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0篇
  免费   27篇
  国内免费   43篇
测绘学   28篇
大气科学   22篇
地球物理   35篇
地质学   100篇
海洋学   30篇
综合类   30篇
自然地理   2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2篇
  1977年   1篇
  1975年   2篇
  1966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1篇
  1958年   1篇
  192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21.
南秦岭勉略古缝合带非史密斯地层和古海洋新知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9  
南秦岭勉略古缝合带是一个构造混杂岩型非史密斯地层区,由不同时代的原地地层系统和异地地层系统的构造岩片构成。泥盆纪—石炭纪硅质岩的常量元素、稀土元素分析结果指示了勉略小洋盆的存在。区域背景分析表明晚震旦世到早寒武世,南秦岭为扬子板块北部边缘的一部分,中、晚寒武世以后开始分裂形成南秦岭裂陷槽。该海槽于中、晚志留世萎缩但未关闭,泥盆纪又进一步开裂逐渐形成大陆边缘裂谷盆地,晚泥盆世后期到早石炭世早期形成一开放小洋盆。早石炭世后期出现洋壳俯冲,从而转化为活动大陆边缘盆地。该洋盆可能持续到二叠纪,并于印支期最终关闭、碰撞和造山。  相似文献   
122.
山东半岛北部主要地质灾害形成机理与防治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山东半岛北部区域地质构造特点,结合地质灾害历史记录综合分析认为:山东半岛北部地质灾害以沿海城市易发的海水入侵、海岸侵蚀和汛期发生的崩塌、滑坡、地面塌陷、地裂缝等交发性地质灾害以及地震灾害、矿山灾害为主。其中崩塌、滑坡等灾害频繁但规模较小,多分布于鲁东山区,分布集中.形成条件大致相近,具有周期性变化规律.其诱发因素主要是地震和降雨。人类经济活动如筑路、修建水库和露天采矿等也日趋加剧了地质灾害的发生与发展.并且地质灾害活动有逐年加重之势。本文分析了其发育特点、形成条件及发展趋势.为全面认识灾情状况,制定区域减灾规划及防治措施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3.
在本文中,黄海北部是指山东高角和长山串联线以北并向西延伸至辽东海湾的这一海区(见图1)。这海区呈哑铃形,并被渤海海峡分成两部分。东部呈椭圆形,长轴约220里(每里约等于1.85公  相似文献   
124.
作为恢复力的重要内容之一,承灾体的防灾减灾能力是评估灾害经济损失的重要参考因素。根据在里下河地区李中镇调研所得数据,绘制初始灾损率散点图,构建了初始灾损率曲线;然后考虑防灾减灾能力因素,绘制实际的灾损率散点图和拟合曲线。结果显示:①在0.05的显著性水平下,住宅区、工业区、商业区、公共设施区和农业区五类承灾体财产的淹没水深与灾损率均存在乘幂函数关系。②考虑防灾减灾能力因素后,洪涝灾害对不同承灾体的经济损失有所减少。住宅区财产在淹没水深3 m时经济损失减少了34%,工业区在2 m时经济损失减少了17%,商业区在3 m时经济损失减少了24%,公共设施部门在2 m时经济损失减少了11%。防灾减灾能力因素对住宅区洪涝灾害经济损失的影响更加明显。本文作为有关灾损率曲线研究的有益补充,结果可为类似地区城镇的防灾减灾决策及灾害风险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5.
利用新疆塔里木盆地西部岳普湖县1981—2019年气象观测资料,结合金银花生长发育情况,分析气候条件与金银花生长的利弊关系,根据金银花的生态学特性,对岳普湖县金银花栽培的气象条件进行了系统的分析,结果表明:金银花各物候期的平均气温呈明显的升高趋势、日照时数有明显的增多趋势、水源充足,有利于金银花正常生长发育。随着气温升高、日照时数增多,种植时间从以前的3月中旬提早至3月上旬,种植面积逐年扩大,从2016年的几十公顷扩大到2019年的345 hm2,种植模式从平作方式调整到套种模式,品种统一用北花一号品种。金银花生长发育过程中≥38 ℃的连续高温日数,尤其是≥40 ℃的高温天气、短时强降水天气、风沙天气等气象条件对金银花品质和产量产生了有害影响。探讨金银花种植产业的有利气候条件,可为新疆金银花产业基地建设提供科学依据,为花农增收致富提供气象保障。  相似文献   
126.
