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6篇
测绘学   2篇
地球物理   4篇
地质学   28篇
海洋学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0 毫秒
31.
高密度电法在江西于都黄麟地区地热勘查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摘要: 高密度电法具有点距小、数据采集效率高、探测精度高等优点,在地热勘查中得到广泛应用。应用高密度电法在江西于都黄麟地区布设了11条测线,对实测电阻率数据进行反演计算,建立研究区地下二维电阻率模型,直观刻画各剖面在不同深度电阻率变化特征。分析了NE向、NW向、NNE向3组断裂地下延伸及产状变化规律,从而推测出地热水赋存有利位置。解释结果显示:研究区围岩主要呈现相对高阻,断裂发育区域电阻率横向变化明显且纵向有一定延伸,破碎带由于含水异常呈现明显低阻。NE向安远—鹰潭深大断裂与NNE向断裂相互作用带富水性良好,通过布设探采结合井进一步揭示了研究区地热类型为对流型。当设计水位降深50 m时,涌水量可达920.80 m3/d,实测水温44.5 ℃,具有良好的开发利用前景。  相似文献   
32.
潮区界是标志水位是否受潮动力影响的关键界面,对港航安全与区域防洪意义重大.限于研究方法,近期海平面上升以及大规模工程建设运行背景下的潮区界变动情况亟待研究.对2007~2016年长江下游水文站实测水位资料进行频谱分析,结合红噪声检验判断水位过程中的潮差变化,分析了长江河口潮区界变动范围与特征.结果显示:(1)特大枯水时期,九江站流量约8440m3s-1时,潮区界在九江附近;特大洪水时期,九江站流量约66700m3s-1时,潮区界在枞阳闸与池口之间;(2)自上而下九江流量对潮区界的影响沿程减弱,南京潮差的影响沿程增强,相近流量/潮差下潮区界位置有变动,变动范围随流量的增大而增大,随潮差的减小而增大;(3)在海平面上升以及流域河口工程建设的持续影响下,未来潮区界或将进一步上移.  相似文献   
33.
34.
长江经济带资源环境条件与重大地质问题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系统梳理了长江经济带以往地质研究成果,对长江经济带资源环境条件和国土规划建设中应关注的重大地质问题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长江经济带耕地、页岩气、地热、锂等资源条件优越,0.3亿hm2无重金属污染耕地集中分布,拥有3个国家级页岩气勘查开发基地,探明储量5441亿m3,每年地热可利用量折合标准煤2.4亿t,相当于2014年燃煤量的19%,发现亚洲最大的能源金属锂矿床,资源环境条件有利于发展现代农业、清洁能源产业和战略新兴产业;长江经济带部分地区存在活动断裂、岩溶塌陷、地面沉降、滑坡崩塌泥石流等重大地质问题,影响过江通道、高速铁路、城市群和绿色生态廊道规划建设,应予以关注,本文提出了相关建议和对策,同时,提出了下一步支撑服务长江经济带发展地质工作设想。  相似文献   
35.
周权平  杨海 《华东地质》2021,(2):175-175
正2019年12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长三角区域一体化上升为国家战略。中国地质调查局南京地质调查中心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词,聚焦水环境和水生态等突出问题,以水为脉,积极探索长三角水网平原区无人机调查、采样和监测在生态环境地质调查的技术应用示范。(1)形成无人机水域污染源快速筛查技术,利用无人机搭载热红外相机,可在1小时内完成10 km2的工业排污口监测,  相似文献   
36.
37.
中国地质调查局近年组织实施了“长江经济带地质环境综合调查工程”,采用环境地质调查、评价、监测以及专题研究和综合研究相结合等方法,取得了一批重要的成果和认识:(1)构建了长江经济带地质资源环境综合信息管理与服务系统,系统梳理了长江经济带与重点区域的资源环境条件和重大地质问题,提出了相关建议;(2)提出长江续接贯通时间是在距今75万年的早、中更新世之交的新认识;(3)探索形成流域5个系列生态修复示范关键技术和方法体系;(4)构建长江流域重大水利工程与地质环境效应研究方法体系,创建一套多模态传感器系统,提出重大水利工程对地质环境影响的新判断;(5)探索建立流域尺度地球关键带调查评价监测理论和方法体系;(6)创新应用“光纤技术”监测地面沉降和地裂缝、长江崩岸以及城镇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扰动取得突破,相关技术引领光纤监测技术发展;(7)自主研发机载航空高光谱仪,建立航空高光谱遥感综合调查技术方法;(8)探索形成流域3种尺度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8种国土空间开发利用适宜性评价方法体系;(9)调查研究成果在支撑服务长江经济带国土空间规划、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支撑服务新型城镇化战略、重大工程规划建设、地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