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1篇
  免费   53篇
  国内免费   36篇
测绘学   50篇
大气科学   63篇
地球物理   30篇
地质学   79篇
海洋学   35篇
天文学   19篇
综合类   36篇
自然地理   68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日平均计算方法对气温统计值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弄清不同日平均计算方法对气温统计值的影响,利用陕西6个基准站的定时气温资料分别进行24次观测与4次观测,以及4次与3次观测值计算所得日平均气温计算值的差异分析,并对1961-2010年的3次、4次、24次计算的年平均气温序列进行均一性的惩罚最大F检验(PMFT).结果表明:24次气温定时值计算的日平均气温均值高于4次值,平均差值为0.13℃,标准差为0.39℃,两者差值在秋季较大.4次比3次日平均气温值平均偏低0.14℃,标准差为0.85℃,一年中,夏季差值最大.不同次数的日平均气温计算方法可引起月、年平均气温值0.2℃甚至以上的升降.24次气温值的使用可以使单站的气温增暖速率提高0.03~0.04℃/10a.但日平均气温计算方法的改变不会造成气温序列的非均一.  相似文献   
142.
支星  徐海明 《高原气象》2013,32(1):97-109
利用中国105个测站的探空资料以及NCEP/NCAR、ERA和JRA三种再分析资料,采用线性趋势和EOF分析等多种统计分析方法,对再分析资料的季节平均高空温度在中国区域的可信度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数值上,春、夏、秋季的分布形势较为相似,大多表现出NCEP资料在对流层上层与探空资料更为接近,ERA和JRA资料在对流层中下层与探空资料更为接近,而冬季与其他季节差别较大;在描述长期变化趋势方面,不同季节不同资料的情况不一致,特别是夏季我国南部地区的对流层中层存在较大范围的降温趋势;在不同区域上,相比于探空资料,三种再分析资料在我国北方的描述能力比南方好,东部比西部好;在时空变化特征方面,三种再分析资料第一模态的分布在不同季节差异较大,而第二模态的分布在各季节则较为一致,大多表现出整层温度南北反位相变化的特征.  相似文献   
143.
随着地面自动气象站的使用,多年的人工观测系统逐渐被自动观测系统所取代。自动站资料在报送中国气象局之前,台站和省级都要进行质量控制。近年来,我国许多科研人员对质量控制系统进行了研制[1-3],也有学者对部分或单个气象要素的质量控制方法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研究[4],但对地温要素的研究较少。  相似文献   
144.
高密度电阻率法在珠海某防波堤工程中的应用   总被引:11,自引:11,他引:11  
高密度电阻率方法在工程勘察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简明论述了高密度电阻率法的原理、特点。利用本所新购买的由日本生产的MCOHM-21型高密度地电仪,对珠海某防波堤进行了高密度电阻率方法测量,并对测量横剖面利用仪器本身配备的偏移软件进行处理,得到的彩色或灰阶断面图非常直观地反映出防波堤断面的形态分布。对纵测线进行分段测量,采用脱机处理数据,给出整个纵测断面等值线图,反应了防波堤长轴方向上抛石的质  相似文献   
145.
面向全球变化探测的月基成像雷达概念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全球变化研究日益受到世界各国政府与科学界的高度关注.合成孔径成像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Radar,SAR)作为一种主动微波遥感成像手段,在对地观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实现对地球的大尺度、连续性、长期性动态观测,更好满足全球变化科学问题研究的需要,并形成与星机载对地观测技术互补的能力,本文提出在月球上建立一个成像雷达系统,基于月球平台展开面向全球变化的观测的设想.月基成像雷达系统具有高分辨率、宽测绘带幅宽的特点,条带模式下测绘带幅宽可达数千公里,采用扫描模式一天可以覆盖地球表面的40%,其空间分辨率可达10m级甚至更高.通过简化的观测模型,本文定量分析了月基成像雷达的空间分辨率和覆盖范围,并通过模拟观测青藏高原和亚马逊平原的覆盖范围.结果表明,该系统大部分天数能完全覆盖青藏高原,而观测亚马逊平原的覆盖率在40%~70%之间.通过月基成像雷达可以提供大范围、长期而且稳定的时间序列数据,为全球变化研究提供有力的支持.  相似文献   
146.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研究知柏地黄丸治疗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ICPP)的活性成分及作用机制。方法:通过TCMSP数据库筛选知柏地黄丸的有效成分,利用GeenCards、OMIM及MalaCards数据库收集ICPP的疾病靶点,使用韦恩图筛选疾病与有效成分的共同交叉靶点,利用Cytoscape 3.2.1构建知柏地黄丸-有效成分-交叉靶点-ICPP的网络药理学调控网络,并对知柏地黄丸核心成分进行网络拓扑分析,然后利用STRING对交叉靶点进行PPI网络构建,采用R包DOSE、clusterProfiler及pathview对交集靶点进行GO功能与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筛选出知柏地黄丸潜在活性成分β-谷甾醇、常春藤皂苷元以及吴茱萸次碱等10个,核心靶点雌激素受体1(ESR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EGFA)、细胞色素P4503A4酶(CYP3A4)、雄激素受体(AR)、核受体亚家族3C组成员1(NR3C1)5个,核受体活性、配体激活的转录因子活性、类固醇受体活性等20个GO功能以及内分泌抵抗、雌激素信号通路、乳腺癌等6条KEGG通路。结论:知柏地黄丸通过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多途径的整体调控方式作用于ICPP发挥疗效,为其临床运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7.
