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7篇
测绘学   3篇
大气科学   4篇
地球物理   24篇
地质学   30篇
海洋学   24篇
综合类   6篇
自然地理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21.
通常首波被认为是以下层高速度沿着平坦界面传播的折射波。然而,沿着不规则界面首波的传播路径至今仍不明确。在这里,我们将利用重叠单元(SEMO)方法以模拟的方式来研究这个问题。之所以选择重叠单元方法,是因为这种方法可以准确地计算出沿不规则界面传播的界面波。然后我们利用时间窗将首播从界面波中分离出来,并分析首播沿不规则界面传播进程中能量的变化和走时的变化。分析结果表明,与平坦的界面上首播的传播情况不同,沿不规则界面传播的首播由两种机制产生:折射机制和透射机制,也就是说,首播可能是沿界面传播的折射波或高速介质中向低速介质的透射波。关于首播的这种认识将有助于我们建设更加精确的首播反演方法,例如建立更为精确的首波旅行时层析成像,并由此获得更准确的地下结构模型,这对于研究认识一些特殊地区(如青藏高原)的形成机制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22.
于 2007年11 月~20008年10月对青岛太平角岩石潮间带鼠尾藻附植动物进行了连续12个月的逐月采样调查,并根据蜈蚣藻、角叉菜、扇形叉枝藻、海蒿子和叉节藻等海藻生长期的不同而在不同月份对其分别进行了采样,研究了附植动物的类群组成、丰度、生物量及其季节动态.所有海藻样品共鉴定出附植动物16个类群.鼠尾藻附植动物的年平均丰度为606 ind/g dwt algae,优势类群为线虫和桡足类,其次是腹足类和多毛类.鼠尾藻附植动物的平均丰度最高值出现在4月,最低值出现在7 月 .鼠尾藻附植动物的年平均生物量为282× 103 μg/g dwt algae,最高值出现在6月,最低值为2月.其他海藻附植动物的类群数、丰度、生物量均低于鼠尾藻.海藻附植动物的优势类群及其丰度和生物量在不同月份和不同海藻之间均显著不同.相对于海水理化因 子季节变化的影响,不同海藻生长型形态的复杂性及同一种海藻随生长周期而发生的形态变化对附植动物的区系组成和季节动态的影响能占居更主要地位.  相似文献   
23.
地震学专题参加会议交流的论文共27篇,其中8篇论文进行了分会场口头报告。 地震学专题论文的报告内容广泛,涉及到地震学理论和应用研究的许多方面。  相似文献   
24.
不同尺度地形的SH波频率域响应特征研究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地形是影响实际地震记录的一个重要因素,理论计算已证明地形影响地震波的走时、能量、震相、波形等特征,同时地形也是产生尾波信号的重要原因.复杂且具有多尺度成分的地形对地震波传播的影响不仅与地震信号的频率有关,与其自身尺度成分也表现出强烈的依赖关系. 本文利用局域离散波数法模拟计算了不同尺度地形SH波的频率响应,得到地形尺度与频率之间似共振的响应关系. 这一关系可以更好地解释复杂地形对不同频率地震波传播的影响方式,同时可以指导数值模拟模型的构建,在关注的频率范围内合理取舍构造尺度成分,达到以最小的计算量得到最大的计算效益.  相似文献   
25.
本文阐述大型多元统计分析软件 PRIMER的原理及其在底栖生态学中的应用。PRIMER是处理生态和环境多元数据的重要数值分析工具 ,本文从实用的角度对其中包括的技术方法和相应的子程序如 :等级聚类 (CLUSTER)、非度量多维标度 (MDS)、主分量分析 (PCA)、相似性分析检验(ANOSIM)、相似性百分比分析 (SIMPER)、生物 -环境连接的逐步分析和相关检验 (BIOENV/BVSTEP)等作了较为系统的介绍。  相似文献   
26.
自由生活海洋线虫的系统分类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由生活海洋线虫是海洋中最丰富的后生动物 ,它属于小型底栖动物的永久性成员 ,即分选时 ,可通过 0 .5 mm或 1 mm网筛但被 0 .0 31 mm或 0 .0 4 2 mm孔径网筛蓄留的动物 ,本文讨论线虫在动物界的分类地位 ,与相近动物类群的亲缘关系 ,泄腺纲与泄管纲分类系统的由来和演变。海洋线虫属于泄腺纲 ,由 Bremerhaven种名录和 L orenzen确立的分类系统已得到广泛的应用。海洋线虫的分类系统仍处在发展和完善中 ,需要发现更多更有价值的共近裔性状用于物种水平和较高分类阶元的分析和鉴定  相似文献   
27.
该文对仪器的测定条件、三苯膦(TPP)泡塑的制备方法及其对痕量银的吸附性能进行了实验。样品用王水溶解、抽滤、三苯膦泡塑吸附银,以1.5%硫脲解脱,在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上测定,减化了定容分取手续,减少了称样量。本方法的测定下限为10ppb.  相似文献   
28.
本文取1980~1989年间在我国沿海进行 虫动物区系调查的标本和有关资料做了整理、鉴定,共11种,分隶于2目,2科,8属.  相似文献   
29.
报道作者采自我国沿海管体星虫属共计4种。其中富岛管体星虫Siphonosomafunafuti(Shipley)在我国是首次记载。  相似文献   
30.
冀北燕辽多金属成矿带是中国重要的多金属成矿带,带内铜钼矿床多与燕山期中酸性侵入体关系密切,柴家沟钼矿是近年该带上新探获的一座大型斑岩型矿床。文章描述了矿床地质特征,对构造、岩浆岩、矿体特征、矿石质量进行了较细致分析,并探讨了矿床成因,指出了找矿标志。研究结果表明,该矿床是构造-岩浆-成矿作用共同作用产物,矿体主要赋存于燕山期花岗斑岩及周围花岗岩中;围岩蚀变作用强烈,以钾硅酸盐化、黄铁绢英岩化、高岭土化为主;辉钼矿硫同位素测定显示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深源岩浆,成矿流体包裹体盐度w(NaCleq)介于1.7%~18.9%之间,均一温度介于140℃~398℃之间,显示出中等盐度、中温热液特点;成矿压力介于9.83~49.01 MPa之间,成矿深度介于0.33~1.63 km之间;围绕花岗斑岩和F2断层、穹窿构造是直接找矿方向,同时典型矿化蚀变组合、区域多金属地球化学异常和低阻高极化的地球物理异常区域是有利的找矿靶区,柴家沟钼矿床具有超大型钼矿床的找矿潜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