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38篇
测绘学   5篇
大气科学   1篇
地球物理   1篇
地质学   84篇
海洋学   2篇
综合类   4篇
自然地理   3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7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系统总结了近年来有关巴基斯坦雷克迪克斑岩型Cu-Au矿集区的地质、岩石和地球动力学演化的研究成果,指出该矿集区斑岩型Cu-Au矿床(点)的形成与板块的拼合以及特提斯构造域的演化密切相关,是在后碰撞地壳伸展阶段由早中新世和中中新世的岩浆-热液作用形成的,且早中新世的斑岩型Cu(Au)矿床(点)主要受石英闪长斑岩和闪长斑岩侵入体控制,中中新世的斑岩型Cu-Au矿床(点)矿体主要受花岗闪长岩和石英闪长岩侵入体控制。  相似文献   
32.
在欧洲,已知的稀土元素潜力大概有700万吨REO。格陵兰的Kvanefjeld矿床是世界大型REE矿床之一,瑞典Norra K?rr和格陵兰Kringlerne这两个矿床在全球占有重要地位,因为它们具有较高的重/轻稀土元素比值。根据欧洲和格林兰岛主要稀土矿化类型的地质条件和成分特征可以看到,格林兰岛和北欧国家的原生矿床以及法国西北部、希腊和巴尔干半岛西部的次生矿床勘查潜力最大,预期收益最高。  相似文献   
33.
人穷还是地穷?空间贫困陷阱的地统计学检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马振邦  陈兴鹏  贾卓  吕鹏 《地理研究》2018,37(10):1997-2010
引入地统计学的变异函数和交叉相关图方法,以甘肃省六盘山片区为案例区,通过分析村级贫困的空间格局及其与地理因子关系随空间尺度的变化,提供空间贫困陷阱检验关于尺度的深入理解。结果表明:地统计学方法兼具有效性和可靠性,可以反映地理因素—贫困状况关系随时空的变化,对“人地关系”视角下反贫困理论与实践研究具有积极意义。案例区空间贫困陷阱问题突出,村级贫困在一定空间范围内具有自相关性,空间总变异中自相关部分远高于随机性部分,这与不同尺度上地形、气候、区位等结构性因素的影响和控制有关,总体上到县城距离、海拔和总人口3个因子的影响范围和强度较大。  相似文献   
34.
雷克迪克斑岩型Cu-Au矿集区是巴基斯坦最重要的斑岩型Cu-Au矿产地之一,发育20个斑岩型Cu-Au矿床(点),其中包括世界级的H14、H15矿床。本文在前人研究基础上重新分析探讨了Pb、Sr、Nd同位素的组成特征,计算了铅同位素的H-H单阶段演化模式年龄,以及Pb、Sr、Nd同位素的μ、ω、Th/U、△α、△β、εSr、εNd等重要参数。研究结果表明,雷克迪克矿集区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受岩浆作用控制的壳幔混合物质,是新特提斯洋岩石圈俯冲及再循环或幔源岩浆注入地壳的结果。该矿集区的含矿斑岩可能是在岛弧碰撞造山带演化过程中伴随着特提斯构造域的演化而形成的,属于洋壳俯冲消减和大陆碰撞过程中导致地壳增生加厚的结果,它们与扬子地块具有亲缘关系,属于特提斯构造区,构成了特提斯构造域多岛洋体系的组成部分之一。该矿集区的铅主要为混入了放射性成因Pb的混合铅,具有典型DUPAL异常的特征。其中,异常铅(放射性铅)来源于富含U、Th的上地壳物质,而DUPAL异常可能直接产生于欧亚大陆南缘EMII与DM的混合源区,并以异常铅的形式表现出来。  相似文献   
35.