人类活动引起的营养物质输入导致大亚湾出现海水富营养化、赤潮频发和生物多样性下降等生态问题。为探究陆源输入影响下大亚湾湾顶淡澳河输入对湾内浮游植物粒级结构和种类组成的影响, 2016年10月在大亚湾进行了原位观测和培养试验。原位观测结果显示, 淡澳河口的总溶解态氮、磷浓度分别达到85.3μmol·L-1和1.5μmol·L-1。加富培养试验结果表明, 淡澳河河口水加富对总叶绿素a (Chl a)和总浮游植物丰度有显著促进作用, 并导致浮游植物粒级结构由小粒级Chl a (0.7~20μm)占主导; 浮游植物丰度中甲藻比例升高, 主要种类为锥状斯氏藻(Scrippsiella trochoidea)和原甲藻(Prorocentrum spp.)。同样, 尿素加富也促进了浮游植物群落中小粒级Chl a和甲藻的比例增加, 且主要甲藻种类与河口水加富结果一致。无机氮、磷同时加富促进了总Chl a和浮游植物总丰度增加, 而对浮游植物粒级结构和甲藻丰度则没有明显影响。对照河口水和氮、磷营养盐加富试验结果, 说明河口水携带的溶解性有机氮源可能是导致大亚湾浮游植物群落小型化, 促进甲藻生长的关键营养盐形态, 其携带的无机氮、磷同时促进总浮游植物丰度增加。本研究结果表明有机形态营养组分对大亚湾富营养化和有害藻华可能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48.
摘 要:层间剪切带由于沉积环境、构造运动和水岩物理化学作用导致其空间分布形态复杂且不连续,在大坝工程建设中对坝基的安全稳定有重要的影响。传统研究剪切带主要通过地质剖面图、平面图附以定性描述展开,对剪切带空间整体特征描述不够清晰准确。分析了剪切带成因及形态特征,以勘察资料为基础,确定模型核心数据及控制点,以人机交互方式建立虚拟钻孔并确定边界,通过DSI离散光滑插值拟合法重构剪切带三维空间模型,并依据剪切带成因对模型做出合理性评价;最后通过一个应用实例所建立的剪切带空间模型分析,证实了该方法构建复杂不连续层间剪切带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49.
厦门至珠江口间沿岸海域中华白海豚分布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厦门海域和珠江口海域是中华白海豚(Sousa chinensis)的2个重要分布区,但对这两地之间沿海白海豚的分布情况还缺乏了解.通过走访厦门至珠江口之间12个渔港码头或渔村的渔民,共获得有效问卷168份,探讨了厦门至珠江口之间沿海历史上和当今中华白海豚的分布情况.结果显示:年龄越大,渔民见过白海豚的比例越高;历史上(20~30a前),东山、汕头、甲子、汕尾和马宫等地沿海曾有较大的中华白海豚种群分布;如今,在东山湾和汕头海域还有中华白海豚的出没.通过进一步的截线抽样法调查,证实了汕头海域还有白海豚的分布,东山湾还有渔民观察到白海豚,但尚待进一步的证实.  相似文献   
150.
第一件:黄金可能是史前人类加_丁过的第一种金属。早在几千年前的石器时代,保加利亚原始人就已经开始加工黄金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