梅玉琳  吉中会 《水文》2022,42(1):97-102
采用灰色关联分析,计算全省各市2011—2017年洪涝灾情指数;运用熵权法估算洪涝风险指标权重,评估各市2005—2018年综合洪涝风险.主要结果表明:选取的灾情指标能有效地反映区域洪涝灾情,扬州是全省历史灾情较为严重的城市,全省大部分城市在2012年和2015年的灾情指数较高,2016年苏南和苏中的灾情较严重;各市在...  相似文献   
127.
联合多代卫星测高数据,研究共线平均理论,在时域上削弱测高数据短波误差影响。基于EGM2008重力场模型及DTU10海面地形模型,采用沿轨迹加权最小二乘方法,确定浙江近海2.5′×2.5′分辨率格网点垂线偏差子午分量ξ和卯酉分量η,将所得计算结果与EGM96、EGM2008、ITG-Grace2010s模型值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浙江近海垂线偏差模型与EGM2008模型的精度较为相近,在子午圈及卯酉圈上的RMS分别为±0.15320″、±0.63061″。  相似文献   
128.
桂北某矿区硫化物尾矿重金属复合污染评价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于硫化物尾矿重金属复合污染的评价采用以元素总量为主因子的单一方法(如Nemerom法)常难得到合理的结果.在桂北某矿区,运用地质累积指数、生态危害指数以及BCR酸提取等研究方法,并以近矿围岩风化壳的元素丰度作为参比值,对尾矿Pb、Zn、Cd及As复合污染进行综合评价预测.结果表明,(1)该区尾矿中Cd(生态危害性高、迁移性强)和As(污染程度高、生态危害性也较高)为主要污染因子,应重点预防和控制;而Zn(生态危害性较低)和Pb(污染程度、生态危害性及迁移性均较低)则相对次要;(2)尾矿中元素活性酸提取态分量(为产生环境效应的主因),与其元素总含量之间存在着不同程度或不一致的相关关系,这是元素总量因子评价法的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129.
2013年3月,天气逐渐变暖,在这温暖的春天里象州县罗秀镇潘村村民饭后都要到田地里散步。这一现象让人觉得奇怪,因为农村田间小道坑洼不平,散步的话肯定弄得一身脏,影响饭后的好心情,为啥他们要出去散步呢?这得益于桂中农村土地整治项目实施后,该村基础设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水泥路直通家门口,村民们  相似文献   
130.
流溪河流域土地利用景观生态安全动态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GIS技术支持下,基于景观干扰指数和景观脆弱度指数构建景观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分析流溪河流域2000年、2005年和2009年3相土地利用景观生态安全变化。景观生态安全指数定量化地表征了流域景观生态安全状况,结果表明:(1)流域景观生态安全格局受城市化及人类活动干扰显著增强,林草地和耕地面积减少,园地面积增加,10年间各景观类型的破碎度、分离度总体呈现增加趋势,且流域内优势景观类型发生改变,2000年和2005年以林草地和耕地为优势景观,而2009年优势景观转变为林草地和园地;(2)2000-2005年,流域过半景观生态安全格局发生了变化;2005-2009年期间流域景观生态安全转移率约为60%,约有90%的流域景观生态安全格局在空间分布上发生了变化;(3)2000年整个流域景观生态安全指数都大于0.6,其中大于0.8的面积占99.99%;2005年,生态安全度大于0.6的面积比例为98.48%,景观生态安全指数大于0.8的面积较2000年降低55.93%;景观生态安全度大于0.6的区域2009年比2005年减少了72.93%,主要分布于流域上游;整个流域范围内没有生态安全指数大于0.8的区域分布,流域景观生态安全度呈现整体降低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