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4篇
测绘学   25篇
大气科学   4篇
地球物理   1篇
地质学   7篇
海洋学   1篇
综合类   7篇
自然地理   6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41.
阐述了区域规划遥感的发展历程, 针对传统区域规划模式的静态、定性、指导性问题, 采用遥感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开展研究, 实现了区域规划模式的突破, 构建了多元动态区域规划的空间模式, 具有空间化、动态化、定量化和实用化特点, 在国家层面和区域层面的区域规划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结合未来遥感技术的发展, 对区域规划遥感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42.
本文介绍了SPOT图像的特征,探索了SPOT图像在唐山市区综合调查中的应用潜力,编制了该市区的土地利用现状、地貌、土壤、植被、水系、交通和环境等系列专题图件。并得出以下初步结论:(1)经过几何精纠正的SPOT多波段黑白负片,可以彩色合成放大为不同比例尺的像片。1:10万的彩色图像影像质量最佳;1:5万的彩色图像是可用的最大比例尺图像,具有较高的平面几何精度,可供编制1:5万专题图用。(2)经过几何精纠正的1:5万的SPOT彩色图像,最小识别面积为25m×25m,线性体宽度约10m,可以满足我国区(县)级土地利用现状详查的需要,是监测区域动态变化的一种有效手段。SPOT图像在综合调查中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3.
汶川地震重灾区堰塞湖次生灾害危险性遥感评价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地震堰塞湖的破坏性不亚于地震灾害的直接破坏,开展堰塞湖的危险性评估,对灾后重建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利用高分辨率遥感数据,结合辅助数据,确定了汶川灾区52处主要堰塞湖的名称、空间位置,识别出其鲜明的线状空间分布特征.堰塞湖的危险性评价,分为极度危险(1个)、高度危险(5个)和危险(46个)3个等级.遵循溃坝威胁区确定原则和方法,对堰塞湖溃坝威胁区进行了分析和划分,结果表明,重灾区受堰塞湖溃坝威胁的总面积为963.27km2,涉及18个县市(区)的134个乡镇.最后,对汶川地震重灾区的重建规划和堰塞湖风险规避提出了初步的建议.  相似文献   
44.
长江流域水资源空间分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当前水资源空间分配方法存在影响因素选择不全,权重设计主观性强,且难以适用于大尺度流域范围等问题,该文提出了一种面向长江流域的水资源空间分配模型。该模型选取了年均降雨量、地形坡度、地表植被覆盖和区域集水面积作为水资源分配的影响因子,利用相关性分析方法和AHP层次分析法优化了因子影响权重设计,实现了长江流域的水资源空间分配,并采用长江流域二级子流域的水资源量统计数据进行精度检验。实验结果揭示了长江流域水资源量在1km格网尺度的空间分布差异,表明了该文面向长江流域水资源空间分配模型的合理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45.
以对中国的洪涝灾害监测评估为例,介绍了以遥感与GIS支持下的基于网络环境的洪涝灾害监测评估关键技术系统的工作环境、关键技术流程和技术方法。该关键技术系统以遥感和GIS为基础,快速将多源数据复合、通过网络集成了多种技术成果和数据,进行快速、准确,连续,动态与全天候的洪涝灾害的监测与评估,为有关部门快速了解灾情、制定救灾方案以及灾后规划等提供了重要的痴情支持手段,已在抗洪救灾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6.
应用MODIS影像估测太湖水体悬浮物浓度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太湖为研究区域,同步获取悬浮物浓度实测数据、水体反射光谱数据和MODIS卫星影像数据,构建基于中分辨率成像光谱仪(MODIS)的悬浮物遥感估测模型.为了削弱大气效应,对MODIS影像了进行了粗略大气纠正.通过悬浮物特征光谱分析,将MODIS各敏感波段及波段组合与悬浮物浓度实测值进行相关分析,并应用实测光谱数据进行验证.在此基础上,运用回归分析建立半经验反演模型,并对模型进行了评价和应用.研究结果表明,MODIS影像可以很好地对大型内陆湖泊的悬浮物浓度进行遥感估测.250 m波段2 500 m波段4与1 000 m波段14是探测悬浮物的敏感波段.波段组合上,500 m组合因子r4/r3、r4-r3估测悬浮物含量的精度很高,适于构建反演模型;1 000 m波段8、11、131、4的多元组合也是构建模型的较好选择(R2均不低于0.85).  相似文献   
47.
区域可持续发展评价系统研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区域可持续发展是指区域自然环境容量可以不断满足人类生活质量保障的社会发展状态,要实现这种可持续发展,就必须评价区域的可持续性,EIS/RSD是在windows NT环境下开发的一个以遥感专题信息作为重要信息来源,具有综合分析和空间制图显示能力的区域可持续发展评价息系统,该文阐述了EIS/RSD的系统目标,技术路线,概念模型,系统功能,使用方法和结果表达方式。  相似文献   
48.
组合SPOT图像是由多波段和全色波段按三种不同方式组合的。其中图像D是经色度空间坐标系统变换和边缘增强处理的,在唐山城区土地利用调查中效果最好。在1:29600的图像D上能识别5个二级类型和17个三级类型。土地利用图的判读精度约90%。文中还详述了分类体系和土地利用调查的判读标志。  相似文献   
49.
从海洋Kelvin波的角度研究了热带西太平洋季节内振荡(Madden-Julian Oscillation,MJO)对厄尔尼诺(El Nino)事件的影响。通过资料处理确定了热带西太平洋MJO相关的风应力强迫产生的海洋Kelvin波指数K,该指数代表了Kelvin波的强度。通过对比指数K与温跃层深度的变化,分析指出当El Nino事件发展过程中出现强MJO相关的海洋Kelvin波,并且该东传波动传递的是温跃层异常下沉信号时,会增大El Nino事件的振幅,对El Nino事件的发展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1997/1998年El Nino事件);当MJO相关的海洋Kelvin波较弱时对El Nino事件影响不大,而且当传递的是温跃层异常上升信号时反而会对El Nino事件的发生与发展起到阻碍作用。总之,热带西太平洋MJO事件对El Nino事件在特定的情况下有重要影响,但并不能决定El Nino事件的发生或终结。  相似文献   
50.
利用遥感手段,在短波角度斜率指数(shortwave angle slope index,SASI)的基础上,采用全局植被湿度指数(global vegetation moisture index,GVMI)获取单位面积的植被冠层水分含量(EWT<,canopy>),建立了农作物水分含量的相关统计模型,并对黄淮海平原农作物水分含量进行反演研究.结果表明,该角度指数模型与EWTcanopy之间有很强的相关性,由此模型计算得到的黄淮海平原农作物水分含量,与同期的土壤相对湿度有较强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