吕鹏  庞巍  杨广庆  张保俭  赵玉 《岩土力学》2006,27(Z2):171-175
为适应坝内水位升高变化及提高防洪标准、对堤坝进行加宽改造,新加宽部分会引发堤坝的工后不均匀沉降和地基侧向位移、对其稳定性产生影响。采用有限元方法,分析了加宽宽度、地基处理、土工格栅性能及铺设方式对加宽堤坝工程性能的影响。由计算结果可见通过上述方法可提高加宽堤坝的稳定性、减小工后沉降和侧向位移。相应结论可供类似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36.
本文论述了江汉平原地区东部区域构造格架与局部构造样式及其构造演化,指出该地区中古生界以发育挤压性构造为主,具有对冲干涉、南北分带、纵向叠置的结构特征。全区分为南部江南-雪峰滑脱推覆构造带、中部对冲(背冲)构造带、北部秦岭大别推覆构造带三个主体构造带。多期次构造变形变位及岩浆活动作用,发育了挤压构造、压扭走滑构造、刺穿和隐刺穿构造、张性构造四类基本构造样式。一般认为震旦纪至早、中三叠世本区及中扬子区经历了两期板块汇聚、增生、裂解、俯冲、陆内碰撞造山的构造旋回;之后经历了晚三叠世前陆斜坡演化阶段;侏罗纪末期陆内造山、挤压褶皱演化阶段;侏罗纪后-早白垩世剥蚀夷平、岩浆岩活动改造演化阶段;中晚白垩世-古近纪构造负反转、断陷演化阶段;新近纪构造体制再次正反转、区域挤压抬升演化阶段。多期构造运动导致多种原型盆地改造叠加使江汉平原东部地区的构造格局复杂多变。  相似文献   
37.
样子哨盆地基底为龙岗地块,盖层以晚元古代地层、古生代地层为主。基底构造变形以韧塑性变形和塑性纵弯柔流褶皱及固态流变剪切变形为主,发生片理、片麻理、褶皱及条带状构造。盖层经历多次挤压隆升和拉张断陷运动,屡次遭受海侵—海退,沉积了典型的地台型沉积建造。后经断块运动,改造或继承先期断裂,形成盆地—山岭式构造。  相似文献   
38.
系统研究了西天山地区水系沉积物在不同粒级的主要元素分布特征和风积黄土的粒级、元素含量分布特点。应用稀土配分模式的方法证实了水系沉积物中有风积黄土掺入。同时发现了风积黄土掺入对水系沉积物中元素含量产生了干扰作用,此种干扰作用随着采样粒级的变化而变化。通过对比,认为水系沉积物采样应该大于80目才能有效避免风积黄土的干扰,该研究为制定西天山地区水系沉积物测量的方法技术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39.
增强型地热系统,作为一种新型的地热发电技术,可通过水力压裂的方式从干热岩中提取地热资源。而超临界CO2 作
为一种优良的传热流体,在用其替代水开采增强型地热系统中地热能的同时,还可以达到间接地质封存CO2 的目的。在阐述
CO2 增强型地热系统的优缺点、模拟研究和经济潜力的基础上,总结了该研究领域的最新进展,并提出了进一步开展研究的相关
建议,以期为CO2 增强型地热系统的研究在中国的深入开展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40.
萨因达克斑岩型Cu-Au矿床位于巴基斯坦贾盖铜矿带西部,是巴基斯坦境内重要的世界级斑岩型铜矿床之一。为了更好地了解巴基斯坦斑岩铜矿地质特征及其控矿因素,服务中资企业“走出去”战略和“一带一路”建设,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重点对萨因达克矿床的地质特征进行了系统的归纳总结,从而探讨了其主要控矿因素。研究表明,NW向区域性断层(托兹吉科断层)和大型向斜构造,以及一系列的次级断层是该矿床的导矿通道和容矿场所,控制着矿体的分布和就位;早中新世岩浆活动产生了与之密切相关的石英闪长斑岩岩株,为该矿床的形成提供了成矿流体和成矿物质;围岩蚀变从岩体到围岩依次为钾化、绢云母化和青磐岩化,导致萨因达克斑岩成矿模式(中心为管状、透镜状矿体,边缘为脉状矿体)的形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