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58篇
  免费   192篇
  国内免费   221篇
测绘学   113篇
大气科学   206篇
地球物理   183篇
地质学   544篇
海洋学   191篇
天文学   20篇
综合类   113篇
自然地理   101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41篇
  2022年   38篇
  2021年   36篇
  2020年   37篇
  2019年   47篇
  2018年   34篇
  2017年   29篇
  2016年   35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61篇
  2013年   47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43篇
  2010年   37篇
  2009年   35篇
  2008年   35篇
  2007年   40篇
  2006年   45篇
  2005年   39篇
  2004年   31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30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35篇
  1999年   30篇
  1998年   41篇
  1997年   45篇
  1996年   50篇
  1995年   41篇
  1994年   44篇
  1993年   40篇
  1992年   39篇
  1991年   40篇
  1990年   32篇
  1989年   36篇
  1988年   22篇
  1987年   19篇
  1986年   20篇
  1985年   20篇
  1984年   19篇
  1983年   15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5篇
  1974年   3篇
  1964年   2篇
  1963年   4篇
  1958年   4篇
  195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金牙微细浸染型金矿床金的赋存状态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相似文献   
102.
叶红专 《地球学报》1991,12(2):13-22
本文研究了寒武纪台地边缘和斜坡沉积特征、沉积模式演化及与扬子板块东南缘构造演化的关系,认为该区从寒武纪到早奥陶世为长期发育以加积和推进为主的碳酸盐台地;该区长期处于稳定下沉的构造背景,说明扬子板块东南缘已进入成熟被动陆缘阶段。在台地和斜坡上形成向上变浅或向上先变粗后变细的沉积旋回。并着重论述了斜坡碎屑流沉积类型、特征和成因机制;其碳酸盐碎屑流主要为复合支撑机制,其流动过程中普遍存在脉动性或波动性及流动转化现象;系统建立了寒武纪台地边缘模式及演化序列;探讨了板块构造演化与成矿作用关系,指出湘黔汞矿带、铅锌矿带可能与逆冲席有关。  相似文献   
103.
泥河湾地区第四纪下限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主要根据泥河湾地区红崖剖面资料,着重讨论泥河湾层的时代归属、第四纪下限和泥河湾古湖的演化等问题。笔者认为,泥河湾层不仅包括下更新统,而且还包括部分中更新统和部分上新统,但不包括上更新统;第四纪下限年龄为2.6MaB.P.。本文还提出泥河湾古湖早在第三纪就已经形成,自第四纪以来至少有五次大的湖水涨缩,可能曾经一度干涸的看法。  相似文献   
104.
层析地震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地球资源的开发及地震活动规律的深入探求,揭示地球内部精细构造特征的研究已成为当前地学中重要的科学前沿工作之一。当一次地震发生时,其能量的一部分以地震波的形式向地球内部传播,波的传播路径称为地震射线。地震射线射入地球内部就象X射线穿过人体一样,起透视地球的作用。今天普遍使用的地壳及地球内部的分层构造模型,就是本世纪30至40年代的地震学研究成果。这类球对称地球模型是地球介质的静态平衡状态的近似。从时  相似文献   
105.
七十年代以来,许多地震学家用不同的方法更为细致地研究了全球及区域的地下构造,使得地震CT技术迅速发展.其中包括利用地震面波的工作,在地震面波的研究手段上,当前主要有纯路径法,球谐函数法,富氏?数法等.Francis T. Wu(1972)利用纯路径法研究了海洋、大陆、洋脊、岛弧等纯区域的地瑞利面波的频散,得出洋脊速度低于海洋,海洋低于大陆的结果.Ickiro Nakaniski和 D. L. Anderson(1982)采用球谐函数法研究?全球范围的周期为100-300秒的大圆路径瑞利面波的群速度分布.并将周期为100-200秒的结果与纯路  相似文献   
106.
吴培稚  叶峰 《地震》1994,(4):93-96
本文简单叙述了操作菜单与操作员工作面的差别,操作平台一般应具备的功能,屏幕设计在注意事项及有关技巧,仅供设计较大软件系统的作者参考。  相似文献   
107.
大尺度花岗闪长岩试件缓慢破裂过程的倾斜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荣祥  叶传潜 《地震》1989,(6):45-54
本文叙述了1986年夏季在四川省西昌地震中心站进行的岩石膨胀破裂试验及伴随试件缓慢破裂过程的倾变观测结果。岩石主破裂前的异常倾变及破裂时的倾斜阶跃,较好地印证了实际地壳倾斜观测中记录到的一些现象(地震前兆、同震阶跃等)。文章还对“尺度效应”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08.
109.
大暴雨雨滴平均谱的研究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7  
陈德林  谷淑芳 《气象学报》1989,47(1):124-127
根据不同地区的许多观测表明,雨滴平均谱的极限状态趋于指数形式。1984年8月10日至10日受8407号台风减弱为低压的影响,长春降了大暴雨,降水量为112.3mm,从10日06时30分开始,用滤纸色斑法,每隔5分钟观测一次雨滴谱,到11日04时,共取雨滴谱259份。本文根据这次层状云大暴雨雨滴谱资料,研究了指数形式雨滴谱N_D=N_0e~(-λD)的参数N_0和λ的确定,并对不同方法拟合的经验  相似文献   
110.
孤柏咀位于河南郑州附近黄河东岸(冲刷岸),濒临黄河,形似一“围椅”凹地,凹地前为五个台地组成(其标高分别为160—170米,140—150米,130—140米,120—125米和110米,后三个平台明显,160—170米的平台范围广)。后靠陡崖,面临黄河。各平台上均有居民窑洞,是一居民区。孤柏咀凹地内的大冲沟方向与黄河上游的新滑坡滑动方向一致。从钻孔资料得知,在深部中更新统地层中,有处于软塑一可塑状态的土带(地下水变动带)。这种地形曾被认为古滑坡所在地,因此,人们对这地段的高边坡稳定性引起充分注意。为评价这地段的高边坡稳定性,我们对黄土地层剖面进行了物质成分和微结构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