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9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10篇
测绘学   15篇
大气科学   14篇
地球物理   23篇
地质学   86篇
海洋学   12篇
综合类   206篇
自然地理   26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42篇
  2008年   48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39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0年   4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62 毫秒
261.
周强  祝贺 《河南地质》2009,(3):38-39
河南省地质调查院旅游地质调查中心成立于2005年初,在短短的4年时间里,成功申报了2家世界地质公园、8家国家地质公园和10家省级地质公园。目前,该中心正在承担3家国家地质公园和4家省级地质公园的申报工作,以及国家和省地质遗迹保护项目36项,项目总金额达到1.029亿元。他们是如何在如此短的时间内达到如此快速的发展,实现立足省内、走向全国的战略目标的呢?  相似文献   
262.
利用ASTER数据分析南京城市地表温度分布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城市环境日益受到人们重视, 南京是长江下游人口密集的城市, 研究南京市地表温度分布对了解南京城市气候, 改善生活环境, 为城市发展规划提供有效的气象服务具有一定科学意义。该文利用2002年8月21日10:30 (北京时) ASTER热红外数据, 在ENVI软件的支持下, 通过劈窗算法反演南京城市地表温度, 进一步生成城市地表温度分布等温线图。用同时相ETM+数据进行验证, 二者十分吻合, 说明ASTER反演结果可靠。结果表明:南京市存在明显的热岛效应, 城市地表温度分布差异大; 不同下垫面的地表温度差异明显, 城区地表温度总体高于郊区, 植被覆盖密集区地表温度低于植被稀疏地, 具有较大水域面积和较密植被的城中各大公园形成多个冷岛, 长江水体温度最低; 随着城市的扩大, 新城区热岛效应更加明显。水体和密集植被能显著改善城市环境。  相似文献   
263.
周强 《西部资源》2022,(1):64-68
本文综合广东省封开县某花岗岩矿矿山地质环境条件,分析采矿终结的9段边坡,预测终结1号排土场引发崩塌、滑坡、泥石流可能性较大;采场边坡和2号、3号排土场引发崩塌、滑坡、泥石流可能性为中等;采矿活动对地形地貌景观和土地资源影响严重.划分4个重点防治区域(A-1、A-2、A-3、A-4)和一般防治区(C),提出几点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264.
利用现场剪切试验、X射线粉晶衍射、电镜扫描及土水化学效应试验等手段探讨了降雨作用下欢喜坡冰水堆积体角砾土强度变化的微观机制。降雨对冰水堆积体角砾土的抗剪强度有着显著的影响,其饱和状态的黏聚力和内摩擦角比天然含水率情况分别降低64.3%和22.5%。降雨溶浸后,角砾土微观结构变得松散、黏聚力降低,其强度衰减的微观机制可概括为黏土矿物吸水膨胀,钙镁质胶结物溶解,离子交换吸附和角砾与水的微观作用,其主要表现为:黏土矿物吸水膨胀,粒间孔隙增大,其形态由絮凝状变为似层状或分散状;钙镁质胶结物溶解导致溶液中Ca2+、SO42-浓度出现明显增加;离子交换导致Na+浓度增大,黏土颗粒表面扩散层变厚,粒间引力减小;角砾与水的微观物理化学作用导致其粒间接触面粗糙度降低。  相似文献   
265.
在对矿物光谱特征理解与归纳的基础之上,对矿物光谱特征进行知识化表达,利用数理逻辑和一定的判别规则实现对高光谱遥感影像矿物的自动识别与批量化信息提取。在ENVI平台上,利用IDL语言开发了高光谱遥感影像矿物分层自动识别模(Mineral Auto-identification Module Basedon Spectral Identification Tree:MAIM-SIT)。该模块已经在新疆东天山哈密地区利用HyMap数据、西藏驱龙地区利用Hyperion数据以及美国Cuprite地区利用AVIRIS数据成功地进行了矿物识别,可识别的矿物或矿物组合可达10种以上,基本实现了高光谱矿物信息提取的智能化与批处理能力。  相似文献   
266.
周强  祝贺 《河南地质》2008,(11):34-34
近日,记者从河南省地矿局第一地质工程院获悉,该院承担的巩义偃龙煤田西村煤普查项目经估算,获得煤层资源量55343万吨。  相似文献   
267.
周强  田国仁  王倩 《河南地质》2008,(11):35-35
河南省地矿局地质二队于2007年11月15日与河南省国际矿业开发公司正式签订了几内亚共和国铝土矿勘探第一期合同书。之后,该队分七批共计96名同志到达了几内亚。  相似文献   
268.
正从1946年全球第一台计算机诞生至今,已有70年的历史,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数据存储和信息技术已成为人类越来越为依赖的重要资源,全球信息化产生的海量数据,使人类面临巨大挑战。而与计算机发展时代同步,地理学研究经历了从描述到建模、从定性到定量的转变,尤其是全球变化研究的兴起,凭借地理学在区域性和综合性上的独特优势,地理学家大规模参与了全球变化的研究,尤其是地理学遥感、定点观测等方面,其产生的海量数据一部分  相似文献   
269.
河湟谷地是青藏高原东北缘典型的农牧交错区,清代以来耕地的扩张导致林草地覆盖发生明显变化。本文在现代植被图的基础上,选取土壤、地形因素,并依据历史文献数据,重建河湟谷地潜在林地草地格局,在此基础上结合清代耕地变化的重建结果,推算出清代河湟谷地林草地覆盖的变化状况。结果显示:①清代耕地扩张之前,其林、草地分布与现今各类植被类型的空间分布格局基本一致,林地分布范围比现代略大,灌木林地在空间上连续性更强,草地分布区域更广;②估算出河湟谷地潜在林地、灌木林地、草地面积分别约为0.28×104、0.93×104、2.1618×104 km2,由于耕地开垦,至清代末期,河湟谷地草地、灌木林地、林地面积分别累计减少5180.41、1330.35、441.31 km2,其中草地被垦殖占用的面积最大,程度最深,减少的区域主要集中在湟水谷地中游的乐都盆地、西宁盆地以及黄河谷地的尖扎盆地、化隆盆地等;③清代河湟谷地中人类垦殖原始覆盖类型的差异性不仅受自然环境的限制,同样受到社会政策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270.
“回顾2019年,我局各项工作取得了可喜成绩,特别是‘走出去’工作持续提升,取得新成就,为全局转型发展提供了强劲动力,成为河南地矿工作的出彩名片,引起省部领导的高度重视。”1月17日,河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召开2020年工作会议,局长郭轲作了工作汇报。2019年,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在落实新发展理念中找准定位,在服务国家和河南省重大战略中担当作为,转型发展取得新的成效,圆满完成省委、省政府下达的目标任务,较好地发挥了基础性公益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