp.,Ptychoparia(折綫虫),Obolus sp.(圓貨貝)。經初步鑑定,前两者系奥陶纪天馬山系中之化  相似文献   
235.
探讨地球自转的一种惯性力-科里奥利力在地壳升降运动中的作用,地壳上升时科氏力向西,地壳下降时科氏力向东,它的大小与方向可以解释太平洋两岸的构造差异。  相似文献   
236.
碧痕营洼地中的湖相层是在末次冰期盛冰期之前的温暖期中发育的.时代为距今3万年到2万年前后,当时洼地附近的山地上生长着以落叶阔叶林为主的针阔混交林,小有波动.这一时段,年均气温较今低1-6℃.距今3万年到2.6万年前后,生长含高比例水青冈的针阔混交林,气温较今约低2-6℃;距今2.3万年前后,附近山地生长常绿阔叶、落叶混交林,气温较今约低1-3℃;在距今2.6万年到2.3万年和距今2.3万年以后一段时期,本地区发育针阔混交林;步入盛冰期的过程中,气候转向干冷,蕨类植物蔓生;湖相层之后是混杂泥砾堆积,气温降低幅度更大.  相似文献   
237.
对1981—1985年期间东欧各国学者在气候变化问题方面所作的共同研究进行了总结,介绍了所获得的主要科研成果,并研究了在现代全球和局地气候变化的范围内东欧各国专家进一步合作的前景。  相似文献   
238.
本文就滇东晚二叠世含煤沉积中同沉积火山灰蚀变粘土岩夹矸和正常沉积粘土岩的锆石进行了统计学和形态学研究.该两种不同成因类型的粘土岩中锆石含量及形态面貌有显著区别.tonsteins中锆石形态参数统计规律因层位而异;同层位tonstein的锆石含量和形态参数在平面上呈有规律地变化.系统研究含煤建造剖面上各类岩石(包括tonsteins)中的锆石特征,能够用以确定物质来源、性质、成因以及以此为基本建立正常地层层序并精确对比层位,因而具有理论和实用意义.  相似文献   
239.
通过对新乡近40年气候资料分析发现.80年代新乡的气候变化出现了一些值得重视的特点,冬季明显变暖.夏季变凉;年降雨量明显减少,特别是夏旱严重。由此引起的直接后果是小麦病虫害面积增大.地下水位严重下降,漏斗区面积扩大加深。80年代气候的变化主要还是由于气候自然振动的因素。  相似文献   
24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