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8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6篇
测绘学   5篇
大气科学   2篇
地球物理   20篇
地质学   40篇
海洋学   78篇
综合类   2篇
自然地理   6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7 毫秒
21.
鄂尔多斯盆地天环向斜中生界油气储层为低幅度构造背景下的砂岩岩性圈闭储层,与围岩波阻抗差小,常规的地震储层预测方法精度低。针对储层的地质地球物理特征,提出了地震地层分析与物性反演的储层预测技术方案,提高了储层预测精度。  相似文献   
22.
高岭石和蒙脱石吸附胡敏酸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高岭石和蒙脱石分别是暖湿和冷干气候带内典型土壤的代表性矿物,对二者吸附胡敏酸特点的对比研究可以为探索不同地带土壤中重金属的环境行为提供重要的依据。笔者通过一系列实验研究了pH值、离子强度和胡敏酸初始浓度对胡敏酸在高岭石和蒙脱石上吸附量的影响,重点剖析了引起高岭石和蒙脱石在吸附胡敏酸方面表现出的共性和差异的原因。研究结果表明:1)在pH=5条件下,胡敏酸在高岭石和蒙脱石上的吸附量均随着胡敏酸初始浓度和离子强度的升高而逐渐增加;2)胡敏酸在高岭石和蒙脱石上的吸附量均随着pH值的升高而降低;3)pH<6时,高岭石吸附的胡敏酸量多于蒙脱石,pH>6时则相反。这是由高岭石和蒙脱石在不同pH条件下吸附胡敏酸的机制不同造成的。在pH<6时,高岭石与胡敏酸之间的静电引力起主导作用,其次是配位交换作用和氢键作用。此时,蒙脱石以氢键作用为主要吸附机制。在pH>6时,高岭石和蒙脱石的主要吸附机制分别是疏水性作用和阳离子键桥。  相似文献   
23.
李春英  吴志强 《安徽地质》2009,19(3):222-224
黄山风景区钓小旅游公路全长3.9km,其间有五个边坡稳定性较差,故对此进行加固治理。本文浅谈治理工程中的SNS柔性防护网的应用。  相似文献   
24.
珊瑚苗种的培育是珊瑚礁生态修复的关键,研究不同种类珊瑚断枝幼苗的生长情况将有助于珊瑚移植种的选择,提高育苗效率.本研究选取形态为枝状的指状蔷薇珊瑚(Montipora digitata)、片状的十字牡丹珊瑚(PPavona diecussata)及块状的澄黄滨珊瑚(Porites lutea),共三种造礁石珊瑚为研究对...  相似文献   
25.
岩性与地震波速度的关系非常密切,岩石的成分、密度,岩石颗粒的分选、磨圆度等均不同程度地影响着地震波速度。作者在调研的基础上,系统介绍了岩性与地震波速的关系,并给出了5类沉积岩波速和密度的平均值、波速与密度的转换公式、地震岩性预测的方法。  相似文献   
26.
地震反射技术在天然气水合物调查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天然气水合物沉积层与其上下沉积层相比具有高速度、高纵横波速度比(Vp/Vs)、且速度差异较大的地球物理特征。地震反射技术在天然气水合物的调查评价中已得到实际应用,并通过利用振幅检测计算技术、AVO技术对BSR进行综合解释。  相似文献   
27.
介绍了海底地震仪(OBS)的基本原理、结构和海上调查方法,针对解决东海冲绳海槽地壳结构及性质等目的,利用大容量气枪枪阵震源和海底地震仪在东海冲绳海槽首次开展人工地震深部地球物理探测试验。本次试验布设一条NNW—SSE向垂直构造走向的勘测线,共投放海底地震仪40台,回收成功36台。获得了有效的深部地震数据,可识别到Pg、PmP、Pn等多种震相。此次试验是我国在冲绳海槽深部探测中的成功示范,有效填补了该地区深部地震数据的空白,为解决冲绳海槽深部地质问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28.
<正>0引言"大陆架科学钻探"计划,是一个聚焦中国大陆架以及东亚大陆边缘的形成演化,以中国大陆架的地层、构造、环境和资源等科学问题作为具体目标,以获取连续的大陆架海底岩心为手段,进行多学科多目标综合研究的科学计划。CSDP-2井选址在工作程度较高且科学问题比较聚焦的南黄海,是大陆架科学钻探的第二口科学探井。其科学目标为,获取中—古生界的连  相似文献   
29.
辽东湾地区是沿着郯庐断裂系发展的新生代大陆裂谷型断陷,其深部构造制约浅部结构。总结和分析辽东湾地区的重力场、磁力场、地震波场、热流场、地温分布及岩石层速度研究成果,表明辽东湾地区具有高值深部重力、浅居里等温面、浅壳幔电性高导体、相对低热流值等特征。该区Pn波平均速度较低,可能由于上地幔顶部热流物质向上侵入所致。NE向快波方向体现的是东侧右旋走滑响应,推测是辽东湾东部走滑作用弱于莱州湾及渤中地区,西部更弱或者未发生走滑的结果。辽东湾地壳发生明显减薄,居里等温面抬升区对应地壳厚度减薄区,在地壳减薄过程中很可能发生了伸展拆离。  相似文献   
30.
C语言、C++等程序设计与开发课程是工科专业的必修课,此类课程知识琐碎、实践性强,单一的课堂加实验课的教学模式难以满足知识传授和技能学习的要求。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和SAKAI等课程管理软件的出现,在线学习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形式。本文结合测绘工程专业"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的教学经验,分析了当前开发类课程教学模式的缺点,探讨了基于SAKAI的网络教学平台开展混合式学习的内涵及实现路径。实践表明,SAKAI平台辅助下的混合式学习将课堂教学和在线学习的优势相结合,丰富了师生互动的途径,增强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改进了课程考核方式,教学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